世界公民文化中心104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104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島田裕巳寫的 宗教是怎麼改變世界的?:從五大宗教發展看懂全球局勢變化與重大國際議題 和江間有沙的 超圖解 AI與未來社會:建立數位時代的科技素養,強化邏輯力×創造力×思考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東販 和台灣東販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鄭力軒所指導 彭思錦的 台灣威權時期的農地政體變遷 (2021),提出世界公民文化中心104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制度分析、變項中心、以地綁糧、以地綁人、社會穩定。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倪鳴香所指導 陳蔚的 台灣第三部門青年教育創業者之生命口述傳記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第三部門、教育創業者、傳記研究、敘述訪談的重點而找出了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104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世界公民文化中心104,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宗教是怎麼改變世界的?:從五大宗教發展看懂全球局勢變化與重大國際議題

為了解決世界公民文化中心104的問題,作者島田裕巳 這樣論述:

  ★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也導致東正教會內部出現裂痕?   ★持續滲透人們生活的SNS成了宗教的救世主?   ★為什麼猶太人中接連出現天才與大富翁?   ★新冠肺炎疫情會加速「宗教消失滅亡」?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讓宗教來告訴你。   從政治衝突、經濟發展到社會變遷,   全球公民掌握國際脈動的必備素養!      我們現今所看到的世界局勢,究竟是如何發展演變而成的?大眾媒體所報導的國際新聞,背後究竟代表著什麼涵義?其實全球化社會的一切都能透過宗教來理解,因為世界是繞著宗教運轉的。     究竟什麼是宗教呢?其實宗教可以說是人們的一種「生活型態」,與「經濟」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甚至還能

成為一種統治國家的方便「手段」。攤開世界史來看,許多戰爭衝突、發展的演變都是因為宗教而起。     本書以全彩圖解的方式介紹基督教、猶太教、印度教、伊斯蘭教與佛教五大宗教,包括各宗教的起源、中心思想、禮儀規範等等,了解各宗教的基礎之後,便能以更全面與更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實際發生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國際問題。對宗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之後,看世界的角度也會跟著不同。   本書特色     ★全彩圖解說明,複雜知識化繁為簡   將知識圖像化,透過生動活潑的插畫與一目了然的圖表,以視覺化方式呈現抽象的宗教概念與複雜的歷史,一看就懂且容易記憶!     ★結合時事話題,拓展國際觀與視野   川普在

美國總統大選中落敗的原因、美國與伊朗持續對立的關係、令歐洲憂心忡忡的伊斯蘭化正日益擴張等等,從宗教的角度帶你看清國際大小事,瞬間掌握世界局勢!     ★額外補充知識,人文素養的入門書   以清晰架構介紹五大宗教,替你理出最通順的發展脈絡,從根本了解宗教與世界演變的關係,透過這些課本上沒教的知識快速補充你的人文素養,有助擴大思考的格局!

台灣威權時期的農地政體變遷

為了解決世界公民文化中心104的問題,作者彭思錦 這樣論述:

本研究立基於國家中心論的制度分析架構討論台灣威權政府時期的土地變遷過程。希望回答為何台灣會在1970年代農業生產退居經濟發展的次要角色時,為何政府還要通過農業發展條例、區域計畫法等被過往學者視為是限制農地他用的立法?為了回答前述問題,本文採用歷史社會學已變項為中心之方法,區分出行動者、理念、權力、反餽等四個變項,一方面作為制度分析中討論制度變遷如何可能的架構,另一方面討論當時主導台灣農地使用政策的行動者之間其對於制度的反餽、提出的理念以及其權力關係等,作為理解當時立法過程的分析架構。而本研究結果顯示,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早期,省糧食局在台灣農地使用政策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土地

改革、糧食調查員等制度設計,其達成了以地綁糧,亦即透過掌握土地進而掌握糧食生產的方式,除了達成國民政府的糧食需求外,亦得以透過糧食外銷賺取外匯。不過到了1965年以後,由於省糧食局長期壓低糧價,使得農業生產出現了農民收入降低、農村勞動力流失等現象,使得農復會和部分農經學者開始批評省糧食局建立的糧食生產制度。而在同一時期,台灣稻米的主要外銷國家日本,其國內生產復甦和泰國、越南等地亦向日本銷售稻米的情形下,使得台灣稻米的外銷市場不在,亦讓省糧食局對於國民政府的重要性開始降低。也因此行政院於1969年時通過了檢討台灣糧食生產政策的決議,使得擔任省糧食局局長長達24年的李連春離任,省糧食局亦進行改組。

而其為以地綁糧目標所推動的各種政策亦被一一廢除。也因為如此,國民政府為了解決農民因農業生產困難而到城市謀求收入更高之工作的現象,而分別在1970年代通過農業發展條例、區域計畫法,在1980年代推動八萬農業大軍、農業健康保險、農地重劃條例等辦法,希望透過以地綁人的方式,將農民留在農村當中,不要大量湧入都市,造成都市問題。整體而言,本研究認為在1970年代初期的制度變革,其目的在於維繫社會穩定,進而穩定國民政府的統治。

超圖解 AI與未來社會:建立數位時代的科技素養,強化邏輯力×創造力×思考力

為了解決世界公民文化中心104的問題,作者江間有沙 這樣論述:

  人工智慧(AI)技術已被運用在現代社會的各個層面。AI已在不知不覺間深入我們的社會和生活,但在為我們帶來恩惠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課題。     本書將藉由漫畫和插圖,從深度學習AI技術的基礎,到公平性和不平等、隱私監控與安全的交換,以及社會分裂和假新聞等等,深入淺出地探討AI這面反映「社會」的鏡子會對各種社會問題造成哪些影響和互動。透過AI這副透鏡,帶你重新審視人類建立的現代社會,並思考科技與生活的關係。     「所謂的常識,只不過是人們在18歲前累積的各種偏見。」     這是知名物理學家亞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言。     受到出生環境和所受教

育的影響,我們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著某種特定的價值觀。本書的主題雖然是人工技術(AI),但同時也嘗試透過AI這面透鏡,重新審視現代社會中存在於我們心中的偏見,以及生活和工作的型態。     早在2020年爆發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改變我們的工作型態前,我們社會的價值觀和國際政治、經濟勢力地圖就已在緩緩地發生轉變。如今我們的社會正面臨著必須大聲疾呼「攜手合作」的巨大分裂。自己心目中的「理所當然」在他人眼中無法理解,這件事正在成為一種「理所當然」。     正如溫水煮青蛙,緩慢的改變往往難以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知識將是最重要的力量。對於當今世上有哪些事正在發生,全球又在討論何種價值

觀,本書也做了一些最基本的整理。     同時,許多AI相關的技術和環境門檻都變得比以前更低,任何人都能使用和學習。換言之,我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成為AI的使用者或開發者。而為了不被科技玩弄,了解這個科技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十分重要。     正如人類會因出生環境和所受教育而存在特定的價值觀,AI其實也一樣。本書將介紹AI是如何在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下被開發和利用的。AI一方面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工具,但另一方面也是讓問題變得更複雜的雙面刃。     AI正在不知不覺中融入我們的社會和生活。也許有些讀者很堅定自己永遠都不會去使用什麼AI。然而,在行政、醫療、交通系統等層面,

專家們早已引進包含AI在內的各種新科技,身為公民和消費者的我們也正享受著這些科技的恩惠。而下一個階段將是認知的階段。     認識、察覺這些科技後,再來就是談論。筆者由衷期盼本書能為讀者帶來新的知識和察覺,進而帶動更多人向身邊的人談論這些新知。

台灣第三部門青年教育創業者之生命口述傳記研究

為了解決世界公民文化中心104的問題,作者陳蔚 這樣論述:

本研究關注到近年來台灣教育創業興起之現象,在探尋台灣社會環境中青年如何成為第三部門教育創業者的研究意圖下,採生命口述傳記研究取徑,以敘述訪談法採集7位台灣第三部門教育創業者的生命口述傳記。參照德國社會學者Fritz Schütze(1987)的理論建構分析方案,選擇其中3個個案之口述傳記文本進行解讀詮釋,闡釋出「回歸教育本質的教育創業之路」、「核心關懷浮現的教育創業之路」、「自我證明的教育創業之路」三類教育創業者角色形成歷程。在這些歷程中發現教育創業者正負向皆有的家庭教育經驗、學校教育經驗與教育工作經驗,與其成為教育創業者的生命選擇之間形成關聯,教育成為個體生命的重要命題,在不同生命境況下與

社會化過程中習得的創業概念交織形成教育創業意向,在2015年前後經濟總體復甦、創業環境鼓勵以及政府民間共同訴求教育創新的社會因緣下,個體相應開展教育創業行動。研究進一步探討成為教育創業者的核心生命運轉機制:起於生命主體在外部條件影響下,主體內在教育倫理危機顯化,開啟以教育創業為途徑的教育轉化行動。個體經由自我賦權尋企對教育環境限制的掙脫、超越,在個人社會性與主體性的動態平衡下達成兼具主體創造與社會關懷的自我實現,陶養出成為教育創業者的生命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