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保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保險保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何宗岳(股素人)寫的 買對保險了嗎?:保險局外人幫你挖出埋在保單的地雷!把錢花在刀口上,讓你買對保險真正保障未來而 不浪費一分血汗錢! 和王捷的 【最完善重點整理】2022全新「細說」初考五等:人事行政大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聯邦銀行信用卡_信用卡綜合保險也說明:2. 取消商用客機或團費之刷卡交易者,將不享有本保險之保障,或理賠事故發生後持卡人主動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經傳訊 和宏典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法律學系一般生組 葉啟洲、林國彬所指導 吳承軒的 論現行法下核保期間發生保險事故之責任-暫保制度之引進 (2021),提出保險保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核保期間、暫時性保險、人壽保險、防疫保險、締約上過失、交涉過程三分說。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金融碩士在職專班 林姿瑩所指導 何任鎔的 COVID-19疫情對於網路投保旅平險之影響-以M壽險公司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COVID-19、網路投保、消費者屬性、旅平險的重點而找出了 保險保障的解答。

最後網站保險商品查詢| 保險總覽| Finfo保險資訊站則補充:想做功課,但發現資料超難找?Finfo整理了網路熱門的保險商品費率和保障項目。人生很複雜,你還不是走過來了,買個保險會難倒你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保險保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買對保險了嗎?:保險局外人幫你挖出埋在保單的地雷!把錢花在刀口上,讓你買對保險真正保障未來而 不浪費一分血汗錢!

為了解決保險保障的問題,作者何宗岳(股素人) 這樣論述:

保單中藏了多少地雷,你知道嗎? 直揭業務員絕不會告訴你的關鍵小細節!!!     舉例來說:   投資型保單到底幫你賺錢還是賠錢?   要留心!它極有可能變成「地獄保單」!   真要買投資型保單的話,作者建議你不妨這樣做──純保障壽險+投資金融股     投資型保單有一個內扣的費用,保險成本(簡單的說就是保險公司用來支付理賠的費用)。它是直接由你的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因此你很難察覺這筆支出。如果你的保單帳戶價值,小於保險成本,那麼你就要開始繳危險保費,否則保單就會失效。     保險成本幾乎是隨年齡而成等比級數增加,例如男性60歲的保險成本是30歲的10.3倍,作者初步估算,如果你的投資保

單的投報率是3%的話,保單價在87歲時失效。如果投報率是0%,會在67歲失效。許多投資人沒有弄清楚,到時白忙一場。說它是地獄保單,也許有點誇張,但不是全無道理!作者在書中公開友人的1,000萬元投資型保單,10年共繳了783萬元保費,但是,保單卻依舊失效,保費全歸零!     2019年台灣的人均GDP 25,539美元,全球排行第33,但是,壽險滲透度卻是連續12年全球第一,台灣人平均以五分之一的薪水買保險,不可謂不多!但是據調查自認為已有足夠保險保障的受訪者僅占53.1%。     由上觀之,台灣人的保險觀,明顯出了問題。作者認為以下為台灣民眾買保險的最大迷思。     (1)買保險,保障

項目要愈多愈好。   沒有錯!但是每月保費可能太高而影響基本的生活品質。   (2)買保險,要保障兼投資,一舉兩得。   保障兼投資?絕對是保障成份減少(理賠時方恨少),投資也未必賺錢,有虧本金的風險。    (3)買保險,到期未理賠時,要領回保費。   如果是儲蓄壽險,到期尚可領回比總繳保費稍多的錢(不考慮通膨率),但是,如果附加一大堆的附約,或終身醫療險,則必然領不回總繳保費。   (4)繳費20年、保障終身最划算。   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險公司只不過將保障至110歲的保費,要你在20年內付清而已。     此四項觀念並非完全錯誤,而是有時候正確;但就因為這四項多數人的買保險觀,保險公司才

會投大眾所好,設計許多高保費、低保障的①終身型、②還本型、③投資型、④類全委型及⑤附保證型等保險商品來賺客戶的錢。     其中終身型保單比較貴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目前台灣人平均壽命是80.9歲(男77.7歲、女84.2歲),壽險業的第六回「經驗生命表」,是男81.11歲、女86.64歲(2021/7/1),但是,各保險公司的終身型保單卻依99歲、105歲或110歲年齡來計算保費」。所以,對相同保障而言,終身型壽險的保費,可能是10年期壽險的20倍以上。     作者是保險局外人,寫此書不是和保險公司有什麼過節,一開始純粹是因為小孫女出生後,媳婦要為她買一張0歲保單。「主約是20年繳的終身壽險

,加上7種附約,年繳保費23,932元」,引發他對保險的興趣。     『直覺上,覺得替「0歲嬰兒」買保險好像怪怪的,通膨效應無止境,等她到35、50歲時的保單價值剩多少?因涉及家人的權益,乃決定進一步研究保險商品,希望能了解「要保人究竟能由保單獲得怎樣的保障」』。     作者重視思考的邏輯。1985年在他35歲,因自感「學然後而知不足」,乃決定放棄11年的工作經驗,前往美國攻讀機械碩士。當時的系主任認為「工程師必須懂統計分析」,規定研究生須到數學系修統計學課程,他選了一門統計分析學(Statistical Analysis),上課第一天,教授列了一些參考書籍,其中一本迄今仍記憶猶新、受益無

窮的書是:《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如何用統計學說謊);這是一本出版於1954年的小冊書,全書僅約150頁,共有10個小單元,書中文圖並茂,列舉了許多玩弄統計數據的案例和利用統計學騙人的技巧。     作者2年的碩士學習生涯中,並未覺得該書有何用途,然而,回國重新就業後,卻逐漸啟發他的「常識邏輯思考」潛能,對於日後工作上的空調節能評估分析,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邏輯思考→比較分析→檢討改善,成為作者研究資訊/數據的三步曲,作者曾以此三步曲,寫過《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等4本理財暢銷書,本書即是以常識邏輯思考,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人身)保險商品之必要性與適用性

。     邏輯思考及常識貫穿全書的內容。作者一位40幾歲友人想買的保單如下,並問作者的看法。     這是○○人壽的「20年繳/終身意外險」,在16歲至50歲買此份「20年繳/終身意外險」的保費,同樣是17,390元/年。保費並無年齡上的差異,20年的總繳保費共347,800元;此份保單給付項目多,還有101歲祝壽金10萬元,看起來很吸引人。     作者告訴他,此是終身意外險,疾病死亡或疾病住院醫療非本保單之保障範圍,而且還得挑假日搭大眾運輸工具而意外身故,家人才能領得到800萬元的保險金,否則只好忍耐活到101歲領10萬元祝壽金,加減算一算,他就改買其他保單了。 姑且以常識邏輯來分析此份

保單:「住院2,000元/日,每次最高6萬元(※即住院30天×2,000元/日),需要住院174天(=總繳保費347,800元÷2,000元/日),才能花完總繳保費,可能嗎?看看自己父母及周遭親朋長輩,有多少人因意外住院超過174天?      本書作者在分析台灣保險市場的怪現象之後,也提出了他的保險觀念。     保險三訣:救急不救窮、錢花刀口上、保大不保小!   更具體而言:   以小於年薪5%金額,買500萬元保障險(10倍年薪)+日額5,000元住院醫療險。   任何想要買保險,或是已經擁有保險的人們,都應當看這本書,以把錢花在刀口上。   本書特色     ★保險業務員不會告訴你的

細節   保險公司開保險公司目的是賺錢,因此設計了許多巧門,來保障自己的利益。只是保險業務員在拉保險時不會告訴你這些。例如:     1.買(還本)終身壽險、投資型保單或類全委保單存在一項風險,就是提前解約的損失:銀行定期存款解約時,頂多是利息打7折、8折,不會損失本金,但是,保險若提前解約,多會損失本金。所以,保險商品的DM中,多有一句小字注意事項:「投保後提早解約,將可能不利於消費者」。有些人在需要買房、創業時,可能需要解約一些保險來應急,偏偏保險業務員會說服您不要解約,改以保單借款方式來處理,於是您的保費/利息會愈繳愈多。     2.「終身壽險」是相當高明的保單,壽險公司以100歲、1

10歲來規劃訂定保費。而多數人難免在壯年時,因資金需求而提前解約;此外,國人的平均壽命是81.3歲,壽險公司擺明吃定大多數的要保人撐不了那麼久,由此可知,(投資型)終身壽險是壽險公司的金雞母,保證獲利不吃虧。     3.別以為「繳費20年、保障終身」的保費永遠不變。保險公司不做虧本生意,照樣會調高保費;某繳費20年的「○○終身醫療險附約」,其合約條文中有「續期保費調整」條款:「本保險採平準保費,可調整費率。本附約依實際經驗損失率達到調整保費之標準時,經本公司簽證精算人員評估並於年終精算簽證報告意見書揭露後調整本附約之保險費率,每次調整後之新費率以不超過原費率的20%為限⋯⋯」。     保險

費分為平準型費率和自然型費率。理論上,自然型費率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平準型費率是保險公司依年齡、通膨率等風險因素而精算出的費率,將20年的保險費平均分攤到每一年,所以,每一年的保費應維持不變。但是,仍會視狀況調整。     ★保險相關知識一次說明   保險有許多專有名詞,如果沒有相當的了解,很難看懂保險契約的真義。如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     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多會揭露在保單DM中,只不過宣告利率字體大,而預定利率字體小,可能要在注意事項或備註中仔細找找看。通常,當實際的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保戶可獲得增值回饋金/分紅金等;若實際的宣告利率低於預定利率時,就沒有增值/分紅回饋金,對保險公司

是利差損,此時,保單價值準備金只能以預定利率計息增值,所以,預定利率又被視為保單的保證最低利率。     ★不只挖出問題,也提出明確的建議   作者並不否定保險商品的效用。只是要正確的運用。本書在最後兩章,提出明確的具體的建議。讓你把錢花在刀口上。

保險保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論現行法下核保期間發生保險事故之責任-暫保制度之引進

為了解決保險保障的問題,作者吳承軒 這樣論述:

保險契約之法律性質按多數學說及實務見解均認為應解為諾成、不要式契約,至於我國現行保險法條文卻有將保險契約解為要式性與要物性之跡象,此一爭議除了會牽涉到保險契約生效時點之認定外,更將造成要保人已經預繳全部或第一期保險費後,在核保期間內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究竟是否需要負擔保險責任之爭議。在人壽保險之情形下,主管機關企圖透過示範條款,以實質影響力強行令保險人對於核保期間內之保險事故一概負責,如此做法不無可議之處。對此,本文先分析整理相關實務判決及學說見解,後借鏡美國法之暫時性保險討論並分析該制度是否為本爭議之最佳解決途徑,並於文末草擬有關暫時性保險之修正條文,期許可以成為未來立法之方向。本篇論

文架構主要有三:一、對本文之核心問題進行通盤介紹,並討論現行法下之缺失,及學說與實務提出之嘗試解決途徑。二、借鏡德國及日本之學說理論,探討締約上過失請求履行利益,亦即相當於保險金損害賠償之可行性。三、詳述美國實務見解對此一爭議問題見解之演進,並以形成之暫時性保險以及美國州法為我國保險法之借鏡。

【最完善重點整理】2022全新「細說」初考五等:人事行政大意

為了解決保險保障的問題,作者王捷 這樣論述:

★2022全新大改版!人事行政相關命題法令大幅修訂,全書100%修訂對應,敬請安心使用。★   本書年年大幅修法,本版修法要點包括:   《公務員懲戒法》   上述新法正式適用下,其勢必將為今年初考/五等命題大熱點,提醒讀者務必留意加強準備。   宏典2022全新改版之「細說 初考/五等 人事行政大意」,已全面將內容及試題解析修訂至「全面對應最新法令」-讓您安心讀到「真正會考的重點」! 本書特色   獨家匯整最新「最新年度重點加強版」對應最新考情與時事:公務員懲戒法最新修正等。   人事行政考科涉略範圍極廣,除現行考銓法規外,亦涵蓋學術理論的部分,如文官結構、西方文官制度的

演進、激勵理論等。所以,如果僅以現行考銓法規來應付考試是不足的。況且公務體系法規繁複,經常修改,著實掌握不易。   本書為方便考生的閱讀,特完整的搜羅現行人事相關法規,並整理各大學主要人事行政或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書籍的理論精華,可謂法理並重。全文共分十二章內容,從人事制度、結構、考試、任用、服務、退休撫卹到行政倫理、行政中立,可謂巨細靡遺、深入淺出。每章重點閱讀後,立即提供【小試武功】試題練習,以加深印象,文末更有【榜首練功房】提供重點總整理,再加上【嚴選試題演練】(分「基礎試題演練」、「進階試題演練」二大部分)及【模擬考試】、【考古題解析】等。完整充分的題目練習,絕對是考上的關鍵所在。  

 另外,課文並搭配【觀念速記】、【觀念延伸】、【名詞充電】、【法規探索】等小叮嚀提供觀念的補充,與法條的方便查閱。最後再配合【法規彙集】作一完整的複習,絕對可以勇奪高分,榮登金榜!   而歸納近三年考試仍以人事機構與制度、公務人員任用、公務人員退撫與保險、公務人員的服務制度最為重要,其他如公務人員考選、公務人員俸給、公務人員考績、公務人員的保障、行政中立與倫理等議題亦應注意,尤其是特種考試有時其分佈並不平均,如民國99年身障公務人員服務制度只考1 題,但100年就考了6 題;101地特人事機構與制度就佔了24%,102地特退撫與保險、保障似有逐年增的加趨勢。近年修正通過的條款尤應注意,如10

2年的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103年公務人員考試法及行政中立法、104年公教人員保險法、107年7月1日施行的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108年修訂公務人員任用法、109年公務員懲戒法,絕對是典試委員關注的焦點所在,尤應閱讀再三。   另外,近年來考試院所關注的焦點如:公務人員的考績(公務人員考績法修訂已列入立法院須通過法案)、公保養老年金、中央組織再造(人事機關、退休法的配合修正)、公務人員倫理法制化問題的重視,命題規則修正(明訂必要時,得採複選題)亦是未來值得重視的焦點。   人生沒有完全平坦的大道,只有執著的追求、耐心的等待、忘我的奮鬥,才能享受到勝利果實。

COVID-19疫情對於網路投保旅平險之影響-以M壽險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保險保障的問題,作者何任鎔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COVID-19疫情爆發前(2018/01/01-2020/01/30)與爆發期間(2020/01/31-2021/12/31),對於消費者屬性使用網路投保旅平險之影響,透過樣本分析疫情爆發前與爆發期間,分析多項變數(年齡、性別、投保保額、旅遊地點)。國人旅遊需求龐大,透過分析結果來看COVID-19疫情爆發前以女性消費者使用網路投保旅平險佔比較高,投保保額額度較無高保額保障,以及國外旅遊地點居多,佔比最大旅遊目的地為中國大陸及東南亞,COVID-19疫情爆發後女性消費者使用網路投保旅平險佔比提高,投保保額的額度相對有所提升,以及世界各國紛紛實施鎖國政策,國人旅遊習慣由國外轉向國內旅

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