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瑄寫的 教師甄試:教育法規關鍵報告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社會工作人員/督導|汽車美容工作職缺/工作機會-2022年5月也說明:督導及訓練居家服務員之服務品質與審核相關服務紀錄、核銷作業7. ... 計畫」聘用,如遇聘用原因消失時,亦依該「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設置專業輔導人員要點」辦理解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洪儷瑜所指導 袁銀娟的 兩岸特教師資生對身心障礙學生態度之研究——三要素觀點 (2020),提出教師甄選作業要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特教師資生、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態度、態度三要素、兩岸比較、ADHD、肢體障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蘇鈺楠所指導 顏嘉辰的 國小教師甄選成功管理時間之個案研究 - 以畢業後三年內考上的三位師資生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時間管理、國小教師甄選的重點而找出了 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解答。

最後網站法規內容-澎湖縣國民中小學候用主任甄選作業要點則補充:一、澎湖縣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辦理本縣國民中小學候用主任作業,特依國民教育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及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教師甄選儲訓及介聘辦法規定,訂定本要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教師甄選作業要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教師甄試:教育法規關鍵報告

為了解決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問題,作者陳瑄 這樣論述:

  教師甄試中「教育綜合科目」科目,包含教育學術領域學門的相關知識,其範圍甚廣。基本上,可分為「基礎理論」與「教育實務」兩大範疇。   在基礎理論部分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與教育心理學」等四大理論基礎。而教育實務部分,包含「教育行政與政策、學校行政、各級各類學制、課程與教學與相關教育改革與教育法規」。   關鍵報告系列書籍之架構著重教育實務部分,以國民中小學學校制度為主,包含教育行政理論、學校行政、各級各類學制與相關教育改革政策與教育法規。   本書之呈現方式以當前重要教育法規介紹為主,書中羅列教育法規條文及相關試題之重點,內容清晰易懂,可提供欲報考教師甄試之教師,在最短

時間內對此一領域作充足準備,輕鬆應試。並精選歷年各縣市重要試題於每段落文末,讓所有讀者能同時理解題目出處及相關試題之關聯,藉以瞭解教師甄試之考試趨向與命題重點,亦適合欲準備教師檢定考試之準教師準備相關試題之用。 ※本書之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與理解:理解當前教育法令及其內容。 二、分析:探析教育法令試題偏重之焦點。 三、綜合與應用:綜合所學概念並透過試題練習,做為參加教師學校甄選準備。 ※本書之內容大綱: 一、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 二、教育法規試題如何準備 三、教育法制架構 四、教育法令 作者簡介 陳瑄   從事教育工作近十年, 作者認為每個人都希望能在職場裡拔尖而出,但是準

備要有績效,不能只是靠埋首苦讀,更要懂得用方法,不要讓花費的時間白白溜過,更不要忽視那些造成挫折的經驗,從中分析探尋挫折背後的原因,走向成功的下一步指引就在其中,其實,這樣努力就夠。

兩岸特教師資生對身心障礙學生態度之研究——三要素觀點

為了解決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問題,作者袁銀娟 這樣論述: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第三節 名詞釋義 8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第一節 態度的理論 11第二節 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態度 27第三節 外顯態度的評量 39第四節 特教師資生專業態度素養與培育 52第三章 研究方法 71第一節 研究架構 71第二節 研究對象 72第三節 研究工具 79第四節 研究程序 121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24第四章 研究結果 127第一節 師資生對身障學生態度的描述性統計 127第二節 師資生在情意(積極情緒)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46第三節 師資生在情意(消極情緒)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57第四節 師資生在認知(醫療模式)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62第五節 師資生在認知(社會模式)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69第六節 師資生在行為意向分量表之反應差異分析 174第七節 對身心障礙學生態度之預測因素分析 179第五章 綜合討論 207第一節 對身心障礙學生態度的評量 207第二節 兩岸特教師資生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態度 209第三節 與身心障礙學生態度有關之因素 217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19第一節 結論 219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限制 220第三節 建議 222參考文獻 226中文部分 226英文部分 233附錄 245附錄一、提供問卷意見的專家名

單 246附錄二、個別預試訪談大綱 247附錄三、台灣(繁體)版第一輪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248附錄四、台灣(繁體)版第二輪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255附錄五、大陸(簡體)版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260附錄六、專家內容效度評估結果 267附錄七、正式施測之「人物簡介」與「情意分量表」題目 271附錄八、正式施測之「認知分量表」題目 275附錄九、正式施測之「行為意向分量表」題目 277附錄十、Marlowe-Crowne社會期許量表(簡版)及量表使用授權 278附錄十一、驗證性因素分析及全回歸模型摘要表 280

國小教師甄選成功管理時間之個案研究 - 以畢業後三年內考上的三位師資生為例

為了解決教師甄選作業要點的問題,作者顏嘉辰 這樣論述:

隨著教育政策改革的腳步,師資培育制度也愈趨開放,而開放的制度培育出大量的師資生,但少子化的衝擊,使得各級學校逐年減班,導致對教師的需求是供過於求。加上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教師這份工作的報酬與穩定性成為許多人求職的目標,僧多粥少的情況讓教師甄選的競爭更為激烈。在如此競爭的教師甄選中,能夠通過此嚴苛考驗成為正式教師已屬難得,若能在三年以內考上更顯可貴。因此,本研究以時間管理作為研究主題,透過質性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訪問三位在畢業後三年內通過國小教師甄選之師資生,除了探討其考取正式教師之歷程及時間管理策略運用,更找出時間管理與教師甄選成功間的關聯性。根據訪談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三位個案教師於準備教師

甄選時,所運用到的成功時間管理策略有「目標管理」、「分析」、「彈性變通」、「工具性」與「回饋」,具體作法則為「訂出目標」、「列出工作清單」、「排出工作的優先順序」、「排定工作計畫」與「檢討與修正工作計畫」。而時間管理為其在準備教師甄選的考試上帶來五大優勢,包含「更好的任務管理」、「更高的效率」、「預先計畫」、「踏實感與成就感的獲取」與「監控自己」,顯示良好的時間管理在教師甄選成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