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作業要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另外網站2022年10月31日~11月11日平台補助計畫更新也說明:112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作業要點. 7. 第二屆LINE中小型店家數位轉型應援. 8. 112年第1次補助公司或商號參加海外國際展覽. 9. 112年文化部提升表演藝術倉儲環境補助計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殷寶寧所指導 楊安妮的 文化與商品之間:臺灣書店發展變遷與文化政策研究 (2020),提出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作業要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書店、文化政策、消費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劉宜君所指導 劉宣慧的 獨立書店對社區總體營造影響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獨立書店、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發展、社區學習的重點而找出了 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作業要點的解答。

最後網站文化部令中華民國110年8月30日文藝字第11030268202號修正 ...則補充: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作業要點 部分規定修正規定. 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作業要點部分規定修正規定. 四、補助原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作業要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文化與商品之間:臺灣書店發展變遷與文化政策研究

為了解決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作業要點的問題,作者楊安妮 這樣論述:

擺盪在「文化」與「商品」之間,是書籍與實體書店,與生俱來的雙重性格與矛盾。自古而今,書店之於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儲存與流通人類知識的空間,也是醞釀當代文化能量的基地。消費社會與網路時代來臨後,實體書店遭遇了前所未見的經營危機。若要書店風景長存於城市之中,除了象徵公權力的文化政策介入,還有什麼可能?本篇研究將透過回顧臺灣書店歷史與文化消費相關理論,聚焦觀察:臺灣書店產業發展近百年來,在消費社會來臨與網路消費興起所發展的整體消費型態轉變之下,其經營型態與場域意義的轉變;象徵公權力與掌握國家資源的政府,如何透過補助政策的介入,讓實體書店發展得更健全;經營者如何讓標榜「文化價值」的書店同時兼顧「

商業價值」永續經營?以及實體書店還有什麼不一樣的未來?本研究發現,因應消費文化改變,實體書店確實在不同時期以推廣閱讀為核心,發展出多元經營模式,而文化部除了透過補助機制與組織第三方團體,也發現必須打破政府單向制定規則與給予補助之現狀。研究亦發現,未來書店除了有發展成文化品牌的可能性,亦能發展為一種未來媒體、生活風格的提案場所等等,也在討論書店經營者競爭公部門資源的過程中,發現或許未來以「文化體驗」模式進行「書店與城市的結合」,會是實體書店在考慮文化獨特性與商業營利考量之下的一種未來可能。

獨立書店對社區總體營造影響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

為了解決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作業要點的問題,作者劉宣慧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桃園市獨立書店為研究場域,分析獨立書店對社區總體營造的影響。研究發現桃園市的獨立書店在社區中扮演著傳播文化、推動閱讀的角色,對社區總體營造帶來的影響有四個層面,一、個人方面:能滿足居民社交、尊重、求知與理解、自我實現等四個方面的需求;二、組織層面:獨立書店在經營過程中能增加合作夥伴、建立學習平台並發展核心信念;三、社區方面:能培養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四、社群方面:跨社區間學習社群的連結,可活化社群網絡。本研究建議文化部建立資訊流通的平台,並提供軟、硬體資源。獨立書店應積極整合政府、民間資源,進行策略性的規劃與行銷。社區發展協會可與獨立書店共同訂立社區總體營造之目標,並提供社區資源

促進居民參與,以建立社區總體營造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