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手勢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流行手勢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承仲寫的 境隨心轉,C’est la vie:李承仲董事長勵志人生指南超展開,打造你想要的人生! 和岡波巴大師,第9世堪千創古仁波切的 岡波巴四法:心趣法‧法入道‧道斷惑‧惑顯智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各國手勢大不同!! 小心別弄錯~ - 環球行雜誌也說明:去搖滾音樂會一定會用的「rock手勢」,在國外竟有抗議的意思。 ... 亞、捷克等足球興盛的國家很流行,主要是在裁判做出令人不服的判決時對他的抗議。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布克文化 和創古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姚村雄所指導 何思穎的 以情感設計角度形塑速食麵包裝設計 (2008),提出流行手勢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速食麵包裝設計、情感設計、包裝設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王年双所指導 蘇佳蕙的 亦舒小說研究 (2004),提出因為有 亦舒、女性、言情小說、愛情的重點而找出了 流行手勢意思的解答。

最後網站比語言的歷史要悠久的人類手勢歷史- BBC News 中文則補充:也許他們並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樣粗魯。最近對中東的外交訪問也表明,西方的使用很普遍。但即使是在西方,豎起大拇指也不一定都是同一個意思。例如,戴水肺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流行手勢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境隨心轉,C’est la vie:李承仲董事長勵志人生指南超展開,打造你想要的人生!

為了解決流行手勢意思的問題,作者李承仲 這樣論述:

只要你是鑽石,去到哪裡,你都是鑽石。 人生沒有永遠的困境,鑽石到哪都可以持續閃耀; 人生也沒有一個最終的高峰,一山還有一山高, 所以,我們更要與時俱進,終生學習。   「人生不像考試的是非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終究,比起猜測或人云亦云,我願以親身參與各國文化的經驗值為基底,相信更可以提出有助於人生學習的參考指南。」   本書分成:受、想、行、識,四大篇,分別從受(人生感受),想(觀念思維)、行(生活作為)、識(生命見識)四個維度,結合作者的人生真實體驗,和讀者們分享各種希望對大家有助益的看法見解。    這樣的一本好書問世,提供人們一個可以開啟世界觀的門奧,對廣大讀者來說真的是可喜可賀。

對我個人來說,書中描述的精彩歷程,有些我雖沒親身參與,但可能也因為職務關係跟事情進展有某些鏈結,這些更讓我閱讀時,或澎湃,或讚嘆,這真的是一本令人可以一再閱覽且發人省思的用心之作。 ──張國政 前民航局長 財團法人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聯名推薦】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 前華信航空董事長/陳盛山 私立開南大學校長/林玥秀   【作序推薦】 前 民航局長/張國政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教授兼學務長/張仁家 Airway世界民航雜誌 總編輯/詹欣樺 「缽。聲灸」療育系統 創辦人/楊裕仲 旅報 總編輯/唐偉展 楔 子 佛說:每次照面、都是五百年前修來的緣分。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列火車,

經過一個個不同的月台,有人上車、有人下車;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有的只是摩肩擦踵,有的則會駐足停留。   然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就如同黃粱一夢的故事般,人生不就是一場跨時空的旅行,而我們只是這時空中的旅人?也有人說人生如戲,誰不希望戲中高潮迭起、舞台豐富多元?像如同旅行般不斷地更換場景呢?   那怎樣的方式,才是最適合你自己的人生?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而旅行正是慰藉人生的良藥。今天很高興能和各位讀者分享人生這幾十年來的重要領悟,就讓我從旅行的角度談起吧! ◎ 旅行與人生的思維一: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大部分的朋友也都是熱愛旅行的,我想。但是你的旅行是怎樣的方式呢?是走

馬看花?拍照打卡、到此一遊?還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學到了甚麼?領悟到甚麼? 我們看待旅行如此,看待人生也可以如此。 你的生活哲學是「混日子」心態覺得凡事及格就好?還是只聚焦在「有人注目」的時候,人前一套、人後又一套?抑或是你會珍惜在世上的每一刻,認真地去過好每一天? 都說世事如棋局,真假虛實交錯,然而重點是:就算別人看不清你的虛實,至少你自己要了解自己的立場以及存在的價值;切忌因過場的頻繁而迷失本心,正所謂「莫忘初衷」。許多哲人前輩都經常做出這樣的提醒,正因為許多人在人生舞台上演的過程中,常常錯把別人的劇本當成自己的人生。席慕容寫:「在別人的故事裏流著自己的淚。」戲子的一生終將是可悲的。 用別

人賦予的角色取代自己的本性,到頭來只能落得鏡花水月一場空,在感嘆人生無常的同時,卻忘了自己是怎麼的蹉跎放蕩,浪擲了青春歲月。 所以什麼是人生的「真」? 人們經常說,透過喝酒可以看出一個人真正的人品,所以父母嫁女兒前會找理由把準女婿叫來聚會藉機灌酒,企盼他酒後吐真言;小小牌桌上亦可洞見人性,一個人在輸贏之間的姿態,便是人生的姿態。 而我卻經常透過旅行的時機場合,觀看人生百態。旅行,往往代表著處在一個「遠離熟悉場域」的狀態,當一個人不必像在熟人面前戴上假面具,或者就像人們說的「離開舒適圈」,被迫必須面對許多過往沒接觸過的挑戰時,他會有怎樣的反應?會驚慌失措?會逃避責任躲在別人後面?會經常情緒暴走?

還是不改原本的冷靜與從容? 其實,「人」這個英文字Person,其拉丁語源是Persona,原意就是面具,因為在人生這場戲裡,每個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候扮演父母、有時候扮演情人、有時候扮演教育者、有時候扮演學習者。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戴著不同的面具,然而這件事不全然是壞事,畢竟,所謂文明以及禮儀,不就是要我們懂得在適當的場合做出對應的舉止?看見長輩要禮讓,看見女士要展現紳士的風範等等,這不是虛偽,而是人生的待人處世與應對進退。所以面具像是一種假象,整體來說卻反倒是人生實像,包括心理學大師榮格,也用面具比喻我們不同的人格特質,他還總結,每個人的人格就是他所有面具的總和。 常言道:假作真時

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所以,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真」,只有符合當下人事時地物的「真」。就如同我在本書裡經常強調的,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對錯的標準往往植基於規定,但規定與規則的本質是甚麼呢?所謂凡有規則必有例外,所以這世界上並沒有蘊含著放諸四海皆準的絕對規則。當我們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時,總有著諸多的批判,然而是否應有著「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的反思? 一般而言,人的舉止往往植基於文化的培育,好比同樣是把大拇指和食指相接成圈狀,其餘三指豎起,這手勢大家很熟悉就是指OK的意思,這當然不是發展自東方文化本身,而是來自英美文化。但同樣的手勢在法國跟在德國,卻又有不一樣意思,甚至在南美

國家這手勢有著鄙夷的性暗示。再好比對台灣的民眾來說,很多自以為熟悉的語法跟動作,其實背後有的來自日本殖民時期的影響,有的來自西方文明的影響,像台灣不論任何世代的人,拍照愛比V,這手勢原意是指勝利與和平,發軔於戰爭的年代,V代表Victory,由西方傳到日本,再從日本傳到台灣。可是如果將這個V字形的手勢反轉,手心向內,那就是女性罵人的手勢了。在文化的交流的進程中,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不應海納百川的照單全收,反倒忽略了自己的本質!而是當生活越是衝突的時候,就更應該認真的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甚麼?包含過往的、此刻的,以及未來的自己。 旅行,應該讓自己學會去思考更多、體悟更多。去過許多國度,走過很

多路,每一個遠方都是人生的來處。 ◎ 旅行與人生的思維二: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旅行,既需要深度,也需要廣度。在不斷地修正過程中,希望旅行後的我比起旅行前的我,有著更深刻的領悟。 你知道嗎?日本的雪有著怎樣柔軟的質地,而韓國的雪相對較硬較不適合滑雪,那不是轉述網路的傳說,而是親臨的見證。若深入去了解其背後的原因,那又跟雪季登場的時間有關了,因為韓國雪季比較短,所以無法凝聚出日本優質雪場那種鬆軟綿密的雪。 或許你了解,菲律賓是雙週薪制,每個月的第二及第四個星期五下班後,ATM 前就會排滿長長的人龍,等著領薪水去狂歡。面對生活的態度是是活在當下,享受人生。而在奧地利,人們則是工作與私生活區隔明確

,下班打卡鐘一響,一分鐘也不多停留。我並非要在茶餘飯後找話題跟人閒聊,而是希望人們去探究每件事背後的意義。例如,準時下班的文化在我們來看是很不敬業的,真的是這樣嗎?難道奧地利的經濟發展就因此比我們差嗎?如果沒有,那又是為什麼? 這才是我想要與諸位讀者一起探討的問題。 我本身具有豐富的國外生活經驗,而不是所謂的旅行提著行李箱走過五大洲,讓護照蓋滿戳印的概念。讓客居成為生活,並且凝結成一種具體的影響力。我的旅行,是深入的,在一個地方居住有的以年計,短者也有數月,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一起交流,用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看待事物的觀點,是如何地與我們不同。 我從來都不曾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也絕對避免故步自封

。甚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老實說並沒有一個絕對標準,畢竟甲可以選擇他要的國外流行,乙可以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選擇,當下沒有對錯,但每一個此刻的決定都可能改變明天的人生。若一個人自身定位不明,就糊里糊塗的跟隨著主流觀點走,或者明明自身條件完全不一樣,硬要把另一種文化套在自己身上,甚至據以糾正別人落伍或者沒水準。站在局外人角度,可能看你演得四不像,然而你卻可能當局者迷,還在荒謬地當另一種文化的辯護人,那樣狀態就容易陷入所謂知識障的悲哀了。 總結來說,人生本就沒有標準答案,我的這本書也並不企圖傳達「正確無誤」見解,雖然有所謂「真理愈辯愈明」,我則更願以真實見聞為依據,用親身經歷做基礎,在本書提出的

許多實際例證,都是來自我在世界各國生活工作的第一手感觸。 我要鼓勵讀者們,特別是當下的年輕人們,第一,要做自己,不要去做別人的馬前卒,因此做人做事前一定要想清楚;第二,想清楚的前提是,植基於夠多的判斷素材,也許年輕人閱歷不夠,因此我特別鼓勵趁年輕多增廣見聞,能出國見識最好,否則也要設法趁年輕豐富生活經驗。第三,想清楚後,你要怎麼去「落實」於自己的人生?既然都說人生苦短,那更要讓自己活得精彩,而所謂精彩是甚麼?絕對不是成天泡舞廳或成群結黨言不及義。就如同莊子所云:「有真人才有真知」,唯有靠自己身體力行、練達人生,才可能收穫深切而真實的體悟。   最後,關於人生,《心經》有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謂五蘊,係指色、受、想、行、識。其中「色」,簡單說就是這個花花世界,包含我們所處的寶島,也包含歐美文化、日韓文化、東南亞文化等等。那種「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境,是大部分人很難體悟的,特別是年輕人。那麼或許就換個角度,趁年輕就積極去感受吧!本書分成:受、想、行、識,四大篇,分別從受(人生感受),想(觀念思維)、行(生活作為)、識(生命見識)四個維度,結合我的人生真實體驗,和讀者們分享各種希望對大家有助益的看法見解。 當然我必須再次強調,人生不像考試的是非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終究,比起猜測或人云亦云,我願以親身參與各國文化的經驗值為基底

,相信更可以提出有助於人生學習的參考指南。   泰戈爾詩云:「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這是很美的意境,但人生該如何絢爛呢? 可以確認的,絕不是宅在家裡整天玩電腦就可以做到的,你一定要走出去。不只是字面意義上的「打開家門」走出去,或者旅行意境上的「踏出國門」走出去,更指的是「敞開心門」去看看這個世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讓我們一起「由自己走向世界,再從世界找回自己」 翻開這一頁,讓我們啟程吧!

流行手勢意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中國到底是做了什麼,可以讓中國人這麼愛國?

中國現在在網路上最愛國的、翻牆戰力最堅強的、出征美國 NBA 的主力,被稱做「飯圈女孩」;「飯圈」就是粉絲文化,「飯」為 Fans 粉絲,「圈」則是 Group 群組的意思,本意是指對某明星及追星族的狂熱粉絲群組 ;反送中運動白熱化之後,中國許多偶像明星紛紛在美國社交平台 IG 上,支持香港警察,但也收到大量負面批評,不過因為ig在中國是打不開的,所以他們的粉絲隨即從中國翻牆出來,「出征」海外各大社交媒體平台,還利用大量的口號、表情包、漫畫、圖片佔領評論區,這群人就是現在最火紅的「飯圈女孩」。

因為他們愛國護主的心,中國官媒還特別點名表揚這些「飯圈女孩」的愛國舉動,讓捍衛偶像等於捍衛自己國家,整個飯圈也開始走向政治化,就此完成「腦殘粉」跟「民族主義者」的合流,『飯圈女孩』把愛國當追星,像愛護 idol 一樣愛國。中國也將國家擬人化,利用粉絲心理,將中國變成「阿中哥哥」,成功的把具有攻擊性的中國民族主義和偶像魅力結合,各種保衛「阿中哥哥」的出征行動,開始像新時代紅衛兵一樣舉報、批鬥、人肉搜索這些反送中運動支持者的個人資料,把飯圈日常的打榜、反黑、控評,這些訓練,用在捍衛中國。

而且現在中國網軍出動,跟過去周子瑜事件或是帝吧出征的象徵跟形式很不一樣,以前都是複製貼上的洗版模式,現在相關文章一出現都是爆款!因為飯圈出征的行動是高度組織化,也帶有商業價值邏輯的,很在乎流量。粉絲把自己的時間用在打榜,像打造流量明星一樣打造「中國」擬人化的阿中哥哥,主動投入到數據的生產線,創造高聲量、高流量,中國在排行榜上流量、聲量都要戰勝香港,也要超過美國,才代表勝利!社交媒體改變了民族主義形式,也形成一股另類又帶有中國特色主義的飯圈文化。

中國宣傳部門戰略最近也開始進行調整,將輿論自由逐漸限縮,消失和封鎖所有「不愛國」的聲音,並用流行文化和社交媒體引導公眾「如何思考」。《紐時》就報導,現在在中國的社群網站:微博、微信、抖音等,都可以看到用戶爭相在個人資料照片上添加中國國旗的徽章;愛國「手勢舞」蔚為流行,明星藝人和一般網民都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傳自己比愛心手勢向中國表達熱愛的影片;中國國慶獻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MV 已經在中國三大影音平台之一的「騰訊視頻」上播放了 7300 萬次。《我和我的祖國》,也跟以往喊口號、教科書式的愛國影片很不一樣,展示北京奧運、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中國首次進行核試驗等驕傲的歷史時刻,電影的同名主題曲還找來王菲翻唱,藉由流行文化與中國年輕人進行接軌。

而這次 NBA 火箭總管風波之所以引人注目,也凸顯出一個問題:飯圈女孩認知的事實跟價值觀,跟自由世界裡的價值觀完全衝突,比如說她們認為香港人是暴徒,是恐怖分子,於是認為支持香港的美國人都是支持恐怖分子,進而出來支持 911 襲擊,意思是「你們支持恐怖分子那我也支持,我也有言論自由」,導致「言論自由底線」、「領土主權」、「傷害民族情感」,都可以成為扣住言論的大帽子!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以情感設計角度形塑速食麵包裝設計

為了解決流行手勢意思的問題,作者何思穎 這樣論述:

現代經濟活動中,包裝設計影響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意願是不容置疑的,包裝成為市場銷售的縮影,被認為是無聲的推銷員,這不僅僅是表現商品的特徵及建立品牌形象,同時具備增加商品附加價值和市場促銷的功能,上述皆為包裝設計普遍認知操作。但除此之外,賦予包裝任務的訴求中,能否有更為人性化的抽象價值產生。在以往速食麵包裝大多採用大同小異的包裝手法,不論是強調口味感覺,或是特製久泡不爛麵條等訴求方向,這些商業行銷策略,都是系出同門。反觀在包裝設計上發揮的空間便縮小許多,若能透過包裝的設計,亦可爲商品創造出新鮮感與新價值,成為行銷市場時另外一個有力的工具。本研究透過情感設計(Emotional Design)概念,

配合消費者行為基礎,將得知如何利用產品經驗滿足消費經驗,利用包裝設計的執行將「使用價值」(use value)經驗滿足於「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的消費感受,以達到消費者慾望並且提升商品價值。本研究步驟第一階段為研究資料收集分析,組織包裝設計、情感設計、這兩者之間可作為關聯性的重點。第二階段則為設計創作實驗,根據第一階段所得出的基礎,作為發想基點,執行概念方向,創作設計實驗。進而提出證明情感價值設計在包裝設計的可能性效能,讓包裝除了在基本實用功能設計之外,也能開創有別於傳統價值的發展結果。冀望本研究設計研究創作結果,可供設計實務與設計教學做為參考。

岡波巴四法:心趣法‧法入道‧道斷惑‧惑顯智

為了解決流行手勢意思的問題,作者岡波巴大師,第9世堪千創古仁波切 這樣論述:

★藏傳佛教噶舉派的共同傳承祖師★ 岡波巴大師的岡波巴四法 是為了利根、有智慧的弟子所說的法門   ◎佛法入門者的修行藍圖   「岡波巴四法」不是屬於指導類的教法,但是開示了更重要的內容,包括為什麼要修行、禪修是在修什麼,以及心識可以分成幾種等等,是精要中的精要,修持中的標竿,也是佛法入門者最基礎、正確的知見。   學習岡波巴四法,就是掌握了修行的藍圖,讓你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夠有明確的方向,不致於偏廢或走歪。最簡要的四句口訣,卻是最精深的內涵,創古仁波切娓娓道來四法的修持次第,每一法中要避免的是什麼、要修持的是什麼,次第都非常的清楚分明,能讓你瞭解每一個修持階段會面臨的問題、障礙,以及如

何克服,進而能跟著四法的修持,持續的進展,最後達到智慧的開顯,抵達成佛的目標。   ◆第1法——心趣法:追求真理的路上,有最大的三種障礙!   學習佛法,比起外在形式上的改變,一開始從自心趨向於佛法是最為重要的。但是,追求真理的路上,還有最大的三種障礙,必須克服這三種障礙,才能讓心趨向於法。第一法——心趣法,教導有哪三種障礙、對治之法,以及如何突破障礙。   ◆第2法——法入道:為什麼要學習佛法?「成佛」為什麼是大誤解?   學習佛法的目標應該是什麼?為什麼「成佛」的目標會造成大誤解?第二法——法入道,教導什麼才是學習佛法的目標,有了清楚的目標,修行才會變得更有效率。   ◆第3法——道

斷惑:如何一門深入?   我們的心就是在無明的障蔽之下,不明白萬法的真實情況,使得本具的智慧無法展露。修行就是要淨除心上的垢染,斷除迷惑才能證得佛果。第三法——道斷惑,教導如何一門深入,從「心」入手,才能斷除迷惑。   ◆第4法——惑顯智:成佛後會變成怎樣?成佛後還要做什麼?   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不清淨和受到迷惑的心識,就會得到淨化,慢慢就能展現出清淨的五種智慧。這五種智慧會如何展現?五智開展成佛後,我們還要做什麼呢? 第四法——惑顯智,一一述說。   ◎本書特別收錄——心識與本智,問答中有甚深口訣   本書最後針對第四法「惑顯智」,特別收錄了創古仁波切1998年在德國開識的「心識與

本智」,能讓你對於八識有更清楚的認識,還有對於我們都具有的本智——如來藏,也就是成佛的潛能有更深入的瞭解,進而瞭解如何透過修持顯化我們本有的智慧潛能。此次開示的最後,還有非常詳盡的問答,在仁波切的答問中,隱含著仁波切甚深的修持口訣,仔細閱讀,才能找到仁波切珍貴的修持錦囊喔!   未來的弟子,閱讀我的著作   就像見到我一樣,毫無區別——岡波巴(1079-1153)

亦舒小說研究

為了解決流行手勢意思的問題,作者蘇佳蕙 這樣論述:

她說自己是常常戀愛的,倘若不愛一個人,世界太沒有意思。她的天與地便是一個家,她的快樂,簡單如一件新晨褸。她的寄託,是書桌上一張男友的小照。只要是女子沒有不嚮往愛情的,雖然亦舒稱自己心態老於同齡,從這樣單純的快樂,使得讀者發覺她稚情的一面。其實不論幾歲,愛情永遠會令人失控;年紀逐漸增長只讓我們學會如何不哭鬧失態、優雅離場,只是這樣而已。正如某張報紙標題說:「愛情只是一種輪迴的病。」 說的真是有道理。對亦舒來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沒有甚麼中庸之道,只有喜歡與不喜歡,不明白甚麼叫馬馬虎虎。她說為甚麼每個人都要敷衍?朋友是朋友,敵人是敵人,涇渭分明。不喜歡這個人,何必睬他?就當是我傲慢好了,傲慢又不用

坐牢。這樣的性格廣東話叫「巴辣」,似乎也不是年輕氣盛可以解釋的。年輕的亦舒更是忿忿的認為:勤奮的女人不見得高明,學問好不難得,長得美更無必要,因為做多錯多。有的女人生來命好,坐在那裡吃吃穿穿,丈夫還讚她脾性佳、人緣好。這番話真是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有些女人運氣好,有些女人則不。她認為多嘴的女孩子很少可愛,沒有性格的女孩子很難去吸引人;太優柔寡斷的女孩子令人討厭,而過分理智的女孩子,不算女孩子;但是,到底哪些人該得到寵幸哪些不,卻都是上天冥冥中早已經注定的;沒有甚麼理由,太難解釋,反正就是那回事,而且往往太不公平。這些對於女性的觀點,與亦舒後期作品中出現的女子性格實在是大異其趣。印證在亦舒小說裡

愛情的理論,竟然是源自於「花生」漫畫《PEANUTS》。她說天下有兩種表現愛情的方式,一種像查理布朗,日日暗戀那個「小小的紅髮女孩」,卻不敢告白;反正就是這樣了,有機會付出愛情已是天大的幸福,管他收不收得回來,真是好的。另外一種就是露茜:她夠膽子,又不怕丟臉,皮真夠厚,一廂情願。但是露茜有露茜的快樂:至少每天還可以講上幾句話,至少有機會表達自己。亦舒不是不知道:有些人根本不愛,是因為他們沒得到機會,所以不愛。她說自己的錯誤是太不可救藥的浪漫主義!亦舒也覺得自己想太多:晚上還是想到了,一夜又一夜的,想像老是太美。於是反省之後覺得後悔,後悔當初追求的竟是愛情,不是家庭。是這些波折使得她收拾行李到英

國去嗎?她說:是的,我覺得口出怨言是多餘的,我學得很慢,但是我確實在學。我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我不是一個幸運的人,剩下來的日子,我不認為還可以有甚麼發展,但是我將小小心心的走完它。風流離我很遠,折墮叫我日日看見。風流的是愛情,平凡的是婚姻;每個女性都會不斷的思考白頭偕老究竟是甚麼意思?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十年,或許很值得羨慕,但卻不大美麗。得不到的愛,才是比較令人嚮往的吧?亦舒說得不到的甚麼都是好的,得不到的感情尤其如此;這樣想來,失戀竟不是可悲可痛的事,五百年後誰曉得有甚麼分別?感覺上有些吃不到葡萄的酸味道。當時的她如此想像家庭生活的模樣:小孩子是可愛的,但是兒子女兒,卻頗為恐怖。又說:

不要與任何一個人發生太深的關係,那麼生活才是無憂無慮的。因為情傷,不敢再信任自己或他人,最直接的安全辦法,似乎就如行車時遵守交通規則:「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此時的亦舒是二十多歲的年輕都會女子,以悲切的心態看待愛情與婚姻 。她認為最惡劣的環境,到不是太窮,而是那種沒有感情的環境。感情在亦舒的生命中比重異常的重,她年輕的時候,希望甚麼樣的感情,需要甚麼樣的感情,付出甚麼樣的感情?她都清楚的知道。可是現實生活沒有感情還是可以活得下去嗎?當然是可以的,只是活得灰塵一點而已,況且只有少數人注意這灰,不少人是不介意的。亦舒說雖然拍拖很有意思,但是需要無限的時間與心機,如果覺得工作還重要點,那拍拖的狂熱是

隨之而減了。有誰想結婚嗎?恐怕沒有了,多好玩的人結了婚也變了形。她深覺得婚姻不過是賭博,賭贏了固然好,一輸要馬上收手,拖下去還有甚麼益處?圖翻本?這樣的智慧並非全然天生,應該是在又一次的跌跤之後學習而來的。從英國學成回香港的亦舒的婚姻觀改變了,她說平凡就是福。雖然再度嘗試踏入婚姻生活,但是她說:社會男女平等了,因之對男性的要求也就相對的嚴格一點。第一,要懂得烹飪;第二,得有一個四整的家獨居。這個會烹飪的男生最好另有收入及豐富的專業,還要相貌英俊,身段健偉,言語風趣。一頓飯在何處吃不是問題,請客的人條件如何,才是關鍵。 她強調女子絕非已經忘記浪漫,而是希望實際舒適地享受生活。亦舒又說最怕遇見年少

的我。二十多歲已成名的亦舒時時為情所困,從哪一步走出來,變成一個獨立的新女性的呢?最近在名為《遊戲》的心理測驗裡,亦舒如此剖析自己:如獵豹的敏捷、老鷹的孤獨、海哲的逍遙自在、豪爽、喜歡玩、討厭工作、不會抱怨、不會做賊喊捉賊、不會跳探戈、不會開車;若午夜驚醒忽然聽見大雨傾盆,會說呵!惆悵舊歡如夢;多愁善感的亦舒,是一個容易親近的平凡人;她也崇拜偶像,金庸、曹雪芹、魯迅、維斯康蒂、史畢堡(台灣譯音為史蒂芬史匹柏)。亦舒認同美國歌星雪兒的專家意見:「男人並非必需品,男人是奢侈品。」 認為擁有一切的人,都未必能夠擁有愛情,奢侈品不是指夥伴、拍檔,而是指愛人、情侶。亦舒對愛情的一貫看法是要年紀、心情剛剛

好,還有環境的景、時、人,樣樣俱全才有可能遇到;若是錯過了也就是錯過了,因為當時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要專心學業或是搞好經濟,絕對不能有旁騖,只能遺憾。若是有人或許感情生活略見複雜,也實在是有不得已之處,並表示並非是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性格有問題;因為,愛情原是最奢侈、最優雅、最高的生命境界。現代女性為獨立付出的代價之一,就是必須如男人一般果決豪爽;雖然外在洋化內心中國,亦舒說兩性關係真是無限辛酸,有限溫存;她極力主張青春還是用在學業與事業上的好,因為無論如何令人流淚的愛情,最終也都會過去;往往感情只是男人生活的一部份,卻是女人生活的全部,許多女人因為錯愛,付出了慘痛的一生作為代價。因之如果女人身居

要職,必須向男人學習,將感情撇在一邊。她說牡丹確需綠葉扶持,可是誰也沒規定女人不能開始學習做一棵樹。在散文集《自白書》裡她這麼主張,也在小說《流金歲月》裡藉著南孫的口如此說,更在小說《玫瑰的故事》裡藉太初的口說。此外,她幽默的認為切勿嫌棄伴侶不好,他就是因為不夠好,所以才沒能找到更理想的對象,彼此彼此。夫妻間需要的,只是敬重與體諒下產生的感情。浪漫是一種心態,絕不等於玫瑰花與燭光晚餐,或是跳舞到天明。所以只有最獨立的人才配談論婚嫁;情人節或結婚紀念日收不收花不頂要緊,最重要是平日與對方合拍,生活合理地愉快。大多數人追求「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她則是別有見解的認為:「最笨的人才會同

最愛的人結婚,天天戰戰競兢,患得患失,如何做人?」確實是聰明又有智慧。(三)工作觀:平穩的情緒、冷靜的思考、不懈的努力亦舒的生活平實,因為她說寫作是完全講情緒的,她認為寫作人是「情緒的動物」。心情很差時,寫的東西也很差,但是情緒高漲時,更寫不出東西來,所以生活要很平靜才行;她不知道別人是怎樣的,只覺得自己生活要很平靜,很有規律,才能寫東西。太興奮不行,中了彩券為什麼還要寫呢?太悲傷不行,因為情緒作祟。持續寫了四十年,她說自己最自豪的時候是十七歲,之後驕傲就逐年逐年逐日逐日消失。她又自嘲自己沒出息,惹得她的文友們罵她:「亦舒,你不看書,你不看文學著作,你不看諾貝爾獎的小說;就看時裝雜誌、國家地理

雜誌、流行小說。」即便是如此,她寫出來的小說仍然令讀者忠心追隨。她說種種事情宜在二十九歲半之前統統做齊,之後,避得過就避,避不過再避;因為中年人太有出息苦像頓現,承認個人才華不過如此,且悠然接受事實,不知有多麼高興。她又說到了某一個年紀,我們應當明白,大約個人的能力止於此,不必再東征西討,擴充邊疆了,這樣的人生觀,在她的作品中時有所見。亦舒筆下的絢麗出自規律的生活、平穩的情緒、冷靜的思考、不懈的努力;因她一貫的堅持:「對生命最佳的報復就是做得更好!」(四)價值觀:平凡就是福亦舒的價值觀是「平凡就是福」。她說做人不易,訴得苦多徒惹人憎厭,叫人看低;細述功績,更不討好,炫燿膚淺,會令失意人黯然神傷

。冷靜理智是難得的智慧,亦舒一貫主張面對惡俗擾人的事的最佳防毒面具就是「不去理它」,清平世界,自由社會,他人愛說甚麼就說甚麼去;一定有若干人喜歡放冷槍、射毒箭,可惜多半級數不夠,大多數老遠就凌空落地。即使異常逼近,大可退後幾步,這裡危險,不好玩,便到別處去,千萬不可以毒攻毒、有失斯文。日子久了,並無衝突,看上去自然好似百毒不侵。她認為世上並沒有金鐘罩鐵布衫這類功夫,可是做人也不需要「太會生氣」:人家要我們惱怒,何必聽話?這樣的事嗎,我不知道。沒聽說過,一問搖頭三不知即可。她說後悔其實是一種頗高層次的奢侈,必須有選擇時方有資格後悔。古詩〈公無渡河〉早已講過:「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為之奈

何!」絕大多數的人,在生命的絕大部分時候,通常都是別無選擇的:家人如父母、兄弟手足、兒女,甚至工作;既然沒得選擇,也就無所謂後不後悔,與其浪費時光去「後悔」,不如及時把握在自己手上所掌握的一切。越早能體悟的人在他人眼裡,也就顯得英明果決。此外,過度注意他人的缺憾,也是十分無禮的行為,切莫理會別人在做些甚麼,能救就救,愛莫能助,就該佯裝甚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切勿袖手旁觀,卻又意見多多,指手劃腳,冷言冷語,這樣未免太沒有教養。君不見印度獨立之際,英國人如何冷靜地降下最後一幅米字旗,輕輕摺好攜返祖家,這種智慧非常值得學習。亦舒說「大勇若怯」 若是有人沉不住氣,芝麻綠豆事先炸起來再說,動輒不顧後果,先求

出氣。那麼明天呢,明天該怎麼辦才好?應當學習英國人:「即使身邊有炸彈爆炸,仍宜保持鎮定,木著一張臉,以不變應萬變。」雖然看來似乎是玩笑,確實是自有其道理。亦舒簡單的生活是住香港的時候,就那樣身體力行;後來在溫哥華還是一模一樣。成功因素甚難模仿,失敗因素卻往往可以避免;從亦舒的低調當有不同的體會。第二節 亦舒寫作生涯筆者依據亦舒作品的內容,以及亦舒個人生涯的轉換,試依亦舒生平年表,簡單區分她的寫作階段如下:1、第一期:為一般通俗流行小說時期,以1963年開始任職《明報》記者生涯為起點,到1973年至1976年,於英國曼徹斯特修習酒店管理為止。2、第二期:自1978年至1986年,亦舒任

職於香港政府新聞處,七年半之後辭職之時為止。3、第三期:自1986年為專業作家時期,其間亦舒於1991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專職寫作迄今。亦舒的作品正式在台灣發行,始自1985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授權由林白出版社獨家發行。時年39歲的亦舒,展開正式的作家生涯的同時,台灣讀者可以在一般書局的言情小說分類,找到為單冊數目不多的作品,或是在雜誌漫畫的租書店看到她的作品,流通的通路則是多半以租書店為主要管道。當時香港亦舒的小說先後有五部被改編成電影《流金歲月》、《玫瑰的故事》、《喜寶》、《朝花夕拾》、《胭脂》,帶動小說在台灣開始流行,更有「台灣有瓊瑤,香港有亦舒」這樣的說法出現。《五人行》於1987年(民

國76年)由台灣的電視台拍成連續劇,小說的文宣上有「香港女作家亦舒第一部在台灣拍成電視連續劇」的定裝照片。電視劇由于楓飾演千金大小姐王太澄,姜厚任飾演宋星路醫生,周丹薇飾演女明星朱雯,張詠詠飾演事業女強人奚定華,楊潔玫飾演宋星路醫生的病人黃言聲 ,擔任演出的人選都是當時第一線當紅的男女演員,電視劇的收視率,也為亦舒小說在台灣建立了知名度,但是真正的讀者群,仍以「租書店的讀者」為主。租書店的讀者因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乃是以學生族群及年輕的粉領女性上班族為主力,家庭主婦族群亦有之;屬於言情小說的大眾讀者為主流,但具有一定的基本教育程度。連續劇的播出,為亦舒在台灣引起風潮,因此林白如此宣告:「

自1988年12月份起,將不定期出版的亦舒作品,改為每月中旬同時出版二冊」 。原本港台出版有約六到十個月的時差,後來改為每個月出版短篇與長篇各一冊,維持這樣的出版方式大約有十二年左右,直到2000年以後讀者數量才開始衰退。從租書店租書開始閱讀的讀者如筆者,多半一直追隨至今;只是大部分的書局所陳列的每期最新作品,每冊數量由全盛時期的每冊新書三至五本減少到目前的一本,租書店的數量也類似,仍然被陳列為言情小說之列。1997香港回歸之後,香港與中國的交流更為密切,繼香港之後台灣而後到大中國,亦舒熱的燃起,並不僅只是由於資訊流動的速度與技術快速進步;更重要的因素,是在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時差脈動。兩岸分治之

後,香港由於歷史(經由不平等條約租借給英國99年)、地理(位於中國廣州省但政治管轄權隸屬大英帝國)、經濟(華洋雜處但以英國制度與國際接軌)、語言(母語使用為廣東話,但是英制教育下英文流利的人口眾多,北平話也可以溝通的因素;還有中國文革動亂之際因為政治理念不認同,或不見容於兩岸政治立場、來自全中國各省各地的人南下,匯聚在香港使用的各種方言:如上海、杭州、浙江、蘇州)的種種因素,在在使得香港在1997主權回歸中國之前,具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發達與相對自由民主的優勢;這些劇烈的變動與現象,亦舒都一一呈現在她的小說作品當中,緊緊掌握住時代的脈動,使得亦舒的作品造成流行。由於政治立場或主觀因素,兩岸並不正視

香港的藝文發展,甚至將香港稱為沒有文化的荒漠,只著眼於其經濟機制的部分,而忽略了其新聞、藝文、電影、電視等媒體發達繁盛的社會現象。所謂香江三大傳奇人物: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倪匡(科幻小說)、亦舒(言情小說) ,三人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卻又自成一家、各領風騷。隨著資訊自由的禁制逐漸解除,及網際網路的全球化的發展,二十一世紀,書本的文字經由掃描開始大量被數位化。佔全球四分之一的華裔讀者遍佈世界,只要是華人大都知道金庸、倪匡;卻忽略了一樣擁有廣大讀者的亦舒,除了肇因於讀者的男女性別的差異,應該也要從「文學性」的角度來思考,不只是將亦舒的作品以言情小說視之。讀者不應該忽略在她愛情故事的包裝之下,

女性往往處在經濟弱勢及傳統文化的雙重歧視之下。但是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教育程度的提升,應對命運方式的想法,與審視自身生命價值的觀點,在她筆下,藉由人物性格所呈現出來的差異與進化,就是本文所要討論的主要問題。移民溫哥華之前亦舒本人較為滿意的作品以1988年的《流金歲月》、1989年的《風滿樓》、《嘆息橋》為人所知;主要是以香港社會環境變遷的主題來描寫;但是此一主題的文本或是網路的評論,卻多半都只就其故事人物情節探討,甚少提及涉及政治意識的議題,或有提及也多半站在主觀意識而非港人心態來說;尤其是以1990年的《傷城記》、《我們不是天使》、2004年的《特首小姐你早》等以描寫香港從文化大革命、六四、

主權回歸、移民的香港社會狀況,與這些歷史事件在未發生時、或發生之前後的芸芸眾生像;以及大部分完成於1991年移民之後的作品,也就是亦舒作品分期第三期的作品,絕大部分以女性、社會、政治、男性、同性戀、青春、大同世界的主題,都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心。第三章� 亦舒小說的題材與人物情節第一節� 亦舒小說的題材一、亦舒小說出版狀況將亦舒小說於1986年12月至2005年6月這段時間在台灣出版的203冊,根據林白出版社的出版時間先後編號為依據,依序列表於附錄一:作者小說書目,並於備註列出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的日期供對照參考。在1986年亦舒結束香港政府新聞處的公職之後,成為專職的作家,並授權台灣林白出版社

在台發行她的小說 ,並且因為小說改編拍成電影帶動流行, 1988年後亦舒的小說以與香港時差半個月到一年的現象,幾乎同步在台發行,確立了她專業作家的地位。如果比較亦舒小說在台灣林白出版社與香港天地圖書公司所出版的時間差異,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哪些是亦舒的暢銷書。再版發行的第一名當屬《玫瑰的故事》,第一版確切的時間至少是在1985年改拍成電影上映之前,較之於1982年的《喜寶》要更早一些,可說是亦舒奠定香港言情教主的代表作。除了上述兩本,其他暢銷全球華人地區再版的知名長篇作品有:《我的前半生》、《朝花夕拾》、《流金歲月》、《風信子》、《圓舞》、《開到荼靡》、《香雪海》、《流金歲月》、《嘆息橋》、《西岸

陽光充沛》、《人淡如菊》、《曾經深愛過》、《風滿樓》、《七姊妹》、《預言》、《美麗新世界》、《縱橫四海》、《在那遙遠的地方》、《花解語》、《綺色佳》、《直至海枯石爛》、《明年給你送花來》等,豐沛的創作量至今不輟,尤其近五年在中國引起更廣泛的注意,此一現象可由各大城市暢銷書排行榜,與網路網址搜尋引擎Google有133,000筆資料符合「亦舒」的關鍵字查詢結果得以證明。二、亦舒的小說題材有關小說主題的分類請參見附錄一。將亦舒小說分類為十五個主題分別討論,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從不同的角度去偏重強調:愛情不是亦舒小說唯一要表達的觀點。在眾多包裝於白領麗人的愛情故事背後,亦舒藉由不同故事,所要表達的更甚

於愛情;包括親情、友情、婚姻、女性自覺、職場自處之道、兩性關係轉變與取捨、社會價值觀、生命價值觀以及處世哲學等等。分類的原則以全文較偏重的故事重心為依據,部分則為筆者主觀的認定,所選擇的故事文本區分為下列十五類。(一)愛情:《玫瑰的故事》、《直至海枯石爛》、《明年給你送花來》、《電光幻影》。亦舒認為「女性應該經濟獨立,在感情上要拿得起放得下;Do not complain, do not explain.;然後在現實中經營愛情:有福同享,有難獨當,一定可以白頭偕老。」愛情是亦舒小說的主要題材,也是貫穿其他主題不可缺少的部分,作為一個都會女性出身的作者而言,愛情更是吸引女性讀者的必要題材:無論時

代如何改變,女性如何獨立進化,人類天性上兩性差異最大的部分,除了生物的部分,人格比重上愛情所佔的部分,女性是遠遠超過男性的;也正因如此,沒有愛情就無法構成吸引人注意的小說;最具有代表性的應當是《玫瑰的故事》深刻闡述了各種愛情的樣貌。《玫瑰的故事》是亦舒筆下唯一單單寫愛情的故事,分為四部曲:一、《玫瑰》---「黃振華」,二、《玫瑰盛放》---「溥家敏」,三、《最後的玫瑰》---「周棠華」,四、《玫瑰再見》---「羅震中」,代表愛情各種不同的類型,每一部皆以男性第一人稱「我」來敘述「玫瑰」。「黃玫瑰」;第一部《玫瑰》裡的主敘者「黃振華」,是十五歲大「黃玫瑰」的同胞哥哥;第二部《玫瑰盛放》裡的敘述者

「溥家敏」,是「黃振華」建築師事務所裡的有為青年,也是《玫瑰》的愛慕者:如《玫瑰》裡的「周士輝」,甚至於在第三部《最後的玫瑰》裡繼續糾纏「黃玫瑰」的女兒「方太初」;第三部《最後的玫瑰》裡的敘述者「周棠華」,則是「黃玫瑰」的女兒「方太初」的男友、丈夫,曾經一度也眩惑於玫瑰的美;四、《玫瑰再見》裡的敘述者「羅震中」,則是「黃玫瑰」的丈夫「羅得慶」爵士的獨子,並且是第一部《玫瑰》裡令玫瑰失戀的男子「莊國棟」的好友。都是以男性第一人稱來敘述的《玫瑰的故事》,「莊國棟」一出場就穿一套白西裝令眾人炫目:亦舒借「黃振華」以哥哥的口吻,說出他的膚淺:男人穿白最矯情,一種幼稚的炫燿,成熟男人多數已反璞歸真,不必

靠一套白西裝吸引注意。這裡透露出作者對「真男人」的標準,是著重內在的品德學識修養,描寫引發愛情的著眼點,是具有理想性君子人格特質的;與其他一般言情小說中,男主角高大英俊、權貴多金的形象差異甚多。同時更藉著男性的旁觀角度,來告訴女性讀者:玫瑰呀,你眼中的白色武士,大哥看看,都非常馬虎。在看第二眼時,「黃振華」仔細的以客觀的角度來看「莊國棟」:那真是一個英俊的男人,長挑個子,臉上帶種冷峭的書卷氣,白色衣褲在他身上熨貼舒服。亦舒描繪人物,多從氣蘊內涵著筆,尤其是男性:往往從服裝、身材、學識、能力、職業、氣度、社交手腕、處世方式等等特質側面來觀察,印證出主角人物的價值觀;也是作者的價值觀;甚少描述其唇

眼眉目等細節,雍容且大氣才是「男子漢」應該具備的特質,照顧婦孺才是有擔當肯捱義氣的「男人本色」。四部曲之一、《玫瑰》裡的「黃振華」,之二、《玫瑰盛放》裡的「溥家敏」,之三、《最後的玫瑰》裡的「周棠華」,之四、《玫瑰再見》裡的「羅震中」,這些第一人稱敘事者本身,都具備了入世的謀生能力、養活婦孺的擔當;出世則要有生命的情調、自我存在的理想與價值判斷;並不僅僅是盲目庸碌的活著,這樣的男人才有資格去追求愛情追求玫瑰。這不只是「言情小說」「愛情故事」裡的男人形象,也是作者「桃花源」裡的男人特質,更是普天下女性所夢寐以求的「標準情人」;儘管四者合而為一是最高理想,作者也告訴我們那是存在「桃花源」中的理想,

如同《紅樓夢》裡的「大觀園」,最後必然衰敗凋零。對於美女,十七歲的玫瑰被比擬成「一個夏日」 ;三十歲的玫瑰不需用工筆來描繪唇眼眉目,而是輕輕一句「她的美麗是流動的」 ,便活色生香的使玫瑰從紙上活了過來,不由得你不聚精會神的注意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想像這樣無從想像的玫瑰,在猝不及防的時候「遇」見「家明」,在玫瑰盛放最美麗的時刻:相識、相戀、相知,但不能相守,旑旎甜蜜但又只有剎那,唯有曾經墮入愛河深愛過的人,才能體會那樣圓滿而又淒清的愛情,一如席慕蓉的詩:我終生所愛慕的人啊 曲終人散後 不管我是要哭泣著 或是 微笑著與你道別 我都會慶幸曾與你同臺這一切來得冷不防又快轉結束,純釀的愛情

只有三個月,但是玫瑰畢竟是玫瑰,樂觀勇敢、堅毅的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她說:「我們只有三個月,我們不會有時間吵架,也不會有機會反臉。」作者藉著黃振華太太「蘇更生」的口吻,平靜的敘述愛情的樣貌只能夠是「遇見」,而不是苦苦追尋能夠得著。在失去至愛之後的玫瑰失了魂,不是年輕時候不由自主的為反抗而反抗,只是為追隨了內心呼喚,真誠實在的活著,而是受巨創之後的迷茫,顯露在外的她是不同的,她最美的地方是她的徬徨。五官、容貌、身材、穿著都不需要多加著墨,僅僅在神態上透過模糊的遠鏡頭,強調她的美不只是感官的,而且是精神上主觀的「感受」,因此「美得不能形容」。盛放的生命力是「美」的必須條件,失去了原始生存的動力,逐

漸從繁茂而衰頹,終將隨時間流逝而乾枯的玫瑰,雖然在愛情與親情之間失據,卻仍舊「住在白色的平房裡,一身錦衣,迷醉著每一個見過她的人。」羅震中是「黃玫瑰」的丈夫「羅得慶」爵士的獨子,奉父親的召喚回港,卻在無意中撞見玫瑰:「在金魚池畔修剪杜鵑。」自家明故去之後,玫瑰出現的服飾,不再是七彩調色盤,而是黑。身為方太初母親的玫瑰「一身普通式樣的黑衣服」 ;「羅得慶」爵士的太太的玫瑰,衣著由初夏而秋至冬,「穿黑色毛衣黑色長褲。」 絢爛而反璞歸真的玫瑰,不復是夏日裡嬌豔的玫瑰;從驕縱任性,備受呵護的溫室花朵,歷經生命的風雨,「羅德慶爵士夫人,成了野玫瑰。」 玫瑰長在荒地上、象徵著愛情的終歸荒蕪。或者作者想說:

玫瑰有了自己的生命標的,不再視愛情為唯一生存目的;所以玫瑰一直是黃玫瑰,而不是紅玫瑰;所以說「有選擇的愛便不是愛。」愛情之所以千年不死,在於「純粹」、「無從選擇」,然而真實的人生並非如此;我們也許都曾經短暫窺視過、擁有過「真正的愛情」,然而愛情的完全模樣,始終無人知曉,唯有「死亡」才能給予答案;所以見過愛情的人都死了,其餘的,只是在生活中垂危掙扎、慢慢的凌遲,直到解脫的時刻到來。玫瑰如何再見?「她安分守己地做一朵玫瑰。」 人如其名的玫瑰,既無振興中華的偉大願望,也沒有做國家棟樑的野心,無需背負滄海一粟的使命「棠華」,更沒有機會震動中華。莎士比亞曾說: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狂;有了愛情的人,是應該像對

待瘋子一樣,把他關在黑屋子裡鞭打一頓的。亦舒對愛情下的定義,與〈莎士比亞〉對愛情的觀點,如出一轍:愛情完全不能控制選擇,愛情像瘟疫,來了就是來了。亦舒也藉著黃振華太太「蘇更生」的口,為那些在愛情瘟疫裡橫死的靈魂感嘆:頭眩、身熱、心跳、寢食不安、患得患失、心神恍惚。甚至於如是說:黑死病會死人,死了也就算了,但失戀又不致死,活生生地受煎熬,且又不會免疫,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下去,沒完沒了,人的本性又賤,居然渴望愛情來臨,真是!任何一個活著的人誰不是如此盼望?在有生之年「曾經」「遇見」愛情,席慕蓉的經典詩作〈無題〉無題如是說:愛 原來就為的是相聚 為的是不再分離 若有一種愛是永不能 相見 永不

能啟口 永不能再想起 就好像永不能燃起的 火種 孤獨地凝望著黑暗的天空玫瑰只好是「黃玫瑰」:象徵黃玫瑰的花語是嫉妒絕望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