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坐羊肉營業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源坐羊肉營業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uanManuelRialPaz寫的 請用,西班牙海鮮飯:66道大廚家常菜,從肉類到海鮮,從米飯‧麵包到馬鈴薯‧橄欖油,從湯品‧甜點到飲料,西班牙料理精髓完全掌握,一學就會! 和魯爾夫.杜伯里的 《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向人生提問的藝術》典藏限量書盒套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源坐羊肉店 - 風傳媒也說明:全台7家超人氣羊肉爐暖心推薦!沒有羊騷味、湯頭香甜可口,過年圍爐必吃這幾間2021-02-06 09:30:15.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奇光出版 和商周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 陳其澎所指導 陳冠丞的 現代性下的灶腳味-臺灣傳統小吃攤場所精神之研究 (2013),提出源坐羊肉營業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場所精神、地方感、現代性、飲食文化、小吃攤。

最後網站20110531 稍微吃了個源坐羊肉則補充:攻佔了全省大大小小的羊肉攤的菜單,. 點菜時必定會看到他們的身影。 苦瓜單獨吃好吃、煮湯鮮甜、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源坐羊肉營業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請用,西班牙海鮮飯:66道大廚家常菜,從肉類到海鮮,從米飯‧麵包到馬鈴薯‧橄欖油,從湯品‧甜點到飲料,西班牙料理精髓完全掌握,一學就會!

為了解決源坐羊肉營業時間的問題,作者JuanManuelRialPaz 這樣論述:

多元獨特的地形和氣候, 造就了西班牙豐饒的物產食材和精采的飲食文化。 傳統和創意兼融的烹飪原則和廚藝技法, 更讓西班牙料理享譽全球,稱霸美食界!     西班牙飲食不只有Tapas、海鮮飯和分子料理,   大廚教你做道地西班牙菜,認識當地飲食文化,掌握料理精髓!     ◆西班牙大廚分享他所鑽研精選最道地家常的西班牙料理食譜。   ◆66道料理一學就會,在家就能輕鬆做:從肉類到海鮮,從米飯到麵包,從馬鈴薯到橄欖油,從湯品、甜點到飲料,各種西班牙傳統佳餚、各地風味菜、宴客菜和甜點飲品,一本完整收錄!   ◆300張精美彩圖,完整清楚呈現各式西班牙料理的做法、步驟、細節和成品,以及所需的材料

和工具!   ◆本書結合西班牙美食和生活文化,詳盡解說西班牙飲食知識和料理訣竅,讀者可以在家自煮宴客,體驗西班牙風情。   ◆每道菜都附上西文名稱,方便參考辨識,旅遊觀光時更能了解如何在餐廳點菜、上市場買食材。     「書中收錄的食譜都是大廚在廚藝學校、在餐廳工作十餘年的經驗和家庭傳承的廚藝精華,有些依照傳統做法,有些則經過大廚改良,把口感提升成符合現代人的喜好,做法也變得更簡便、更家常,在家就能做出道地西班牙菜。所有菜色,我們在自家廚房實際演練並記錄各步驟,並附上料理訣竅和相關細節,期盼讀者能品嘗到真正西班牙風味,感受我們的用心。」 ──本書作者 陳璜&陳喬     西班牙位於西南

歐,因其多元獨特的地形和氣候,造就了西班牙豐饒的物產食材和精采的飲食文化。傳統和創意兼融的烹飪原則和廚藝技法,更讓西班牙料理享譽全球,稱霸美食界!   本書是愛吃也愛煮的台灣廚娘和家學淵源廚藝專精的西班牙大廚老公,精心策畫撰寫和實作示範的心血結晶,是一本融合生活觀察和實用指南的飲食書,詳細介紹西班牙傳統佳餚、各地風味菜、宴客菜和甜點飲品,藉由一道道食譜認識西班牙獨特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   西班牙北中南部的烹調方式各有差異,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料理。本書挑選出66道好做又常見的美味菜色,每道食譜包含清楚翔實的做法解說和步驟圖、烹飪小技巧及日常飲食介紹。大家可以在家自煮宴客,體驗西班牙風情。

赴西旅遊或念書的讀者,也能輕鬆學會如何在餐廳點菜、上市場買食材,悠閒自在地體驗異鄉生活。 專文推薦   ◆王儷瑾,西班牙中文官方導遊,暢銷書《巴塞隆納,不只高第》&《西班牙,再發現》作者   看完這本食譜之後,真心替中文讀者高興,因為經由這本深入淺出的西班牙食譜,大家不但能在家嘗試做幾道西班牙道地的家常菜,還可以對西班牙的飲食習慣有點大概的了解,西班牙不再是遠在天邊的國家,西班牙美食也不再只是大家印象中的海鮮飯而已。希望大家也能跟我一樣喜歡這本好食譜!

源坐羊肉營業時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食物落肚,就是組成「你」的成分。北角「蛇王良」,關心的不在食物氣質,而在乎你的「身體」。一碗招牌蛇羹,混合味湯藥湯,且隨季節轉換,好味亦保健;出名燉湯,也因人調配,講求食療。

You are what you cook. 是老闆細緻和順所以耗時的羹湯做得出色?還是年年月月的慢燜細燉令劏蛇佬變得溫柔?Cook,沒有花巧,只見年過六旬的老闆夫婦,一日十八小時埋首細活,切洗燉煮間,洋溢濃香,釋出營養,還有一道長流細水。

從早上九時三刻鑽進店鋪廚房,到下午四時多,老闆葉國良才首次踏出小店蛇王良,一枝箭直奔街市。「我每日都來春秧街,買燉湯的雞和豬肉,一定要新鮮的。」他三步併作兩步,買了竹絲雞,即去本地黑毛豬專賣店要了一塊「大?」,貪它燉湯最鮮甜。


而藥材,他選地道的:西藏那曲蟲草、甘肅當歸、長白山人參……「雖然藥材多是人工培植,但水土氣候不同,不地道性味差很遠。」貴價藥材年年漲價,他數年就大量入貨一次,以保湯價穩定。像全日供應的淮杞竹絲雞燉三蛇補氣血、花旗參響螺竹絲雞滋陰補氣補腎,幾年也不過一百五十元;需預訂的,或人參或阿膠或石斛,燉蛇燉鴿燉竹絲雞,連工包料從二百多到近四百元;最名貴的冬蟲夏草燉水鴨,一千六百元有找,豐儉由人。

一盅燉湯,盡收食物藥材精華。除了用料講究,必須燉夠時間。有謂三煲四燉,他盅盅燉上最少四個小時。

度身訂做 隨季而變

家庭主婦也懂用淮山杞子煲湯保健,蛇王良的獨特在於食療,「食療湯水因人而異,譬如你腰骨痛,我們下補腰腎的藥;你咳,下補肺的藥。每個人用的材料不同,所以比較花時間,急不來。」葉國良說。


以前,有個相熟中醫師教他怎樣用藥,訂湯愈做愈多,2004年他乾脆去浸會修讀中藥學課程。一排證書至今高掛在鋪面近天花處,不仔細找未必察覺。但無相干!因為訂湯者多是熟客。

時正初春,乍暖還寒,氣管易犯病。像馮小姐逢星期五就來飲湯,「每次藥材成分都不一樣。我星期五朝早就會whatsapp我的脷過來,跟着告訴老闆狀況。飲了湯感冒少了,氣管也舒服了。」來飲湯,除了buy time,更因那份貼心。

蛇鋪以蛇掛帥,蛇羹自然少不了。蛇王良四張小枱,最多擠坐20人。上午11時40分營業前半小時,食客已在店外引頸以待。無他,蛇羹足料,常跟飯餐,入冬又加配炆羊肉、臘味糯米飯,吃了又飽又暖。

「蛇羹兩個湯底混合,一個好味,一個療效。」葉國良說。取味的湯,用上老雞、豬骨、蛇骨、金華火腿,夠濃夠甜;藥湯不同時令不同用料,「冬天下一點當歸川芎雞血藤,行氣血;夏天減少這些分量,加薏米沙參玉竹,清熱清潤。」是以四季他都賣蛇羹。

小店,細細手作

葉國良入行30多年。1985年跟姐夫在紅磡開鋪劏蛇,兩年後與友合夥自立門戶,取名「蛇仔良」,店逾千呎。他回憶:「人多,管理好吃力。」1994年,他結束蛇仔良,搬到北角開了「蛇王良」。

「那時店只300來呎,大鋪變細鋪,但不用管理人事,所以更加專心工作,適合自己的性格。」全副精神放在出品上,他心裏踏實多了。沒幾年,搬來電氣道現址,做電器的弟弟國強旺季來打理樓面,太太黎玉蘭廚房樓面兩邊走。

「我朝早九點九回來,一直做到十一點八開檔、夜晚十一點半收檔。然後做預備工夫,直至凌晨三點多。」雖然食物種類不多,但全是手作。譬如糯米飯,臘味蒸熟後開邊、反轉,讓油分全流出來。「有些客人覺得糯米飯乾旱,我們覺得這樣比較健康。」

蛇肉、雞絲,由人稱「蛇太」的事頭婆全日不停手撕。清香幼細的檸檬絲,慷慨地放在枱上任君添加,也是她將檸檬葉一片一片洗淨抹乾、刨走葉骨,邊賣邊切,確保檸檬葉新鮮、青綠。

飲湯定姻緣

種種瑣碎,都要認認真真一點一滴去做。因為店小而客人川流不息,湯藥配伍、處理臘味糯米飯、炆羊肉……工夫得待店鋪關門後才有地方、時間做。

每晚夜闌人靜,小店獨剩夫婦倆。在鋪面,這邊十來廿個燉盅在空枱上列陣,老公葉國良時而拉櫃桶,時而鑽廚房,抓出一包包藥材,手眼代秤,調配湯方。那邊蛇太也佔一桌,原條蛇肉堆了個小山;一縷縷的被指間小刀迅速劃成細絲落下。

「結婚前,我很怕蛇。」蛇太說。婚後嫁雞隨雞,老公「用蛇搵食」,她就要與蛇朝夕相對,慢慢克服了恐懼。事實上,二人姻緣,也自蛇鋪燉湯。

玉蘭當年是職業女性,做時裝辦房。因患哮喘和鼻敏感,聽朋友介紹到公司附近的蛇鋪飲蛤蚧燉湯,主理者正是葉國良。「他醫好我才追我的,當年他很風趣幽默,總之見到他就笑。」蛇太想起已笑。葉國良看伊人勤力肯捱,誠是人生好伴侶,「現在的人,首先要她外貌好,當然有錢更加好。以前的人,你一定要性格刻苦。」

「當年嫁個劏蛇佬,我老闆同事朋友都反對;不過家人沒有,驚我攝灶罅!認識他時我已經28歲,幾年後才拍拖。」玉蘭偷笑。「我和太太一起在廚房做了十多二十年了,拗撬是有的,拗完就算數。」老公總是不慍不火。「我性格非常急,又中氣十足,所以老公很忍到我。」蛇太哈哈大笑。她以老公為偶像,十多年前也完成了中藥學基礎課程,好能助夫一臂。後來兒子回店,一樣讀了。

不能計劃 做好當下

31歲的兒子Andy在澳洲讀商科,五年前因缺人手回店來。生劏活蛇的階段早已遠去,作為蛇王之子,現在他煲煲蛇羹,執頭執尾。葉國良深明飲食業困身,接手與否,他尊重年輕人的意願,「老實說,像我們一天做十幾二十個小時,你都未必想他做。」年屆62歲,他承認步近退休,「但真是欲罷不能,很多客人來訂湯,名人都不少,因為私隱問題我們都不說,政商界又有,娛樂圈又有。」

回首,正是燉湯讓劏蛇佬蛻變,闖出名堂。話說90年代他劏活蛇,同時賣蛇羮、燉湯。「2001年,衛生幫來查牌,他說葉生你叫我們怎做呢?你新鮮糧食牌不能賣熟食的,但你賣燉品連我老闆也來光顧,不如索性轉飲食業牌啦!」他惟有「封刀」,停止劏活蛇蛤蚧,02年轉熟食牌照。

「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舊事重提仍如中六合彩,笑到四萬咁口。03沙士,一度謠傳蛇是病毒源頭,「整個行業好慘澹,很多蛇鋪都結業了,我們剛轉了牌照無活蛇,客源沒受影響,避過了那一劫。」

不少蛇鋪都是「冬天搵埋夏天錢」,葉國良得意說:「我敢說夏天全港九蛇鋪最旺我們了。」因兼賣飯類,蛇羹又隨季節調配,夏天也不乏捧場客。「有些事,你計劃了不代表你可以做得到;你不計劃,又不代表你不成功。」蛇太忙加註腳。

夫婦倆全日擠在三四十呎的廚房,蛇太甘之如飴:「人生苦短呀!明天也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我對住我老公就好開心,所以怎樣做也無所謂。」老公凌晨三點收工,她也跟着凌晨三點收工。

老公也說:「逼逼狹狹,但做得很開心。因為我們做出來的,第一,客人讚賞;第二,我們真是幫到很多人,很多人回頭多謝我們。」除了燉品,鋪面吊架上擺滿一瓶瓶寫了姓氏記認的蛇酒蛤蚧酒,客人有的長居美加菲律賓等地,一年回港一次就來飲酒飲湯,彼此相見歡,都怕他退休。

小店不時受訪,食客蜂擁而至。夫婦倆意見一致:不會客多了就做多些,「一對手,做得多少就賣多少。」老公說。除了日常燉湯,度身訂湯多時十來盅;蛇羹秋冬最旺,「800碗已盡了,多也做不來。你也想行更長的路,老了,就做少些、早些收鋪吧!」蛇太望一望老公說。
小廚房有道接連後巷的窄門,早上透進白日光,慢慢變成暗灰,然後泛起夜燈的昏黃……夫婦倆低頭專心手活,渾然不覺,臉上,總是一抹笑。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

蛇王良
地址:北角電氣道298號地下A舖
電話:2578 813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12:00nn
詳情: http://bit.ly/2VRnbPa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現代性下的灶腳味-臺灣傳統小吃攤場所精神之研究

為了解決源坐羊肉營業時間的問題,作者陳冠丞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綜觀臺灣飲食文化,會發現是一部臺灣近代史縮影,透過多時期移民的影響,及在全球化、都市化的種種現象浪潮下,其變化更顯加劇,到至今仍然不斷的改變、交融中。於其中,臺灣的「小吃文化」可說是臺灣飲食文化中一項頗具特殊性、歷史性、數量龐大的分支,其和常民生活息息相關,分布於生活中的每個大大小小角落,更曾登上國宴的舞台,其尺度有大有小,形式各異,但通常來說,小吃攤文化,其所交織出的,可說是一幅幅與在地文化所共同演繹出的在地風情畫。 然而現代性帶來飲食文化的變遷,小吃文化成了符號消費下的新產物,都市中的小吃攤成了被資本操弄的鄉土符號,人們都在趕效率,小吃成了一種需要,而不再細嚼慢嚥,

品嚐其背後文化,許多打著懷舊戲碼外表且與當地較無關連性的小吃攤空間,便出現於各大都市與觀光地區,利用壓縮時空、解構地方,成為地區上演迎合觀光人潮的小吃嘉年華,人們也不知自己所吞何物,更甚者,這些符號戲碼,吞噬許多傳統飲食環境,地方失去逐漸原有特色,將人們帶入了失序怪異的飲食環境,視覺刺激成了消費小吃的主要導向,小吃的好吃與否,似乎已不再過於重要,伴之而來的有小吃文化的符號化、去差異性、複製化、同質化……等各種變調。如從相關文獻記錄來看,臺灣各地原有的小吃攤應是有著原色美和人情家鄉味等各種感性和不拘形式的本質,可說是沒有所謂消費性的視覺刺激,並有著濃厚的人情滋味及在地風情。而在現今社會中,如還維

持著舊時風情的小吃攤,更是現今人人嚮往,每到假日必去朝聖觀光的各大地點,可說是,當社會越趨進步,人們卻越趨向早期的傳統風景,也印證了小吃攤著實有其不可抹滅的魅力及種種特質存於其中。 本研究透過場所精神及人文地理學等相關理論,著重人和環境的互動經驗,不做單純探討空間表象或餐飲專業本身之討論,而是更注重於人們透過各種知覺經驗,產生於傳統小吃攤中地方感、認同感及各種獨有特質,記錄探討至今臺灣各地,仍有其舊時風貌的小吃攤,其所具有的場所精神,並藉由分析飲食文學、空間文本等資料,探究出何以構成小吃攤所具有的場所精神之脈絡。以此對在現代性發展下所衍生的小吃攤文化之混沌現象,提出改善之道。當瞭解小吃攤

所具有的傳統文化特質與架構脈絡,望其當較傳統之小吃攤面臨改變的浪潮時,能有所本可循,而不輕易的陷入視覺刺激的符號消費空間中,並希冀其研究可給相關領域設計者、經營者等相關人士產業有關更多在地飲食文化底蘊的知識和感性特質,供其參考或應用。

《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向人生提問的藝術》典藏限量書盒套書

為了解決源坐羊肉營業時間的問題,作者魯爾夫.杜伯里 這樣論述:

    一次收錄杜伯里三部作品,戒除思考與行為偏誤可能引起的災難,進而提升當思考人生問題,面面俱到。    《思考的藝術》及《行為的藝術》合計收錄前104名人們最易掉入的偏誤陷阱,一次擁有,全面性杜絕思考與行為偏誤所引起的災難,且文字簡練生動,切中讀者內心,貼合現勢,並搭配諧趣插圖,一語中的,讀來卻毫無壓力。     《向人生提問的藝術》就人生的所有面向,分為45個主題,透過一連串的問題引人深思,如果想擁有很棒的生活,你必須問自己這些問題,並且找到答案。    限量書盒版本,典藏性倍增。在資訊氾濫、眾說紛紜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鍛鍊獨立思考的書,並將這些思考方式,套用在「人生」這個困難的課

題上。內含《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及《向人生提問的藝術》三部作品,是書市唯一橫跨心理學、哲學、企管等領域,討論內容涵括104個生活、工作、投資、愛情上最常見的思考錯誤及行為偏誤,並具體提出超過600個人生問題,引導讀者思考,建立屬於自己的生命見解。德國亞馬遜、《明鏡週刊》暢銷書排行榜冠軍銷售突破300,000冊《思考的藝術》什麼樣的思考陷阱,竟會讓你愈「錯」愈勇?怎麼樣的思考技巧,讓你不再「誤」裡看花?我們經常會「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事後再補上一些看似合理的選擇理由。如果拿律師跟科學家來比喻,我們的思考模式比較傾向律師,因為律師都很會先射箭再畫靶。我們很容易掉入思考的陷阱裡,產生

偏差、謬誤、幻覺、錯誤……杜伯里帶著放大鏡,幫助我們一一檢視這些常見的思考陷阱,並告訴我們為何該藐視權威、別跟模特兒做好朋友、別以實報實銷的方式付錢給律師、別參加什麼拍賣會或競標案、別說你在婚姻裡付出比較多……作者以清晰易讀的語調,逐篇舉出52個人人易犯的思考錯誤,並佐以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理財、實驗研究等內容,具體說明錯誤何在、何以會犯。此外,針對各項錯誤,作者一一提出解決之道,讓讀者不易掉入思考陷阱之中。同時,每篇均搭配一幅與主題相關的諧趣插畫,讓本書不僅具實用性,更具可看性。不論是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經營、投資理財或愛情關係上的大小事,本書指摘的52個思考錯誤,將讓你

明白自身的弱點何在,並且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不再只靠直覺決定一切!《行為的藝術》為什麼「最後的機會」總是讓人失去理智?為什麼明知改變有益,我們卻選擇安於現狀?為什麼想得愈多,反而愈容易失敗?「幸福的生活」由聰明思考與智慧行動所組成,本書不只教你清晰思考,更要讓你學會聰明行動!我們絕對無法掌握成功跟幸福的要素,但肯定知道破壞成功或幸福的原因,與其想著如何獲得幸福,不如深諳如何避開不幸,事情可能容易得多。不必熟練太多投機取巧的計謀,不必囫圇吞下生硬難懂的新觀念,更不必過度作為,你需要的只是少笨一點!以一貫機智風趣的語調,與清晰懇切的陳述,杜柏里這次將帶領讀者看見行為上的偏誤。光思考當然不夠

,因為從思考到行動,你還會犯下一大堆錯誤。還好,你有機會避開它們。這本書能夠幫助你避開這些陷阱,你不但可以聰明思考,更可以睿智行動!《向人生提問的藝術》如果空氣需要付費,你會不會因此少呼吸一點?你的婚姻就像一個停車位?你是自己思想的警衛還是囚犯?你會推薦上帝去上哪些管理課程?你會用哪句話當作你的自傳結語?你的良心還堪用嗎,或已經要報廢了?你的墓誌銘上該有多少真話?如果你的事業銳不可擋,哪裡找得到煞車?你死後,人們還會談論你多久?什麼是不容置疑的?如果可能的話,你會不會雇用你的上司?吞一顆維他命可以增加幾分鐘的生命?人生充滿問題,你要怎麼回答?每天,從真誠地回答一個問題開始,透過不斷地反問,看見

日漸清晰的生命輪廓。在《向人生提問的藝術》中,杜伯里提出種種與人生有關的疑問,從成功、事業、愛情、婚姻、幸福,一直追問到年齡、死亡與上帝,問題幽默諷刺、一針見血,讓人在開懷大笑或會心微笑之餘獲得深刻的啟發。 作者簡介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1966年出生於瑞士琉森(Luzern),主修哲學與企管。曾任職於瑞士航空(Swissair),創辦一家企業,並旅居澳洲、香港、英國、美國等地。迄今已在「Diogenes」出版社出版了六部作品,其中包含最新的小說《馬西摩・馬里尼》(Massimo Marini);至於在「Carl Hanser Verlag」出版社方面,則有《思考的藝術》(D

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與《行為的藝術》(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兩部暢銷作品。魯爾夫・杜伯里目前與家人定居於琉森。相關著作:《向人生提問的藝術》《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譯者簡介王榮輝《思考的藝術》、《向人生提問的藝術》譯者曾就讀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大學歷史系與法律系;其後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at Göttingen)攻讀碩士,主修哲學、西洋中古史與西洋近現代史。通曉英、德、法、日與拉丁文等外文。2009年起,擔任台北歌德學院特約翻譯。方秀芬《行為的藝術》譯者海德堡大學社會學碩士。

目錄《思考的藝術》推薦序 強化偵錯神經,預防錯誤抉擇 冀劍制前言01 存活者偏誤 The Survivorship Bias 為何你偶爾也該去「墓仔埔」逛一逛02 泳將身材的錯覺 The Swimmer’s Body Illusion 哈佛究竟是一所好大學,還是一所爛大學?我們其實並不清楚03 過度自信效應 The Overconfidence Effect 為何你總是系統性地高估了自己的學識與能力04 社會認同 Social Proof 就算有百萬人主張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就變成對的05 沉沒成本謬誤 The Sunk Cost Fallacy 為何

你不該留戀過往06 互惠 The Reciprocity 為何你不該讓人請喝東西07 確認偏誤(一) The Confirmation Bias (Part 1) 當你見到了「特殊情況」這種字眼,請格外小心08 確認偏誤(二) The Confirmation Bias (Part 2) 幹掉你的寶貝09 權威偏誤 The Authority Bias 為何你該藐視權威10 對比效應 The Contrast Effect 為何你最好別找模特兒等級的朋友一道出門11 現成偏誤 The Availability Bias 為何你寧可聊勝於無地使用一張錯誤的地圖12 「在好

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 Die Es-wird-schlimmer-bevores-besser-kommt-Falle 要是有人建議你一條「先經一番寒徹骨」的路,你最好對這樣的建議多點戒心13 故事偏誤 The Story Bias 為何就連真實的故事也都是騙局14 後見之明偏誤 The Hindsight Bias 為何你該寫日記15 司機的知識 The Chauffeur Knowledge 為何你對名嘴所說的話不要太過認真16 控制的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你比你以為的還要來得狀況外17 激勵過敏傾向 The Incentive Superre

sponse Tendency 為何你不該按實際開銷付錢給你的律師18 均值迴歸 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 醫師、顧問、教練以及心理治療師的效用令人質疑19 公地悲劇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為什麼理性的人不去訴諸理性20 結果偏誤 The Outcome Bias 請別用結果來論斷某個決定21 選擇的弔詭 The Paradox of Choice 為何更多反而是更少22 討喜偏誤 The Liking Bias 由於你想受人歡迎,於是你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事23 稟賦效應 The Endowment Effect

請不要緊抱著某件事物不放24 奇蹟 The Wonder 「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25 團體迷思 Groupthink 為何共識可能是危險的26 輕忽機率偏誤 The Neglect of Probability 為什麼樂透的彩金會愈來愈大27 零風險偏誤 The Zero-Risk Bias 為何你會為了追求零風險,而付出過多資源28 稀少性謬誤 The Scarcity Fallacy 為何餅乾愈少愈可口29 忽視基本比率 The Base-Rate Neglect 當你在懷俄明州聽到了馬蹄聲,且看到了黑白條紋……30 賭徒謬誤 The Gambler’s Fa

llacy 為何沒有一種平衡命運的力量31 錨定 The Anchor 數字輪盤如何把我們搞得暈頭轉向32 歸納法 The Induction 你要如何把別人的一百萬弄到自己的口袋裡33 損失規避 The Loss Aversion 為什麼凶惡的臉孔比友善的臉孔更容易吸引我們的目光34 社會性懈怠 Social Loafing 為何團隊會讓人偷懶35 指數增長 The Exponential Growth 為什麼一張對摺的紙會超乎我們的想像36 贏者詛咒 The Winner’s Curse 你願意為一歐元出多少錢?37 基本歸因謬誤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請你別去問作家,他所寫的小說是不是他的自傳38 錯誤的因果關係 The False Causality 為何你不該相信送子鳥的傳說39 月暈效應 The Halo Effect 為何長相好看的人容易事業有成40 替代路徑 The Alternate Path 恭喜你!你贏了俄羅斯輪盤41 預測的錯覺 The Forecast Illusion 水晶球如何搞得你目眩神迷42 聯結謬誤 The Conjunction Fallacy 為什麼合情合理的故事會誤導我們43 框架 Framing 言為心聲44 行動偏誤 The Actio

n Bias 為何光是等待而不採取任何行動,會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45 不作為偏誤 The Omission Bias 為何你不是答案,就是問題46 自利偏誤 The Self-Serving Bias 為何你從不自責47 享樂跑步機 Hedonic Treadmill 為何你應該縮短上班的路程48 自我選擇偏誤 The Self-Selection Bias 請別太訝異你竟然「存在」49 聯想偏誤 The Association Bias 為何經驗有時會引導我們鬧出蠢事50 新手的運氣 The Beginner's Luck 若是有個好開頭,請格外小心51 認知失調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你如何對自己撒點小謊,以讓自己好過一些52 雙曲貼現 The Hyperbolic Discounting 及時行樂!不過最好只限禮拜天結語銘獻與致謝《行為的藝術》推薦序 輕鬆變聰明——找到人類行為的運行軌道 謝文憲前言01 理由的正當性 Because-Justification——為什麼爛理由也是理由02 決策疲勞 Decision Fatigue——為什麼少做一點決定,就能做出比較好的決定03 傳染性偏見 Contagion Bias——為什麼你不願穿上希特勒的毛衣04 平均的問題 The Problem of Average—

—為什麼沒有平均戰爭規模05 誘因排擠 Motivation Crowding——為什麼獎勵會瓦解動力06 廢話潮流 Twaddle Tendency——如果無話可說,那就閉嘴07 威爾.羅傑斯現象 Will Rogers Phenomenon——如何不費吹灰之力,就交出亮眼成績單08 資訊偏差 Information Bias——如果你有敵人,就提供資訊給他09 群聚錯覺 Clustering Illusion——為何滿月時的月亮會浮現一張臉孔10 勞力辯證 Effort Justification——為什麼愈是辛苦得來的,我們愈珍惜11 小數法則 Law of Small Numbers—

—為何小分店表現總是特別突出12 期待 Expectation——謹慎地善用你的期待13 簡單的邏輯 Simple Logic——不要相信每一個直覺14 福勒效應 Forer Effect——如何拆穿騙子的謊言15 志工的愚蠢 Volunteer's Folly——為什麼大明星才能當志工16 情意的捷徑 Affect Heuristic——為什麼你是感覺的傀儡17 內省錯覺 Introspection Illusion——為什麼你應該成為自己的異教徒18 無法關上機會之門 Unable to close doors——為什麼你需要破斧沉舟19 嗜新狂 Neomania——為什麼我們會用新東西取

代好東西20 睡眠效應 Sleeper Effect——為什麼宣傳有用21 選擇盲從性 Alternative Blindness——為什麼你總是對最好的選擇視若無睹22 社會比較偏差 Social Comparison Bias——為什麼我們會抹黑嶄露頭角的人23 首因效應和時近效應 Primary and Recency Effect——為什麼第一印象會騙人24 放血效應 Bloodletting Effect——為什麼我們對愚昧無感25 非我發明症候群 Not-Invented-Here Syndrome——為什麼自己做的料理總是比較好吃26 黑天鵝效應 Black Swan——如何利用

不可能的力量27 領域依賴性 Domain Dependence——為什麼你的知識無法複製28 假共識效應 False-Consensus Effect——為什麼你認為他人想法與你一致29 歷史修正 Historical Revisionism——為什麼你總是對的30 圈內圈外偏見 In-Group/Out-Group Bias——為什麼要認同足球隊31 對模糊的無法容忍度 Ambiguity Intolerance——為什麼我們不喜歡面對未知32 預設值效應 Default Effect——為什麼我們習慣安於現狀33 對懊悔的恐懼 Fear of Regret——為什麼「最後的機會」會讓人失

去理智34 顯著性效果 Salience Effect——為什麼引人注目的不一定是重要的35 知識的另一面 The Other Side of Knowledge——為什麼坐而言不如起而行36 私房錢效應 House Money Effect——為什麼金錢不只是金錢37 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為什麼新年新希望不會實現38 嫉妒 Jealousy——為什麼要建立自己的王國39 擬人化 Personification——為什麼你寧願讀小說而不願看統計數字40 「那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強壯」的謬論 Fallacy of that-which-doesn’t-kill-me——為什

麼危機極少成為轉機41 注意力錯覺 Illusion of Attention——為何偶爾該分散注意力42 策略性不實陳述 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為什麼吹噓能夠說服人43 顧慮太多 Thinking Too Much——何時該讓大腦休息44 規畫謬論 Planning Fallacy——為什麼你會好高騖遠45 專業曲解 Professional Deformation——手拿錘子時,眼中的問題都像根釘子46 蔡加尼克效應 Zeigarnik Effect——為什麼擬訂計畫讓人安心47 能力錯覺 Illusion of Skill——懂得划船不如選對船48 正

面特點效應 Feature Positive Effect——為什麼核對表會讓人盲目49 撿櫻桃 Cherry Picking——為什麼要先射飛標再畫靶50 單因謬誤 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石器時代式的尋找代罪羔羊51 治療意向錯誤 Intention-To-Treat-Error——為什麼賽車手是較安全的駕駛人52 新聞錯覺 News-Illusion——為什麼不該閱讀新聞參考書目謝詞《向人生提問的藝術》幸福 Glück    你確定你知道什麼讓你幸福?生活策略 Lebensstrategie    你是不是經常在實現目標後才發現,那其實是別人要你做的

事?金錢 Geld 如果空氣需要付費,你會不會因此少呼吸一點?年齡 Alter    如果你的醫藥費比你繳的健保費還貴,你會比較開心嗎?政治 Politik 在你看來,幾歲之後還在搞政治是很不可取的,因為後果不會影響到自己,而是由別人承擔?人生 Leben 如果旅程本身就是目的地,就得看踏上路途的人是朝向哪個方向?他人 Die Anderen 哪件事會發生得比較快:讓別人進入你的生活,還是將別人甩出你的生活?婚姻 Ehe    你的婚姻就像一個停車位?思想 Gedanken 你是自己思想的警衛還是囚犯?運動 Sport

你是因為好玩,還是經過理判斷才去運動的?言語 Die Wörter 假設每個字值一角,這將會對一般交談、書籍或報章雜誌文章及脫口秀的品質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成功 Erfolg 你比較慶幸自己所成為的,還是比較慶幸自己未成為的?道德 Moral 你會自動自發性地遵守道德規範?上帝 Gott    你會推薦上帝去上哪些管理課程?身分 Identität 你會用哪句話當作你的自傳結語?思考 Denken 你可以什麼都不想嗎?朋友 Freunde 你有很大的朋友庫存量嗎?教育 Bildung 教育會使人幸福嗎?良心

Gewissen 你的良心還堪用嗎,或已經要報廢了?愛情 Liebe 你希望能有一份官方證書,證明愛情的真實性?情感 Gefühle 什麼感覺會告訴你,自己的感覺是對還是不對?工作 Job 你所表現的和你所隱瞞的,哪個對你的事業比較有幫助?失敗 Scheitern 在你所遭遇的失敗中,有多少失敗確實是災難?死 Tod    你的墓誌銘上該有多少真話?宇宙 Weltall    你住的地方還看得到星空嗎?思想世界 Gedankenwelt    你內心隱藏的想法背後,隱藏著哪些內心想法?善與惡 Das Gute und das B

öse 更多的才華與更好的個性,哪個會讓你受益更多?自然 Natur 哪一項自然法則最讓你感到憂心?事業 Karriere 如果你的事業銳不可擋,哪裡找得到煞車?死亡 Sterben    你認為,在你死後,人們還會談論你多久?請以週為單位計算。字母 Buchstaben 有沒有一間圖書館,能夠保留字裡行間的所有意思?小孩 Kinder    你支持針對幼童實施噪音管制嗎?你是誰 Wer sind Sie? 如果你依然是一張白紙,那麼誰該在上頭寫字,是你,還是別人?真理 Wahrheit    什麼是不容質疑的?股市 Börse

    你比較容易受什麼影響?生活建議或股市建議?流行 Mode    你的穿著品味是否影響了你的思考方式?雇用與解雇 Einstellen und entlassen 如果可能的話,你會不會雇用你的上司?希望與恐懼 Hoffnungen und Ängste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願望是變大還是縮小?靈魂 Seele 如果一年後能以半價買回,你會用多少價格出賣自己的靈魂?死後的世界 Jenseits 如果死後世界的對面還有另一個死後的世界,死後的世界這種觀念會不會更有吸引力?訪客 Gäste 你有多常在邀請某人的同時,卻又希望對方能

夠婉拒你的邀約?地位 Status 你的地位與地位代表的意義之間有多大的差距需要彌補?生活樂趣 Lebensfreude    一個人得要多幸福,才不會被視為不幸福?健康 Gesundheit 吞一顆維他命可以增加幾分鐘的生命?世代 Generationen 你和其他世代的人有多大的隔閡?檢驗問題集 Check-out-Fragebogen謝詞 Dank 推薦序《思考的藝術》強化偵錯神經,預防錯誤抉擇/冀劍制  很高興又看到一本專門針對日常生活中「哪裡想錯了」的書籍出版了。此書使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談論這個通常被認為較為嚴肅的話題,這會讓

人在比較輕鬆無負擔的情況下學習到許多有價值的知識。這種類型的書永遠不嫌多,即使談論類似話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對此類型的錯誤思考會有更多的體會。這也有助於培養一個更容易發現自己與他人錯誤推理的能力。  我有多年「批判性思考」的教學經驗。批判性思考訓練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鍛鍊一個敏銳的偵錯神經,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錯誤推理的敏感度。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種很不以為然的態度:「推理錯了就錯了,有什麼大不了的?活的這麼累做什麼呢?」  其實,這個想法也不算完全是錯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錯誤推理真的是無關緊要,太過斤斤計較也真的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例如,假設我有很多朋友投資股票賠錢,這樣的經驗告

訴我,「投資股票一定會賠錢」。因此,我就勸人「不要去投資股票」。這個想法當然是錯的,錯在我們只依據某一類的經驗就妄下結論(作者將這類錯誤思考稱之為「現成偏誤」:「借助一些易取得的現成例證,為自己描繪出一幅世界圖像」)。然而,就算這個思考是錯的,又有什麼關係呢?大不了不要去賺投機的錢,生活不也可以很快樂嗎?  這樣想是沒錯。但是,換個情況,假設我有一些朋友大賭六合彩而賺進大把鈔票,因此我就推理,「如果我和他們一樣去賭六合彩,一定也會大賺一筆」。這是一樣的推理型態,但如果不知道這是錯誤推理,就可能會誤入陷阱而不自知。  雖然,日常生活中許多錯誤推理是無關緊要的,但只要一生中有一、兩個會帶來大禍害的

錯誤思考提早被我們發現,訓練偵錯神經的敏感度就有很大的價值了。更何況,這種可能會造成(或大或小)禍害的錯誤思考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但我們大多不會發覺,因為,錯誤推理不一定會造成禍害,即使造成了,我們可能也不會想到「其實這些都是可以提早預防的」。  以本書第一篇提到對成敗錯誤評估的「存活者偏誤」來說,當我們開始很有企圖心地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常常錯估可能的失敗率。由於成功案例比較容易被認知、被注意、被新聞媒體報導,或被歷史記載。因此,我們常常無意間就誤以為成功不難,「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但真正的成功率卻比我們想像的低很多。  如同作者指出,想玩搖滾樂的,眼光只關注那些成名樂團,希望有朝一日也可

以跟他們一樣風光,卻較少考慮那些失敗的樂團,而這些失敗者可能是成功者的千、萬倍之多。  以台灣社會為例,我們常常看見許多茶飲店生意興隆,以為開個這樣的店,人潮就自然會來。但事實上,那不過是因為我們的眼光較不會去注意那些沒人上門的店家,當然更不會去觀察那些早已停止營業的失敗者。在這種成敗資訊不平衡的評估中,計算出來的成功率就比客觀事實高上許多。這樣的錯誤推理,就可能誤導自己做出輕率投資而損失慘重。然而,這些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  導致禍害的主要因素在於,這些錯誤思考都是我們無意間會去做的推理型態。當我們瞭解這類「似是而非」的推理都是可怕的思考陷阱,而且其推理結果是不值得信賴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更

審慎地評估任何重要的決策。而這樣的態度,不知會給自己的未來帶來多少好處,以及避免多少禍害。  然而,當類似的錯誤思考型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時,我們必須能夠抓到它才有用。光靠背誦一些邏輯公式不足以做到這點。本書除了明白指出辨識各類錯誤思考的結構特徵之外,還大量舉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多閱讀這些例子就好像自己親身經歷一般,能強化我們訓練一個敏銳的偵錯神經。以作者第五篇所談到的「沉沒成本謬誤」來說,我們常常為了不希望那些已經花費的成本損失,而做出非理性的選擇,結果反而損失更多。他指出了八個例子:  1.即使電影很爛也拒絕中途離開電影院,因為不想白白損失買電影票的錢,結果反而損失更多時間。  2.即

使廣告宣傳效果很差也不放棄,因為已經在廣告投注很大的資金了。  3.感情出現大問題了還不願意放手,因為過去已經有這麼多的努力。  4.股票跌愈多(套愈牢)就愈不願意賣,因為賣了就賠錢了。  5.協和號飛機已經知道不可能營運了,但還要繼續投資下去,不然就等於宣告失敗。  6.已經走這麼遠了,就繼續走吧!  7.這本書已經讀這麼多頁了,就讀完吧!  8.唸這科系都已經兩年了,就繼續吧!  有了這些生動的例子,我們可以更加熟悉這個謬誤型態,也較容易融會貫通而能找出其他生活實例。但請讀者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其他例子,這才能夠真正掌握一個錯誤思考類型。以這個「沉沒成本謬誤」來說,在台灣社會,家

庭主婦經常為了不願意讓已經花了的錢付諸流水,而把過期的不新鮮食物吃下肚子。這樣的非理性選擇,小則對健康有害,大則小命不保。多尋找類似例子,就少落入思考陷阱。  這本書總共蒐集了五十二個錯誤思考類型,每一個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尤其某些類型是人們較難發現到的。例如在第四十一篇針對各種「預言」的批評,甚至連各行專家對政治、經濟、環境等預言也包含在內。作者引用經濟學家高伯瑞的話:「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這真是個幽默有趣又一針見血的批評。  好的內容,加上輕鬆的筆法、清楚的說明,以及有深度的論述,這些因素讓這本書具有非凡的價值。然而,為

了讓此著作對自己產生最大的幫助,請勿囫圇吞棗閱讀。每讀完一篇,最好就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是否有類似的問題,準備一本小筆記本,把自己曾經製造過的、或是可能會遇到的情況記錄下來,有空的時候還可以複習一下。若能與人分享就更好了。如果大家開始不再認為錯誤思考是件丟臉的事情,將之當作每一個正常人都會有的盲點,學習互相分享個人經歷,當這樣的風氣一起,對每一個人與整個社會都有很大的幫助。台灣社會也能很快脫離目前這種為人詬病的理盲狀態了。我相信此書的出版,將有助於達成這樣的目標。(本文作者為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邏輯謬誤鑑識班》作者)《行為的藝術》輕鬆變聰明——找到人類行為的運行軌道/謝文憲我常說,人生有三

大遺憾:「不會選擇」、「不斷選擇」與「不堅持選擇」。問題是:有誰教會我選擇?是不是下一個選擇會更好?我如何知道「堅持」與「固執」的一線之隔到底在哪裡?讀完魯爾夫‧杜伯里的《行為的藝術》,我看到了讓我偷笑的答案。我念研究所的時候已經四十二歲,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是亙古不變的正確觀念,但四十二歲的我要重拾書本,真的已經夠老了。碩二上學期有堂必修課是「企業倫理專題」,教授擅長用邏輯辯證法,帶領我們思考一些常讓大家感到困惑,而且看來似是而非的問題。剛開始上這堂課時,我光為了思考「若P則Q」、「若非Q則非P」就已經搞得人仰馬翻、烏煙瘴氣,這每隔周五晚上的四小時課程,幾乎耗盡我白天企業內訓七小時後,最後殘

存的體力。但是當我找到邏輯思考的途徑,與正確決策的軌道之後,我發現,這門學科的確是一堂有趣且實用的課程。而當我看到這本書出版時,不僅讓我打開心理學與企業管理接軌的大門,更讓我一窺美妙理論與知識的煙火秀。上過我一堂「清晰思考與分析」課程的學員都應該記得,我曾經舉一個香港同事來臺灣吃羊肉麵的例子,同事跟老闆要了羊肉麵的材料清單,老闆也很乾脆地開單給他。但是當同事回家後信誓旦旦地跟老婆說,這碗他在臺灣吃到的羊肉麵,堪稱全世界最棒的羊肉麵,隨後按照材料清單煮麵給老婆吃時,老婆竟然對他說:「這是我吃過全世界最難吃的羊肉麵!」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我在課程上的引導是:有 quality input 不一定會

等於 quality result,而 quality input 要加上「quality process」才會等於 quality result,而作者這本《行為的藝術》,是引導讀者去思考有品質的行為流程(quality process)最棒的一本工具書,或者說是最容易輕鬆上手的書。基於以上三個實際案例與體驗,文憲在此誠摯地跟大家介紹《行為的藝術》這本書,它會幫助您跳脫不理性行為、避免掉入思考陷阱,讓大家在面對生活瑣事時,都能從容應付,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更可以精準掌握。舉幾個我看完這本書後,非常有感觸的絕妙篇章吧!譬如說第四篇〈平均的問題〉,我看完後真的大笑出來,這不就是我常跟學生提的「除

法管理學」嗎?人類因為大量運用平均與除法的概念,因而衍生許多思考與行為的障礙。例如,今年老闆給我一億的業務目標,我底下有五位業務,一般的思考邏輯就是將每位業務的目標訂為兩千萬,再來上下微調。抑或是,企業欲購買某項服務或產品,A產品報價九十二萬,B產品報價八十三萬,C產品報價六十九萬,我們會很自然地選擇B產品的報價,因為該項產品的報價最接近平均值,然而B產品真的符合企業原先的需求嗎?雖然心理學講的「極端性迴避」理論,會讓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習慣性地避開最貴與最便宜的價格,選擇中間的安全價位,然而這種思考的謬誤,時常讓我們進入思考與行為的障礙中,進而忽略原先的需求,不是嗎?再試著想想,在企業進行協

商的過程中,雙方各退一步企圖達成共識的關鍵時刻,談判者或業務代表也常常忘記,「堅持」才是談判時爭取我方利益的最佳解答,但談判者往往企圖趕快回公司交差,便宜行事選擇平均的概念,讓公司錯失更好的商機。另外,在內文〈非我發明症候群〉中,更是讓我找到現今社會與職場常見的特殊現象。用一句現今臺灣社會通俗的話,就叫作「自我感覺良好」症候群吧!文中所提之「NIH症候群」,引用的例子是在烹飪技術上,老婆都會覺得自己發明的新醬汁是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超級好料,殊不知在這種現象之下,要吃料理的家人承受了多少白老鼠風險,「說好吃,是昧著良心;說不好吃,又怕得罪老婆」。現今的職場工作,也正考驗著人與人相處時,時而精準

時而圓融的「行為的藝術」吧?!由於篇幅有限,請容小弟雞婆一點,再跟大家列舉裡面幾個經典篇章的應用與延伸:•用「領域依賴性」來解釋,人要水平移轉知識到另一個領域很難,但若真能移轉知識並應用的人,肯定能夠發光發熱。•用「知識的另一面」來解釋,唯有行動才具有力量,紙上談兵終究曇花一現。•用「假共識效應」來解釋,凡事反求諸己,不斷檢討自己勝過不斷質疑別人,如此才能贏得尊敬。•用「小數法則」來解釋,社會科學研究裡的抽樣規模大小,一定會影響研究結果,一份看似有理的報告,或許僅是冰山一角。•用「拖延症」來解釋,擁有行動力與執行力的人,才是職場工作的贏家,因為很多人都是「說時無敵,做時無力」啊。•用「競爭優勢

圈」來解釋「小池塘裡當大魚」的亙古不變道理,唯有專精於某一領域,才會擁有優勢。我想跟您說,每一篇都很好看,真的,我的推薦文篇幅實在有限啊!這本書不難讀,而且含金量極高,因為案例與行為理論非常貼近,我覺得很容易上手,非常適合大學生、研究生、想變聰明的職場工作者、任何職位的主管與企業經營者,是一本老少咸宜、易讀易懂、深入淺出的好書,憲哥誠摯地推薦給大家。(本文作者為兩岸知名企管講師、暢銷作家、商業周刊專欄作家、環宇電台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