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私立乖乖幼兒園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臺北市私立乖乖幼兒園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那須正幹寫的 棉被山隧道(三版) 和路易斯‧薩奇爾的 爛泥怪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板橋爆幼兒園生遭餵食安眠藥!陳乃瑜批市府擺爛「相當有問題 ...也說明:就算今天是發生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還要持續不關己事、姑息縱容這樣的侯友宜嗎? 年初新北市板橋爆出幼兒園教師為管教方便餵食安眠藥,該幼兒園前後有10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魯文化 和小魯文化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孫扶志所指導 王怡雅的 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教學課程應用於幼兒園成效之研究 (2021),提出臺北市私立乖乖幼兒園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出汗性大肌肉活動、課程實施成效、學前兒童粗大動作品質量表。

最後網站超級乖寶寶|親子天下Shopping|親子教育電商第一品牌則補充:歐柔從小就很乖,她是大家的小乖乖、模範生、人氣王! ... 台北市圖「好書大家讀」入選 故事文學組 ... 私立學校的學費很貴,他很清楚,他媽媽根本沒有錢。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臺北市私立乖乖幼兒園,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棉被山隧道(三版)

為了解決臺北市私立乖乖幼兒園的問題,作者那須正幹 這樣論述:

  穿過棉被山隧道,展開介於夢境與真實間的大冒險!    滿足孩子對「睡著了的世界」的想像。     小健夜裡睡不著,把自己的棉被鑽成了一條長長的隧道,鑽出隧道之後,竟有一大片的草原!還有一大群睡不著的小孩!小健大玩特玩之後,想沿著棉被隧道爬回家,當他鑽出來時……哇!這是哪裡?難道是不小心鑽錯了?     你家的寶貝也覺得睡覺好無聊嗎?帶著他一起鑽進棉被隧道探險吧!     【本書關鍵字】   想像、冒險、隧道、睡前故事、棉被、創意思考     【本書資料】   有注音   適讀年齡:5~8歲   本書特色     1.奇妙的棉被之旅,激發無限想像力   從充滿創意又神奇的棉被山隧道為出發

,家長們在親子共讀時,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腦力激盪、發揮想像力!      2.孩童最佳的睡前讀物   對於睡覺前總是無法乖乖待在被子裡的孩子來說,此書是最佳的睡前讀物!快帶著孩子一起鑽進棉被山隧道吧!   得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選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好書   ★新北市公私立幼兒園「百本幼幼好書」推薦   ★新北市推動閱讀優良圖書推薦   ★高雄市教育局「幼愛閱」閱讀教育計畫書單入選

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教學課程應用於幼兒園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臺北市私立乖乖幼兒園的問題,作者王怡雅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教學課程應用於幼兒園之成效,研究方法採準實驗研究,以台中市私立花花(化名)幼兒園之大班為研究對象,配合園所採立意取樣,進行實驗組及控制組之前後測研究。研究者設計一套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教學課程運用於實驗組,融入幼兒移動性、操作性及穩定性之基本動作能力進行課程活動,每週實施三次大肌肉活動教學,每次30-40分鐘,共執行六週;同時於實驗進行之前後,各實施乙次「學前兒童粗大動作品質量表」PGMQS之測驗;控制組則依照班級教師原教學計畫進行大肌肉活動,比較兩組在基本動作能力上的發展差異與實施成效。實驗介入後分別採描述性統計、相依樣本t檢定、詹森內曼法,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其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經六週共18堂實驗介入後,實驗組幼兒在「移動性動作」、「操作性動作」、「穩定性動作」及「整體總分」上,後測進步的分數皆明顯提升。二、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教學課程設計的介入,有助益於幼兒動作品質發展。三、實施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教學課程後,僅有對低分群幼兒有顯著的提升效果,對於部分已達基本動作能力發展水平之幼兒並無太大差異。期望透過本研究結果,能提供給教保服務人員、幼兒園、幼兒體能相關業界人士以及未來研究者之建議,以供參考之用。關鍵詞:出汗性大肌肉活動、課程實施成效、學前兒童粗大動作品質量表

爛泥怪

為了解決臺北市私立乖乖幼兒園的問題,作者路易斯‧薩奇爾 這樣論述: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推薦選書入選書單(國一組) 「好書大家讀」選書 105年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好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第38次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塔瑪亞是一所伍德私立學校裡一個守校規又聰明的五年級女生,   總是和大他兩歲的鄰家男孩馬修作伴上下學。   一天,惡霸查德揚言放學要和馬修單挑,   塔瑪亞抓起地上的「爛泥巴」往查德臉上一丟,   之後塔瑪亞的手開始起水泡流血;而查德隔天沒回家也沒去學校;連馬修都從學校偷跑出去,經學校和警方調查後,發現一切都和學校旁那片樹林中的「長毛的爛泥巴」有關……   透過校園中女孩和男孩的微妙關係、女孩與女孩間的死黨互

動、男孩子間的英雄與霸凌交戰、同學間遇難的救援與掙扎,引出膽怯與勇敢;自私與關懷;親情與友誼等多重面向的成長課題;也因為能源汙染外洩,引領讀者深入探討現今社會科技文明與環境健康的失衡與毀壞。 本書特色   ◎紐伯瑞文學獎金牌獎《洞》之作者風靡全球新作。   ◎一部融合懸疑、神祕,探討生質燃料危機之校園小說,英美同步上市。   ◎雙軌敘事手法,一條線是以一所私立學校的學生兩天時光的校園生活,採用他敘法;另一條線則是對話方式呈現美國參議院能源與環境委員會的祕密聽證會。 專家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路易斯‧薩奇爾的最新小說《爛泥怪》,臺灣與英美同步發行上市,無非是臺灣讀者的一大福音。

  他總是把故事說得很高竿,並且酷愛戲耍讀者。在《爛泥怪》中,他不斷製造各種謎團,使得我在毫無戒備之下,走入他精心佈置的陷阱,最後讓我身陷泥淖,不得脫身。路易斯‧薩奇爾的故事總是怪,充滿驚喜,但是故事背後卻又充滿人性芬芳,讓我愛不釋手。──臺東大學榮譽教授/林文寶     一團校園附近出現的爛泥怪,點出了這一代青少年必須面對的地球能源短缺、科技失衡等生存問題;擅長刻畫青少年心理的路易斯.薩奇爾也巧妙地以這團爛泥怪隱喻了青少年的莫名困境,進而觀照了每一世代青少年都必須面對的成長議題:關於膽識、人際關係、同儕認同、諒解與關懷。那麼,如同書中的青少年從外在環境到內在生命衝突的爛泥怪中脫身而出,獲得新

生,青少年讀者也將在這本小說的思考中,一夕長大成人。   ──閱讀研究與推廣講師/林美琴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必須面臨兩難的抉擇。究竟要成為一個循規蹈矩的乖乖牌,還是要假裝天不怕、地不怕的去冒險?明明知道同學曾經對自己惡言相向,當知道對方遭逢險境時,是選擇自私棄而不顧,還是捨命相救?看似潔淨的生質能源卻可能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爛泥怪。這是本極具內涵的好書,作者透過懸疑緊湊的故事情節,巧妙的佈下人際互動、親子關係,生物科技與人類健康的衝突等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直到闔上書本後,依舊意猶未盡。──新北市米倉國民小學校長/林愛玲     如果遇見「願望精靈」,我們可以許下什麼願望呢?   IQ指數

超高的塔瑪亞,想要一件制服。曾經繡著慈悲、整潔、勇氣、同理心、優雅、謙卑、誠實、耐心、審慎、節制的舊制服,隨著考驗和磨難,脆弱地片片碎去;這些「十大品德」的信念,卻屹立在家人、朋友、森林、怪物、科技失控、末日災難……的人生迷霧中,通過艱難困厄,宏偉地建造起一座堅固的生命城堡,在迷惑不安時看見方向;在恐懼退縮時看見力量;在疏離寂寞時看見溫暖;在崩裂與摧毀之後,讓我們有機會相信,世界仍將繼續美麗下去。──作家、黃秋芳創作坊負責人/黃秋芳     一種怪異的黏菌帶給一個小鎮與人們驚奇的生物之旅。這個故事擁有科技反噬、校園罷凌、同儕情誼、人性探索……等豐富題材,可以讓青少年和他們的家長與師長一起思索與

探索。題材超吸睛、節奏流暢、故事峰迴路轉,高潮迭起,最後的結局超出意料之外,孩子一定愛不釋手,一口氣讀完。我相信這本書是近期給青少年讀者最棒、最有想像力的科學小說與校園小說。如果有家長要為青少年選書,我一定會推薦這本《爛泥怪》。──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邱慕泥     好故事,會讓人咬牙切齒、心跳加速,讓人心情激動,愛不釋手。這本《爛泥怪》就是這樣的好故事。薩奇爾這位編織好故事的高手,紐伯瑞金牌獎得主的作家,運用雙軌敘事手法,讓三個青少年互相幫助,彼此關懷與發揮勇氣,面對校園霸凌與科技危機,解決科學浩劫,彰顯人性的光明。闔上書後,會讓我們相信,世界的美好,一定能繼續下去。──悅讀學堂執行長/葛

琦霞                                          從十一月二日上午11:55伍德中學學生用午餐開始,到十一月三日傍晚就結束的主要故事,在快速進展的緊湊情節中介紹故事人物的關係和時空背景;另一種字體呈現的是另一件看起來和當下發生的故事沒有相關的祕密聽證會;再加上一直成倍數加大的神祕數字,三者交雜在一起,讓讀者邊讀邊思考到底發生什麼事?我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順著自己的猜測一口氣讀完整個故事,過程中雀躍於命中的情節,也驚豔作者安排超出自己推測的情節,再次尋找自己忽略的已鋪陳細節。   閱讀後,有許多想法想要與其他讀者一起討論,如自己遇到「霍布森選擇」時會如何做?

當發展能源新科技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時要如何抉擇?超期待能和孩子們以邊讀邊想的策略一起閱讀爛泥怪,在閱讀中一起推測故事如何發展。──基隆市深美國民小學教師.基隆市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顧翠琴   國外書評   這本受到注目的小說,奠基於個性立體的故事主角,在懸疑當中一併帶出「生質燃料」的議題供人思考。──《書目雜誌》     薩奇爾融合了神祕、懸疑和學校生活的元素,以緊湊的情節塑造出關於自然環境的警戒性寓言。探討人類對能源的貪得無厭以及不做正確事的代價,以戲劇性的結局頌揚了正直和友誼的正面效應,為讀者留下可思索的題材。──《出版人週刊》     本書節奏緊湊,正如書中不斷複製增生的「潔能小子」,

這部切合時下議題的小說緊抓住讀者的心,並提供豐富的思考空間。──《學校圖書館學報》     一個關於學校生活、友誼和霸凌的刺激故事,也是一本探討現代科技光明面和黑暗面的沉思錄。──《科克斯書評》 作者簡介 路易斯‧薩奇爾Louis Sachar (1954年~)   紐伯瑞金牌獎、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高中時,因為沙林傑與馮內果的作品,開始對閱讀和寫作產生興趣。大學時主修經濟學,也在法律學校修過法律;曾做過清潔用品推銷員、毛衣倉庫員工、律師,最後決定成為一個專職的兒童書作家。大學時期曾經在小學工作,成了影響他一生的重要經驗。那所小學的學生也成了他「歪歪小學」系列裡的角色。在許多讀者心中,

他是近年來「寫得最好笑」的兒童小說作家。     主要作品:   ‧《洞》(榮獲紐伯瑞文學獎金牌獎,於2003年由迪士尼公司改編成電影「別有洞天」)   ‧《小步小步走》(《洞》之續作)   ‧歪歪小學系列之作:《歪歪小學的荒誕故事》、《歪歪小學要倒了》、《歪歪小學來了一個小小陌生人》   ‧《豬城俱樂部》   譯者簡介 趙永芬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育碩士。具有口譯執照,多次獲聘在國內外從事中英文口譯工作。目前擔任中國科技大學英文講師,並從事翻譯工作。曾獲得聯合報讀書人非文學類最佳翻譯獎、民生報「好書大家讀」兒童文學類翻譯獎。譯有《神偷》、《火星上的人類學家

》、《小步小步走》、《洞》、《風之王》、《人間有晴天》、《希望在這裡》、《奧莉的海洋》、《金魚眼叔叔》等。 導讀  讓未來等一等   青少年文學閱讀推廣人/張子樟教授 專家推薦 國際書評   1.十一月二日(星期二)上午11:55 2.陽光農場 3.十一月二日(星期二)下午2:55 4.馬修‧華許 5.十一月二日(星期二)下午3:18 6.潔能小子 7. 十一月二日(星期二)下午4:10 8.一個潔能小子 9.十一月二日(星期二)下午5:48 10.十一月三日(星期三)凌晨2:26 11.噗! 12.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上午7:08 13.災難警告 14. 十一月三日(星期

三)上午9:40 15. 地牢底下 16. 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上午10:15 17. 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上午10:45 18. 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1:00 19.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1:10 20.三個月之後 21.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1:21 22.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1:45 23.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2:00 24. 希斯崖的狀況(三個月後) 25. 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2:12 26. 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2:20 27. 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2:41 28. 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2:55 29. 十一月三日(星期三)下午3:33 30. 十一

月三日(星期三)下午3:55 31. 十一月三日(星期三)傍晚 32. 烏龜 33. 科學怪菌 34. 十一月二十三日(星期二) 35. 十二月六日(星期一) 36. 雪   37. 十二月三十日(星期四) 38. 勇氣、謙卑與優雅 尾聲 附錄‧如何閱讀一本小說   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陳欣希理事長 導讀 讓未來等一等 青少年文學閱讀推廣人/張子樟教授     一、   曾以《洞》(Holes)一書獲得紐伯瑞金牌獎的路易斯‧薩奇爾(Louis Sachar)擅長書寫校園小說。他的作品並非只以描繪校園中的胡鬧和惡作劇,來討好喜歡熱鬧有趣故事的孩子。表面上,他經常以某一霸凌事件來呈現現代

學校與家庭的失序與無力,但實際上,幽默的筆法往往觸及當前教育的種種弊病,讓小讀者在欣喜閱讀之餘,猶能思考更深層的問題,《爛泥怪》(Fuzzy Mud)亦是如此。   故事並不深奧難懂,主軸依舊鋪陳校園中男女孩的微妙關係、死黨之間的互動、面對霸凌的自我調適、拯救死對頭的掙扎來突顯懦弱與勇敢、自私與關懐的真義。多重面向的成長課題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表露無遺。書中主角塔瑪亞和馬修的刻畫栩栩如生,「惡霸」查德在遇難後提及自己家庭的互動和學校行為,間接批判了現代家庭的負面變遷。這些都足以證明作者的創意用心與對校園生態的關懷。在這方面他確實延續了他一向的寫作風格。然而,薩奇爾透過這本書,更進一步討論他對自

然生態失衡的憂慮。     二、   科學的快速進步確實改善了人類的生活,但是科學的過度發展卻往往扭曲了人性,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薩奇爾明瞭人類追求幸福的需求,也見到了為求進步,犧牲了生存空間的自然生態,《寂靜的春天》(The Silent Spring)中DDT的過度使用便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例子。石油的過度開發與濫用是衆所周知的(每日有無數尋找客人的空計程車在馬路上奔馳,便是明證),能源缺乏遲早會變成一種尋求或開展新資源的最好藉口,而且往往不顧後果,即使犧牲多少人也在所不惜。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薩奇爾在書中提到的「清淨生質燃料」是虛構的,也許將來有可能出現,但至少目前是不存在的。他透過雙線

敍述,完整勾勒出一幅擔心未來科技發展的連續畫面。其中一條線以全知方式述說塔瑪亞的校園生活,述說著她如何與其他角色的互動;另一條線則是環保部門聽證會裡的對話。           熟悉聽證會過程的讀者,對於參與這類會議的人之冷漠無情對話並不陌生。一問一答的內容常常令人感覺到,回答者如果不是逃避真相的追索,就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參議員、科學家和律師如此,發明者强納森‧費茲曼也是如此。他只在乎自己研究的成敗,不在意清淨生質燃料造成的災難。作者刻意把他描繪成異於常人、只知熱愛研究、不計後果的科學家。這點最讓我們這些凡人畏懼,因為我們的未來似乎永遠掌控在一些個性不甚穩定的高智商人手裡。     三、

      作者在最後為自己拋出的問題,給了一個頗為圓滿的答案。三個孩子和其他受害者都得到良好的治療。大自然的一場雪消滅了每一個科學怪菌。儘管陽光農場並沒有帶來人人喜愛的陽光,但未來還是得以清淨生質燃料為動力,就像核能一般。在「尾聲」裡,作者回憶起沒有核能電廠,沒有電燈的年代:「水是乾淨的,夜空中是億萬顆閃閃爍爍的繁星。」如果不是人類向大自然索取太多,大自然怎麼會失衡?或許薩奇爾嚮往的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那樣的純樸生活。且讓未來等一等吧!   附錄 如何閱讀一本小說 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理事長/陳欣希教授     如果你已處於青少年階段、如果你還未能感受閱讀的好、如果你常閃避文字量多的素材

、如果你不大明瞭閱讀小說的必要性……請閱讀下方的內容。因為,有許多人和你一樣有著相同的疑惑,欣希老師試著回應,看看對你是否有幫助!     為什麼要閱讀?   閱讀力即是自學力。   有閱讀能力,就能透過閱讀而有所得,進而感受到閱讀對生活的意義──或是工具、或是娛樂、或是人際交流的媒介,若三者皆是,則再好不過了。     為什麼要讀小說?   小說敘述生命故事。   生命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常是錯綜複雜,例如:你本來擁有很多好朋友、卻落到被大家疏離的下場……問題多少也有解套方法,只是,這些,都難以三言兩語帶過。     可以怎麼讀小說?   三階段:親近它、理解它、應用它。   最

理想的狀況是完成三階段,但是你也可以完成第一階段、或第一階段加第二階段。自己決定囉!       如何親近它?   當你看到小說,看到它的厚度,難免會想逃……這時──   Step 1:想想「能被出版的書都是很了不起的」、這本書的內容可能會與我目前的處境相似」,如此,就比較有勇氣拿起小說了。   Step 2:翻翻「目次」,瀏覽「人物介紹」。有些小說的目次很特別,例如:   1.十一月二日(星期二)上午11:55   2.陽光農場   3.十一月二日(星期二)下午2:55   4.馬修‧華許   5.十一月二日(星期二)下午3:18   6.潔能小子   ……     若有「人物介紹」的話,

可看看是否有某個角色與自己相似。就算沒有找到與自己處境相似的角色,有時也可看到令你好奇的角色人物。   Step 3:讀讀「開頭」。再讀讀開頭,好的作品常在第一章,甚至是第一段,就能吸引讀者目光,愛不釋手的想一口氣讀完。   倘若,經過了三個步驟,還未讓你對手上的書感興趣,那麼──   Step 4:參考「作者介紹」、「作者的話」、「名人導讀」、「名人推薦」……看看這本書究竟好在哪裡!   倘若,倘若,這本書還是不吸引你,那……就換另一本吧!     親近它之後,如何再理解它?   理解一本小說的訣竅就是,掌握小說的特色。   小說經常描寫多組角色人物的互動歴程,透過其言行舉止,可細緻展現

人物獨特的性格,也能豐富描繪人物所處的環境,從中引領讀者思索某個主題觀點。簡言之,小說的特色是人物多、情節多,甚至有時會有兩條故事軸交錯著。讀者,就要像偵探一樣,找到作者安排的線索,就能「辨別主要角色」和「釐清人物關係」。   Step 1:了解人物關係,辨別主要角色。小說的人物很多,會隨著故事內容一一出場,有時還會透過某個角色的「回想」,認識「過去的他」。乍看之下,小說中的人物很多,但讀著讀著,發現某幾位主角常出場,那就是主要角色啦!   Step 2:梳理情節脈絡。情節也像角色一樣,不會按「時間」排隊;有時作者安排的情節有些突兀,但往往要讀到後面才會恍然大悟;有時作者安排兩條故事線,有

時會以形式做為區辨(像《爛泥怪》,其中一條軸線是以對話方式出現)。但,相信我,既然是寫在同一本書中,這些情節一定是有關係的。所以,要連結情節之間的關係,可以加點小註記,能幫助自己整理故事的來龍去脈。   Step 3:發掘深藏議題。從主要角色出發,想想「作者安排A主角的經歷,想說……」、「作者安排B主角的經歷,想說……」、「作者安排兩條故事線的用意又是什麼?」   假使,小說內容豐富到令你頭昏眼花,那,就讓自己聚焦於某個主角,這個主角有什麼特質?遇到什麼問題?遇到問題,他有什麼情緒、想法?他採取哪些行動解決自己的問題,還是因為別人的哪些幫助而解決問題?結果是好是壞?     親近它、理解它之

後,又要如何應用它?   應用它,就容易囉!想一想:「我的處境與哪一個主角相似?他面對問題的態度、他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喜歡嗎?是否可用在自己身上?」、「故事場景在國外,國外的文化、法律……等制度,與臺灣一樣嗎?若不一樣,場景在臺灣的故事,又會是如何發展呢?」     可以怎麼寫小說?      ……這個問題,有機會再回答! 1.十一月二日,星期二,上午11:55 伍德中學是美國賓州希斯崖一所私立學校,威廉‧希斯以前住這裡,小鎮以他為名。現在這所學校將近有三百名學生就讀,不過從一八九一年到一九一七年間,只有威廉‧希斯、他的妻子和三個女兒住在這棟四層樓的黑棕色石頭建築物裡。塔瑪亞‧狄瓦娣就讀

的五年級教室位於四樓,以前是威廉‧希斯小女兒的臥室,幼兒園區則是過去的馬廄。 餐廳曾經是舞會大廳,那裡是穿著優雅的男女啜飲香檳,隨著交響樂團演奏而起舞的地方。天花板上仍懸掛著樹枝形水晶吊燈;但最近聞起來總有一股餿掉的乳酪通心麵味道。兩百八十九個五歲到十四歲的孩子,嘴裡塞滿了零食,邊說著鼻屎的笑話;牛奶灑得這裡一點、那裏一灘;還莫名其妙地尖聲大叫。 塔瑪亞沒有尖聲大叫,但她的確悄悄地驚喘一下,同時用手捂住了嘴。 「他的鬍鬚超長,」一個男生說著,「上面還沾滿了血。」 「而且一顆牙齒也沒有,」另一個男生補充道。 他們是高年級的男生。光是跟他們說話,就讓塔瑪亞感到激動了;不過她實在太緊張,根本還不敢開

口。她和好友蒙妮卡、希望與桑瑪一起坐在長桌中間的位置吃午餐。其中一個男生的腿與她的腿只隔了幾公分。 「那傢伙沒辦法吃東西,」第一個男生說。「所以他那幾隻狗得先幫他嚼碎食物,然後再吐出來給他吃。」 「好噁喔!」蒙妮卡吃驚地大叫,眼睛卻閃閃發亮。塔瑪亞看得出來,她這位最要好的朋友因得到高年級男生的注目,也跟她一樣的激動。 那些男生跟女生們說的是一位住在樹林裡的瘋子隱士。塔瑪亞知道男生喜歡炫耀,所以對他們的話半信半疑;不過能夠感染那緊張的氣氛也挺不錯的。 「但牠們不是狗,」坐在塔瑪亞隔壁的男生說,「倒是比較像野狼!塊頭又大又黑,滿嘴超大的白牙和發光的紅色眼睛。」 塔瑪亞嚇得發抖。 伍德中學四周環繞著

樹林與石丘。塔瑪亞每天早上和七年級的馬修‧華許一起走路上學,他就住在她家對面隔壁的隔壁的隔壁,街道兩旁是櫛比鱗次的大樹。他們每天要走將近五公里的路,如果不繞過樹林的話就近多了。 「那他吃什麼?」桑瑪問。 塔瑪亞隔壁的男生聳聳肩。「他的野狼給什麼,他就吃什麼,」他說,「松鼠肉、老鼠肉或人肉。他才不管呢,是食物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