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工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農夫工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淑娟,梁舒婷,吳依璇,劉閎逸,柯伶樺,邱峋文,黃惠敏寫的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和寺坂祐一的 億萬農夫:從負債千萬到年收破億的小農社群點金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野人 和中衛所出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戴榮賦所指導 卓珈賢的 基於影像分析追踪番茄生長狀態-以傳統番茄溫室為例 (2019),提出農夫工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番茄、傳統溫室、影像辨識、TensorFlow、Faster R-CNN。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馮祥勇所指導 邱世煒的 客庄慣行農作轉型為有機農作之探討 —以西湖鄉龍洞村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有機村、慣行農法、有機產品、有機產業、苗栗縣的重點而找出了 農夫工作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農夫工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為了解決農夫工作的問題,作者蘇淑娟,梁舒婷,吳依璇,劉閎逸,柯伶樺,邱峋文,黃惠敏 這樣論述:

首部從區域環境的獨特視角 開展出臺灣兩種歷史豐度——地球科學史、人文生態史   ◆看月世界如何以極限邊地之姿,刻寫島嶼的形成與變遷 ◆     ◎在臺灣就能上月球?   ◎惡地如何以時間、營力、材料、地層深度訴說臺灣大地故事?   ◎崎嶇不毛的月世界竟能種出遠近馳名、甘甜香脆的燕巢芭樂?   ◎貧瘠環境憑藉什麼吸引野生動物來此棲身,造就生態方舟?   ◎迂迴隱蔽的西南惡地為何成為宋江陣(武藝)、總舖師(廚藝)的原鄉?     ★揭開惡地(Badlands)真實樣貌,顛覆你對不毛之地的想像   ★見證臺灣造山運動前後結構相以及地質多樣性   

★西南惡地面積約占國土3%,卻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的縮影   ★以水貫穿,寫下人、生物與環境間相互試探、適應的過程與結果   ★在高度開發的臺灣西部,意外保留了一處生物多樣性方舟   ★在地人以草根力量結合特有生物兵團,正在創造當代SDGs永續發展模式——地質公園     人們常聽聞的「月世界」地形,異景如夢似幻、宛若外星球,而它正式的名稱是惡地(Badlands)。惡地的特徵是地表極易受到水流侵蝕,形成密密麻麻的侵蝕溝,使植被難以附著,呈現出裸露、崎嶇、破碎的地貌景觀。臺灣惡地分布多處,其中較為顯著的有三處,一處在島嶼西南淺山帶,大致從臺南延伸到高雄;一處在東南,主要

集中於臺東利吉;還有一處是人們南來北往較易看見的苗栗三義火炎山礫岩惡地,它們分別展現了島嶼不同的大地構造與地質成因。     臺灣本島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惡地地形是西南部臺南到高雄一帶,面積廣達一千多平方公里,厚約三千到四千公尺深。這片泥岩(mudstone)惡地雖約占國土百分之三,卻驚異地創造了觀看、理解臺灣的多重視角,而且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縮影,更意外成為淺山地帶生態方舟。     本書從地質的大尺度出發,告訴你位於西部麓山帶的這一片泥岩惡地是如何形成、如何見證臺灣六百萬年前造山運動的前後結構相,以及如何反映出臺灣環境的特性。     雖然惡地環境似乎不宜人

居,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已在此活動數百年。本書爬梳了四百年來,在溝谷交錯、空間迴旋錯置的環境下,人們如何發展、選擇聚落、遷徙,並在族群勢力不斷交替間,形成短暫或持續的、穩定或變動的、時消時長的多元生活樣態。這是一段人與環境之間相互試探與適應的過程。     惡地地區極為重要的是水源。透過惡地生態多樣性、環境保育運動雙軸線,溯源水在當地自然與人為力量影響下的流動路線,以及保存方式。     草根公民科學家「喇賽班」和生物們是一股強大的在地力量,顧水、顧生態,例如刺竹、厚圓澤蟹、東方草鴞、梅花鹿、穿山甲、食蟹獴等,不斷在這裡上演驚奇劇場。雖然各式各樣的磨難,不斷挑戰著惡地人與自然

之間的關係,一群人和生物持續在青灰泥上前行,他們正翻轉想像,在寂惡之境,對大眾展現一種當代的SDGs永續生存模式,我們以地質公園理解它。   本書特色     1.地質上:透過一百多公里範圍內的三處惡地,看見島嶼複雜又脆弱的地質形成;其中西南部泥岩惡地的地質與地景多樣性高,包括泥火山、珊瑚礁石灰岩、尪仔上天等。燕巢橋子頭泥火山早在1933年(日治時期)即獲第一波指定保存的天然紀念物,至今仍在噴發,現名為滾水坪泥火山。       2.歷史上:四百年西部淺山文明史,就封存在西南泥岩惡地區。此處是臺灣早期開墾的邊地、原漢交融邊界,惡地為屏障,以極特殊方式封存了淺山原始樣貌與族

群遷徙歷史,更因而成為宋江陣(防護鄉里)、總鋪師(自給自足)的原鄉,發展出農、漁、牧、流竹等特殊營生方式。       3.生態上:看似貧瘠,卻意外成為物種基因庫、生態方舟。西南泥岩惡地面積雖僅約國土3%,却是目前最重要的國土綠網計畫熱點區之一,位於淺山(里山概念)綠帶,是生物與人重疊共居之所,承擔縫合破碎棲地的角色。       4.特有農產之鄉:因地質形成特殊土壤,生產出好吃的芭樂、棗子等,擁有其他地方種不出的滋味。       5.以草根公民力量守護環境的典範:一群不論出身、不論職業、全心投入知識學習與行動實踐的草根公民科學家,正在創造兼顧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的生活

新模式,我們名之為——地質公園。   熱力推薦     ❖王小棣|導演   ❖林俊全|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特聘教授、臺灣地質公園學會理事長   ❖林華慶|農委會林務局局長   ❖林德恩|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柯金源|紀錄片工作者   ❖凌性傑|作家   ❖孫敬閔|IUCN穿山甲專家群東亞區主席   ❖張秀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惡地協作USR計畫主持人   ❖張清榮|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局長   ❖陳玉峯|生態學教授   ❖陳貞蓉|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處長   ❖陳椒華|立法委員   ❖黃美秀|國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   ❖黃淑梅|紀錄片工作者   ❖楊國禎|臺灣生態學會前理事長、退休副教授   ❖齊士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劉烘昌|陸蟹生態研究室負責人   ❖劉克襄|作家     ──推薦語──     「地誌通常意味著一地的風土民情與各項地質、地形、生態、文化資產等特徵的說明。在這惡地地形區,初看是青灰色一片的不毛之地,加上許多沖蝕現象,刺竹雜亂而生,形成一般人認為的典型惡地印象;但從本書中,看到這裡有豐富的人文活動,也衍生許多惡地文化。『環境是限制,也是解藥』──本書應證了這樣的特質,為惡地做了最好的詮釋。」——林俊

全|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特聘教授、臺灣地質公園學會理事長     「臺灣前四名面臨滅村命運的極限村落中,其中左鎮、田寮即位於西南泥岩惡地的獨特環境。但在月世界貧瘠的表象下,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生態及歷史人文底蘊,以及先民面對惡地環境的里山智慧和生命韌性。結合學術與實務,本書由長期耕耘於地方的工作者,從多元面向共同撰寫,有著守護惡地的共同目標,透過生動的圖文為讀者打開了在地知識的大門,牽起了與土地連結的悸動。相信在這群惡地好人的引路之下,你我都有機會,成為開展惡地創生的關係人口。」——張秀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惡地協作USR計畫主持人     「十多年來因為投入地

方環境開發案的研究,我協助居民田野調查、研讀資料及環評訴訟抗爭。今樂見多年關切之淺山區域受到重視,此書出版,期待能帶領大家認識泥岩惡地及其重要性,推動政府劃設保護區時可以避免不當開發,並守護這些惡地珍貴的生態環境。」——陳椒華|立法委員    

農夫工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小時候經常聽長輩說, 讀書不成就去耕田吧!直至近年不少本地人推動復耕,農夫工作變得現代化及科學化,不再是低學歷的工作。」楊愷恩(Agnes)和吳家欣(Karen)去年9月,雙雙辭去正職工作,成立Grow Something,為城市人提供上門安裝種植箱服務,實行自己菜自己種。肺炎影響下,大眾關注個人健康,加上長時間在家工作,究竟上門種菜的生意能否在逆市下殺出新血路呢?


「小時候希望參加園藝學會,但媽媽反對,覺得女孩子玩泥很污糟。一直覺得非常抑壓,長大後自己跑去粉嶺租田種菜,尋回昔日的樂趣。」Karen在英國修讀市場管理,回港後從事市場管理相關工作,有4至5年農務經驗。而大學主修地質學的Agnes,在社企農場打滾,至今有6至7年農務經驗。對她們而言,種植的滿足感,往往在於看到整個成長過程,由一粒芝麻般大的種子到果腹的蔬菜,那一碟蔬菜總是特別美味。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種植箱 #種菜 #農夫 #英國 #露台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基於影像分析追踪番茄生長狀態-以傳統番茄溫室為例

為了解決農夫工作的問題,作者卓珈賢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興起,政府開始推動智慧農業,雖然在環境與植物生理感測上有著很好的發展,但卻較少將影像辨識的技術結合到農業上。 本次研究將通過每日追踪埔里鎮育英國小傳統溫室內種植的番茄圖片色塊佔比的變動並結合使用TensorFlow平台,運用現行Object Detection演算法Faster R-CNN建立深度學習模型辨識每日番茄生長的特徵。研究由番茄的苗期開始追踪,並在採收期結束,共78天。研究將對比兩種辨識方式與番茄實際生長情況的差異,以檢視兩種方式的準確率。 通過研究發現,兩種辨識在不同的生育期中有著不同優勢與劣勢。追踪色塊面積的方式在辨識綠色面積時基本符合番茄生長的

情況,黃色與紅色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準確度不高。而物件辨識的方式並不適合使用用來辨識番茄的生長情況,但在辨識花朵與果實時較追踪色塊面積的方式更準確。

億萬農夫:從負債千萬到年收破億的小農社群點金術

為了解決農夫工作的問題,作者寺坂祐一 這樣論述:

完全公開! 耕種面積不變,年營收飆升9倍的祕密   ★日本Amazon農業經營類暢銷TOP 1 ,讀者書評5顆星 ★日本經濟產業省評選寺坂農園為2015年「 100大攻擊型IT經營中小企業」   18歲,當多數年輕人還在追夢、探索未來的年紀,剛從老家農校畢業的寺坂祐一,沒思索太多就毅然決然繼承家業,但從農不到2年就發現現實的殘酷,不管多麼努力卻還是賺不了錢,營收還不及貸款的一半,得要靠父親上班才能撐起農園的經營。   直到,他決定突破現況,直接賣給顧客,努力經營社群之後,奇蹟發生了。現在,地處北海道富良野、耕種面積屬當地小型農家的寺坂農園,累積經營會員超過2萬名,FB粉絲團近5萬,年營收飆

破億圓,可謂日本農業經營的佼佼者。讓人好奇,他到底是怎麼翻轉自己的農業人生?!   著名的美國投資家吉姆‧羅傑斯不只一次大膽預測農業的發展前景,尤其科技的蓬勃發展,已打破了地理疆界的藩籬,規模不再是商業競爭的準則,本書將改變你對於農業辛苦且賺不到錢的刻板印象,只要找出自己的獨特性、經營好社群,農業也能變農金。寺坂農園做到了,你,也一定可以! 各界讚語   這是進步農夫的故事與實戰手冊,不被缺乏資源的小農命運所桎梏,掙脫負債的困境,用感動的力量扭轉劣勢。──古碧玲(獵果鋪 創辦人)   這本書很好看。它不是要給人新鮮可口的夢想,也不是將產業生命簡化到用SOP來解決問題,它真實呈現的是傳統

產業裡的小單位面對生存挑戰時有效的奮力搏擊。──程昀儀(掌生穀粒 創辦人)   令農業行銷團隊都甘拜下風的神級農夫!──買買氏(直接跟農夫買 發起人)   見到寺坂先生的大作,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寺坂先生願意將自身失敗累積而成的成功經驗傾囊相授,若非真正對農業充滿熱情,希望找回農民失落的尊嚴,大概沒有其他的理由可以解釋了!──賴青松(青松米‧穀東俱樂部 發起人)       億萬農夫寺坂祐一,毫無保留的農業經營祕訣!   1先問自己為什麼要種,找出強項,營造獨特性!   2直接面對客戶,發現比營業額更重要的意義   3自產自銷,農業也能打造品牌   4認真經營「社群」,帶來奇蹟!   5

不停思考成功,從失敗找到捷徑   6願景打造:讓人樂在其中的農園   作者簡介 寺坂祐一   現任寺坂農園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董事   十八歲時,成為「嚴重赤字農家」的接班人,營業額六百萬圓,負債卻高達一千四百萬圓。不管再努力也只是不斷累積負債,卻不見所得提升,讓他對未來充滿絕望,二十出頭就陷入憂鬱狀態。從事農業後首次投入的哈密瓜栽種,終於在埋頭苦幹擴大規模之下,營業額突破一千兩百萬圓。二十六歲婚後,對農業產生強烈企圖心,不料卻慘遇哈密瓜價格暴跌。他鼓起勇氣,不顧眾人反對,在國道旁成立哈密瓜直銷中心,開始直接賣給顧客。三十一歲時,偶然遇到一本書而認識了直效行銷,這才知道,原來世上存在著策

略與戰略,因此深受衝擊。之後開始潛心研究直效行銷,並實踐在農業經營上。從此業績急速攀升,八年內營業額成長四倍、年營業額超越一億日圓,衝破了農業經營的至高關卡。寺坂農園面積規模屬當地最小等級,在北海道也算是最小型,卻能憑著直效行銷、社群經營,使營業額持續驚人地成長。   二○一三年,成立農業生產法人與銷售公司。網路銷售成績,在北海道農家中居冠。經營會員超過兩萬名,所生產哈密瓜皆靠己力銷售一空。建立的Facebook專頁獲得四萬七千個「讚!」,為日本農業領域的佼佼者。   前言 第1章 像我這樣的小農也能「以小搏大」? ●我天真以為「只要認真努力就能成功」…… ●決心!不能

靠自己賣的農作物就不種 ●為什麼種那種蔬菜、水果?又為什麼要賣? ●小農以小搏大的戰略--鎖定農作物、提升強項 ●與顧客直接接觸的農業,最能因應改變 ●自產自銷農家是個充滿「意義」的工作! ●誰都做得到!農家自產自銷 第2章 決定開設直銷中心,直接賣給顧客! ●地點不佳,如何吸引顧客? ●不要猶豫,外觀愈顯眼愈好! ●直銷中心不可強迫「推銷」 ●還有比營業額更重要的收穫 第3章 我找到最強的農業經營模式「農業+自產自銷」 ●自產自銷農家最珍貴的資產 ●自產自銷農家的「營業額方程式」 ●投入自產自銷前,要知道的三件事! ●農家也可以成為品牌 ●讓你的農產品跟別人不一樣的關鍵 ●讓人「好想買!

」的廣告文宣這樣做 ●讓顧客更了解你的方法--OFFER ●「退費保證」是理所當然的服務 ●「價格設定」是營收的關鍵 第4章 把過客變熟客的「社群經營術」 ●別以為成功賣出一次就能安心 ●讓顧客找上門的內容行銷 ●透過Facebook把顧客變熟客 ●設計讓人一眼看懂你的Facebook粉絲專頁 ●寫中顧客想看的內容 ●一篇文章可運用四次 ●擴大口碑宣傳的四個重點 ●巧妙回應批評留言? ●貼文時的注意事項 ●棘手的客訴,就靠這一招! ●自產自銷的極致「跨媒體整合行銷」 ●「實際互動」還是最棒的! ●認真經營社群帶來了「奇蹟」 第5章 從生產、收成到寄送,不停思考「如何成功?」 ●農業也有「一

三五法則」 ●社長要退出生產現場 ●當你聽到內心說「我來做會更快更好」時…… ●缺乏生產效率的農業也能提升效率 ●建立作業流程與規則 ●時時問自己:「如何才做得到?」 ●不可忽視的「養土」 ●不斷追求理想的栽培環境 ●大量的失敗造就「成功的捷徑」 ●建立「預防寄送失誤制度」,找回顧客的信賴 第6章 打造一個讓所有員工都樂在其中的農園 ●社長的職責就是集合夥伴! ●農業也必須有「經營理念」 ●在人才匱乏的時代,照樣「聚集人才的祕訣」 ●「事業規模」取決於「社長的器量」 ●工作的快樂從何而來?   推薦序 用感動的力量翻轉農業 獵果鋪創辦人 古碧玲   2013年那年,經常往農地跑,無

論是濡濕的春天和炙熱的盛夏,只要在田裡待上一會兒,立馬汗涔涔,從頭到腳像泡在水裡一樣,視線都整個糊起來,簡直是狼狽極了。   甚至還發生過彎著腰用剪刀收成當季蔬菜,不過一、兩個小時,腰就閃到,心裡暗暗叫痛,不敢跟農場負責人抱怨。更別說有一回蜜蜂飛進襯衫裡,雖沒有嚇得當場吱吱叫,卻也夠心驚膽戰的。   經過那段時日,對農夫格外尊敬,那種尊敬跟自己作為3C白癡敬佩電子產品高手是一樣的,明白自己的限制,清楚農夫的貢獻,對食物更加珍惜起來。   以台灣農地的畸零現狀,真正的大農並不多見,除了少數資金背景雄厚的非農業企業能投注大筆資金開設具規模的農場外,多數農夫都是埋首耕作那一畝三分地,雖不至於餓

死,卻也不易累積財富。這些現狀讓許多投入政府倡議的「漂鳥計畫」的年輕農夫懷抱著理念,一旦加入農耕的行伍後,才知道現實面的殘酷,承租農地處處碰壁,租到的地卻過得很辛苦。   不獨台灣農夫常碰到這些理念與現實落差極大的問題,讀到中衛中心捎來《億萬農夫》一書時,北海道寺坂農園社長寺坂祐一在18歲時的困境──再怎麼努力仍是一位「嚴重赤字農家」,始終擺脫不了債務的糾纏。顯然物產豐饒的北海道農夫的際遇也沒好到哪去。正因為如此,寺坂的轉型過程或許值得台灣農夫參考。   一出身就被命定要成為農夫,寺坂祐一懵懂接班之後,發現自己原來是一窮二白的農夫,不管種稻米、紅豆、蘆筍、紅蘿蔔、豆類等作物都交給農協銷售,

可是怎麼種都賺不了錢。寺坂心知肚明,再不改變,永遠要跟無底洞的債務對抗。正走到盡頭時,他接觸到直效行銷,決定死馬當活馬醫—先把要靠別人銷售的農產品都停作,整理農地,全心栽種高附加價值的高級水果──哈密瓜,並逕行開設直銷中心。而這家哈密瓜直銷中心,在我旅遊北海道時,居然曾拜訪過呢!   「不能靠自己賣的農作物就不種。」寺坂非常理解自己作為小型農家的宿命,必得以小博大,鎖定關鍵農產品、強化自己的強項。規劃好了,他著手賣掉多餘的農地,專注在種植哈密瓜以及文宣上,創造出「最佳伴手禮──富良野哈密瓜」的印象。   無論計算營業額、定價策略、運用臉書行銷、聚集人才、讓每個員工發揮所長等面向,寺坂祐一都

有一套自己的做法,讓他從一介無援的小農成為年營業額億萬日圓的農場,他的祕訣是:「農業也要有經營理念」當農場愈來愈有起色後,他退絲毫不戀棧權力,退出營運現場,把現場經營交給員工;寺坂說即便作農業行銷也要懂得IT,自己親力親為每天埋首寫臉書,維持與消費者之間的新鮮關係,擴大口碑行銷,並且把各種客訴當作進步的原動力。   這是進步農夫的故事與實戰手冊,不被缺乏資源的小農命運所桎梏,掙脫負債的困境,用感動的力量扭轉劣勢,寺坂每天搜索枯腸地想:「該如何讓更多客人認識我們?該如何讓買過的客人回流?」不給予客人強迫推銷的壓力,卻能讓業績蒸蒸日上,這本書很容易讀,也是所有做行銷者案頭上值得收藏的書,隨時翻閱

,隨時都會新點子。若有人困頓在如何提升業績的窘境中,來本《億萬農夫》吧,念通其中的武功秘笈,就能打通行銷的任督二脈。 認真點,這不是在說故事! 掌生穀粒創辦人 程昀儀   經營事業本來就不會只是一個故事。   這本書很好看。它不是要給人新鮮可口的夢想,它也不是將產業生命簡化到用SOP來解決問題,它真實呈現的是傳統產業裡的小單位面對生存挑戰時有效的奮力搏擊。那個奮力一搏的決心與勇氣是近年來台灣年輕世代已具備的力量,但我更關注的是「有效的」這個關鍵字眼!並不是企圖走捷徑,而是光陰公平且有限,無效的誤解方式人們都大膽實驗勇敢承擔了,社會的期待、國家的資源與親族的情感也都參與了,若我們的奮力一搏

仍是無效的……那麼無望的感覺與挫折會在面對生存挑戰時給予產業及人才雙重打擊,試想,這條路的苦情還不夠多不夠濃嗎?豐美的糧食是用信心和喜悅灌溉出來,才會真正好吃呀!   交通不便不是理由,開發落後不是藉口,小農規模不夠大更不是限制,本書的實境發生在北海道,就是因為前述的條件反而凸顯出—社群的絕對性格:魅力與獨特,新鮮與直接!這些是工業化大量生產出的食物所沒有的優勢。掌生穀粒的創辦人雖然是我,但我們真正的經營者,也是掌生穀粒的領航人—李建德先生常常跟夥伴們叮嚀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道理放諸在台灣各地方農業是再適切不過了,也是農業的先天美好條件,各地方農會、產銷班或青果合作社,甚至回農青年

缺的就是有效的方法!   當然,我絕對絕對不是告訴大家—解決的有效方法在這本書當中,而是此書給予我們的啟發。知識與智慧尤其如此,我們知其所以,然後要會因時因地因人的予以應用、轉用進而套用!是的,接下來不是把書看完放回書架上,是具體的實踐,執行力的完全才是改變的關鍵。   上一個階段的我和掌生穀粒這個品牌,也許給了一些人夢想和勇氣,但是下一個階段的我一定要向這本書的作者寺坂佑看齊,將已經歷過的10年及未來更多個10年要面對的問題與無時無刻面對的挑戰,記錄下來。有一天也許連我、我先生或者掌生穀粒的夥伴們都忘了,但分享出來的過程一定可以讓大家參考,也明辨出路的方向。集體進步的速度會讓人安心且有希

望。 消費者滿足的笑容,是農民最大的幸福 穀東俱樂部創辦人 賴 青松   還記得二十多年前,剛到日本生協實習時,便經常聽聞「產地直送」或「產直運動」這樣的名詞,但老實說當時仍是矇矇懂懂,只覺得能夠縮短產銷之間的層層轉手,對農民而言應該是件好事!   直到自己後來真的成為農民,專事水稻耕作與稻米生產時,才意識到農民自行銷售農產品有多麼重要!畢竟在四季如春,物產豐盛的寶島台灣,要讓消費者在茫茫市場中關注到自己的產品,甚至進一步動手購買,這實在是件艱難的任務!   雖然憑藉著在日本生協學習的共同購買經驗,後來自己也走出一條「預約訂購,計劃生產」的另類產地直送模式,但是其中摸索的辛苦實不足與外

人道!直到見到這本寺坂先生的大作,才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身處務農條件嚴苛的北海道,寺坂先生不但繼承家業務農至今,甚至還願意將自身失敗累積而成的成功經驗傾囊相授,我想這樣的胸懷,若非真正對農業充滿熱情,希望找回農民失落的尊嚴,大概沒有其他的理由可以解釋了!   邁入21世紀之後,各國社會紛紛邁入網路時代,而農業領域也不例外!這也讓原本地處偏僻的農業生產地區,開始有了與消費者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但是絕大多數的農民雖然具備高超的栽培技術,卻往往對於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動向毫無所知,這也是寺坂先生透過直銷中心首先察覺的第一道高牆,但這也是突破困境的第一個契機!古語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當寺坂先生決定直

銷中心不以銷售哈密瓜為目的,而已解決觀光客的問題為目標時,其實已經將農業由製造業升級為服務業,而這也是一切正向循環的開始!   儘管並非所有人都能複製成功的經驗,但是寺坂先生的核心價值卻適用於所有農業人的身上,那就是發現消費者滿足的笑容,才是農人最大的幸福,這也才是真正讓人引以為榮的農業!最後,在您踏出務農的第一步之前,別忘了釐清什麼才是您理想中的農業,是追求利潤的生意型農業,或是維持生活的生計型農業,甚或是開創價值的生活型農業,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只種自己能夠賣出去的農產品的「自產自銷」模式,相信都能夠幫助您走出一條理想的務農大道! 前言     「完了……我注定一輩子當窮光蛋了……。」

    一九九二年冬天,我繼承家業當起農夫已過了整整兩年。     當時才二十歲的我,大眼瞪著農會存摺餘額,對工作與人生都感到絕望極了。我終於親身體會到,農業到底是多麼不賺錢的行業,並且被徹底擊垮。     我從一出生,就被教育要繼承家裡的農業,但在我毫無遲疑、懵懵懂懂地接班後,營業狀態已是當時約二十戶農家中最差的了。     那時的營業額約六百萬圓,但借款卻高達一千四百萬圓,扣除償還金額後,帳戶已呈負數,根本連生活都成問題。     所以我們只好當起兼職農夫。工作勤奮的父親是個收入頗豐的上班族,全家就靠這份收入維持生計。沒錯,我所繼承的,就是只靠爺爺、奶奶、母親三人硬撐的農業,也就是所謂的

「三將農業」。     才二十幾歲的我,煩惱至極、痛苦不堪。那時的我們,只是單純從事生產的農民,種植著稻米、紅蘿蔔、蘆筍、豆類。但無論多麼努力還是賺不了錢。收穫量又受到天氣影響。當時,我們把全部的收獲量都交給農協,委託他們以變動市價販售,然而幾乎都拿不到好價錢。難得遇到蔬菜漲價時,偏偏自己又收成不佳,到頭來還是沒錢可賺。     而且,愈想積極投入農業,愈得在機械和溫室上砸錢,不知何時才能回收投資資金(當然是借款)。小不拉機的農家要賺錢……算了吧!我再怎麼想破腦袋,還是完全無法想像未來如何支撐生計。這實在太折磨人了。強烈的不安,讓我每天都得靠醫院開的安眠藥才能入睡。     但是,過了二十年後

,現年四十二歲的我,卻成為產地直送農家,以生產哈密瓜為主力,使業績不斷攀升,年營業額甚至突破一億日圓。以往家族化經營的農家也成為農業法人,並轉變成公司化組織。從農家所得來看,年收已超越一千萬圓。     在生活開銷較低的鄉鎮,年收一千萬圓已綽綽有餘,足以讓人享受幸福、豐裕的人生。     我的農業人生之所以能在一夕之間翻身,全要歸功於投入直銷中心的決定,以及讓我接觸到了直效行銷這種銷售手法。     我是在這樣的機緣下認識直效行銷的。     當我二十六歲邁入婚姻後,我決定趁此時機投入自產自銷。首先,我在國道沿線借來一間閒置的農家儲藏室,改造成哈密瓜直銷中心,開始營業。同時,也針對前來買哈密瓜

的顧客寄送廣告郵件,展開郵購服務。自己訂價、自己販售。後來,當看到直銷部門的營業額慢慢成長時,我實在開心極了。     到了二○○四年,三十一歲的我在書店翻到了一本商業書,因此認識到直效行銷這種銷售手法,當我對它徹底研究並加以實踐後,營業額竟一口氣竄升了。那個時候,營業額已達兩千萬圓,且每年仍不斷突飛猛進,「僅僅八年」,年營業額就超越了一億圓。以農業這種必須配合大自然循環進行生產的業種而言,這樣的成長速度是相當驚人的。     不過,身為產地直送農家,卻位於距離主要城市三小時車程的小鄉鎮,如此不利的地理條件,怎能夠年營業額突破一億圓呢?本書中,我將會為各位進行詳細、易懂的說明。     所謂「

一、三、五的高牆」,的確,營業額往往會遇到一千萬、三千萬、五千萬、一億的高牆。那些我在農業現場實際遇到的無數失敗及經驗,也會在書中鉅細靡遺地告訴大家。這本書,以農家的自產自銷戰略及戰術為中心構成,從生產現場到組織構成、經營管理、直銷中心營運、直接販售、社群經營的手法與技巧等,皆包含其中,想必立刻就能實際加以運用。     拿起本書的你,懷抱的是何種心情呢?     你是正從事農業、渴望打破現狀的人嗎?還是想以蔬果等農作物進行自產自銷的人?或是想進一步提高自產自銷比例的人?還是本身工作與農業有關的人?以後想投入農業的人?為了讓這樣的你能找到一本「有用的農業書」,幫助你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應

該這麼做!」   所以我出版了這本書。     許多從事農業者或農業相關人員告訴我,他們對於現今農業所處的環境變化感到相當不安。其實,在我二十出頭的年紀,也曾因經營的農業看不見未來而痛苦萬分,所以我非常了解那種不安的心情。     我一直很希望這些人能重拾夢想與希望,繼續從事農業。     由農家主動與廣大的顧客建立關係,提供感動與喜悅,獲得感謝之餘也提升營業額。雖然這工作很辛苦,卻有辛苦的價值。而且,能夠確實獲利。     現在,就讓我為大家一一說明,如何成為「與每位顧客建立關係的自產自銷農家」吧!  

客庄慣行農作轉型為有機農作之探討 —以西湖鄉龍洞村為例

為了解決農夫工作的問題,作者邱世煒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梅茲洛 (Jack Mezirow)的「觀點轉化」(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理論以及羅吉斯(Everett M. Rogers)的創新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理論為基礎,參考國外的農業轉型,對我國農業轉型的啟示;並從探討臺灣農業的轉型及苗栗縣農業的轉型,研究慣行農作轉型至有機農作時概念的轉化模式。本研究以苗栗縣一個正在轉型為「有機村」的案例,來探討其轉型的緣起、經過及獲利的歷程,最後對傳統農作的方式提出建議。 本研究以龍洞村內8位有機農夫及2位非有機農夫為研究對象,以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探討。透過訪談了解有機

農夫工作現況及困境,並分析施行慣行農法的農夫不願轉型的原因及困難。從訪談紀錄中發現,龍洞村推動「有機村」時有機農夫從慣行到有機的歷程為:(一)、「有機」概念從「農村再生計畫」開始;(二)、「有機」相關的訊息來自於農政單位、認證機構、網路及農友間互相取經;(三)、為了「永續經營」的理念,從「慣行」轉作「有機」;(四)、家人的支持是最大的後盾,堅持「有機」之路;(五)、「食安風暴」堅定了「做有機」是走對的路;(六)、產量不比慣行時少,收入卻提高很多,是最大的成就感;(七)、契作是最主要的行銷管道。至於,非有機農夫對慣行農法耕作堅持的理由為:(一)、對於化學肥料與除蟲劑的用量不多,在安全範圍內;(二

)、對「有機」的耕作不是不贊同,覺得麻煩而無法跟進;(三)、有機管理雜草不易,栽種面積大,沒有足夠的人力;(四)、慣行農作的產品通路固定,不需花費心力尋找。整合各方意見,本研究發現推動「有機村」面臨的問題為:(一)、「蟲蟲危機」是一大挑戰;(二)、耗時費力的雜草管理;(三)、有機產品賣相不好、產量不多,通路有限;(四)、在地的農會不積極輔導,更不配合有機農夫的需求;(五)、只能生產無法自行銷售,行銷管道靠契作通路。依據以上的結論,本研究對政策面提出以下建議:(一)、為解決青農資金運轉的困境,鼓勵地方農會能給予有機農民全方位的協助;(二)、對有興趣有機耕作而需承租的土地,應透過立法釋放更多的土地

;(三)、若因承作有機生產而產生生產過剩的問題,政府應保價收購、保障有機產品的價格;(四)、有機農民常會因農民之間的傳聞而失去權益,政府機關應主動積極提供有機的相關資訊、保障農民權益。此外,本研究對有機耕作的農民之建議:(一)、為全面推動「有機村」,有機農夫應做好田間管理、提升產量、增加產值,再做有機的推廣;(二)、能凝聚社區的力量,讓年輕人運作小型農場,回饋社區,使社區民眾都感受「有機耕作」的好處;(三)、結合科技,建立品牌,打開銷售通路,解決有機產品的銷售管道。本研究以觀點轉化的學習理論為基礎,探討苗栗縣龍洞村農民從慣行農法轉換為有機農耕的創新擴散過程,期待研究的結論能給予政府農政機構或實

際農事從業人員良善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