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部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 陳新雄所指導 廖湘美的 牟應震古韻學之研究 (2000),提出黝部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古韻學、審音、考古、詩經韻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黝部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牟應震古韻學之研究

為了解決黝部首的問題,作者廖湘美 這樣論述:

論 文 提 要   牟應震(1742-1824)生當清代乾嘉樸學考據學風之盛世,其於嘉慶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807-1819年)間,潛心撰成《毛詩質疑》(包括:《詩問》、《毛詩名物考》、《毛詩古韻雜論》、《毛詩古韻考》、《毛詩奇句韻考》、《韻譜》等六種),書成不久,牟氏即卒,其後板刻亦散佚不全,幸賴同門朱畹率子廷相四處集資補刻,於牟氏卒後三十四年(1857年),牟書始正式刊行於世,是以牟氏無緣與當世通曉音韻之學者,論學砌磋,時人更無以曉知牟氏之宏著,逮至近世羅常培先生始道牟氏研究之盛業(入聲九部獨立、上聲黝海二部獨立),而近人吳慶峰先生雖撰有〈牟應震的古韻學〉,然僅論及牟

氏著作之一二,未能有全面之考察。本論文之作,冀望通過對牟氏音學著作之全盤研究,以補苴乾嘉古音研究之遺珠。   論文分為九章。第一章緒論,述明撰作之緣起、動機與方法;第二章考錄牟氏之生平、交遊及著作;第三章探尋牟氏古韻研究之學術背景;第四章考釋牟氏《毛詩古韻考》之內容與系統;第五章就牟氏《毛詩古韻雜論》董理其音學觀念;第六章研究旁及牟氏其他相關之音學著作;第七章據牟氏《毛詩古韻考》古韻分部之「合部」與「正音」二體例為基礎,編製牟氏〈二十六部諧聲表〉,俾分析牟氏古韻相關問題,若句中韻、轉音者;第八章分析牟氏古韻研究之得失,以發牟氏古音研究之系統;第九章結論,綜述各章之概要,以證

明牟氏之古音研究於清代古音研究發展史上之學術成就及其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