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即期品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另外網站蝦皮超商取貨付款也說明:蝦皮購物包裹到7-11 便利商店取件,不論是7-Eleven 超商店到店貨到付款、信用卡線上刷卡,想要查詢7-11 包裹配送進度,都能透過蝦皮平台產生的物流 ...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林佳瑩所指導 黃聖偉的 有效日期制度之下食物價值的兩難與反思 (2015),提出711即期品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有效日期、食物價值、食物浪費、食物安全、連鎖加盟便利商店。

最後網站《中國旅遊》502期 - 2022年4月號 - 第 149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 訂戶憑「換書券」在每月 3 號至 27 號內到選定的 7-11 換取當期《中國旅遊》月刊,逾期無效。如訂閱兩年選擇禮品 A ,郵費需另外計算,請先與本社聯絡查詢。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711即期品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有效日期制度之下食物價值的兩難與反思

為了解決711即期品查詢的問題,作者黃聖偉 這樣論述:

日常在消費與飲食之前,檢視有效日期成為一種習慣性的社會行為,習以為常但並非理所當然,乃至於矛盾。基於此,本研究好奇有效日期這項制度於社會的現況為何?如何被實踐?試以眾人熟悉且店家數分布最密集的連鎖加盟便利商店—「7-Eleven統一超商」為代表性研究場域,其門市職員為面訪對象來源。研究發現到有效日期的實施與「食物浪費」之間的強烈關聯性,換言之,以「食物安全」為目的的有效日期,與「食物浪費」產生的對立、衝突,成為不可被忽略的事實。現代社會中,一方面面對著不時被討論、關懷的糧食危機議題,食物浪費的嚴重化成為最大的諷刺;另一方面食品危機層出不窮、屢見不鮮,對於食物安全的重視度成了最沉重的難

題。 本研究試圖釐清「在有效日期制度存在之下,對於食物究竟可食與否,產生的兩難困境」:若不依據有效日期而食,「食物安全」令人堪憂疑慮;反之,「食物浪費」成了不得不的後果。本研究依序從制度、理性、價值面向來對此困境進行歸納與分析,最終歸結為下列五點:一、近年來,頻繁的食安風暴造成食物安全的要求加重,而易將仍可食用的食物拋棄;二、有效日期的氾濫使用致使消費者僅在意食物「過期與否」而非「可食與否」;三、越謹守有效日期所帶來的新鮮品質與安全保障,越能為業者製造更多正面名聲與商業價值;四、個人原本對於食物應負起的責任,因有效日期而轉移到整體社會來承擔,使得人們對於「食物浪費」顯得無感與忽視;五、買

賣雙方對有效日期的意義認知有一定差異,前者視為「預期性安全」,後者作為「必然性浪費」。 時至今日,有效日期這項制度在社會建構下的結果,改變了社會與食物之間的關係,冀望此研究作為現代社會的反思基礎,並共同致力於未來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