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e本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jennie本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成禺蔡登山寫的 袁世凱當國: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和劉成禺的 世載堂雜憶(全編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YG新女團真的頂得上10個JENNIE嗎也說明:YG新女團即將出道,等於10個JENNIE?最近,傳出了BLACKPINK師妹團Baby Monster的 ... YG新女團真的頂得上10個JENNIE嗎;JYP新女團有望登上TOP位? ... 本名: 崔允珍.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銳文創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最後網站BLACKPINK Jennie不是藝名而是本名,還是純正韓國名!原來媽媽 ...則補充:BLACKPINK Jennie不是藝名而是本名,還是純正韓國名! ... Jennie金智妮,父母給她起這個名字完全是因為金媽媽非常喜歡男明星李政宰,Jennie在《認識百家樂哥哥》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jennie本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袁世凱當國: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為了解決jennie本名的問題,作者劉成禺蔡登山 這樣論述:

  龍飛河北據幽燕,八十三晨大寶傳。   一代興亡存故事,史家紀日代編年。   民國4年12月,袁世凱稱帝,廢民國改帝國,年號洪憲。民國5年為洪憲元年,是為「洪憲帝制」之開端……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是劉成禺以史家的眼光和詩人的筆墨,寫出了袁世凱竊國亂政、復辟帝制以及帝制夭折的歷史全過程,同時還紀錄了與這段歷史相關的史實與人物。   內容綜覽了洪憲帝制的方方面面,宛如一幅生動的洪憲帝制圖。例如涉及帝制的原因包括:列強的利益爭鬥對中國外交內政的影響、袁世凱的野心、帝制受諸人的慫恿;而涉及帝制的過程,寫到籌安會、請願團、太子黨等;以及帝制中的各種人物──遺老、軍閥、進步黨、革命黨等等。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結合了詩和史,詩在前,文在後,以文注詩,詩文互補,並「以詩存史」。是清末民初以來少見的大型敘事組詩。 本書特色       ★看帝制時期的各個人物、軼事,構成一幅生動的洪憲帝制圖   ★重新點校、分段,並增加小標題,便於讀者檢索   ★文史專家蔡登山老師專文導讀   ★本書詩文相輔,詩在前文在後,生動刻畫了洪憲帝制之開端與結束,歷史猶如重現眼前!   作者簡介 原著/劉成禺   劉成禺(1875~1952),本名問堯,字禺生,筆名壯夫、漢公、劉漢,湖北武昌人。1875年生於廣東番禺,故字禺生,以面略麻,人以「麻哥」稱之,亦不以為忤。劉成禺出生於官宦之家

,其父劉兆霖號雨臣,曾在廣東廣州府和潮州府等地為官數十年,「卓著勳聲」。成禺幼長於粵,後入武昌經心書院、兩湖書院學習,受教於梁鼎芬,後又曾跟隨辜鴻銘和容閎學習西文。1901年,以唐才常案被累,離鄂走上海,館於王培生家。後應陳少白之招,與沈翔雲至香港,又以少白之介,加入興中會。1902年,經程家怪介紹在橫濱與孫中山相見,縱談竟日。1952年3月15日病逝於漢口,享年78歲。 編者簡介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

《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等十數本著作。   劉成禺的《世載堂雜憶》和《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蔡登山 《洪憲紀事詩》敘辭/孫文 《洪憲紀事詩》序/章炳麟 題《洪憲紀事詩》/趙藩 題《洪憲紀事詩》/陳嘉會 凡例 弁言/簡又文、謝興堯 初稿例略 【卷一】 一、袁世凱簡歷 二、前門增為十三門 三、王氣西來整軍經武 四、小桃紅入宮來 五、洪憲元旦賀年 六、朱三與周媽 七、林

長民書三殿匾額 八、跛皇帝、聾皇后 九、袁寒雲以詩譏諫 一○、春風零落小桃紅 一一、二八蛋對六十臣 一二、鮮靈芝與劉喜奎 一三、喬樹柟不願廁身新朝 一四、陳寶琛詩諷徐世昌 一五、進呈仇十洲名畫 一六、于式枚留名節 一七、張鎮芳獻駐防之策 一八、賜遏必隆刀 一九、張瑞璣痛詆洪憲詩 二○、袁世凱飛揚如虎 二一、德皇慫恿袁世凱稱帝 二二、名僧月霞說法 二三、皇后佯呼不敢當 二四、陳寶琛「清流」尾 二五、劉師培―─「籌安六君子」 二六、袁四弟誚三郎 二七、廢除選宮女之制 二八、洪憲月份牌 二九、石龍化石 三○、憶景定成詩 三一、張一反對帝制 三二、袁世凱儀仗沿用前清 三三、洪憲帝制國旗 三四、小叫天―

譚鑫培 三五、賞劉鴻聲龍袍 三六、《新安天會》意有所指 三七、始知天上蒼龍種 三八、有賀長雄進呈《皇室規範》 三九、各國對帝制之議 四○、滿蒙回藏勸進 四一、達賴和班禪 四二、汪鳳瀛反對變更國體 四三、康梁反袁世凱 四四、為袁世凱譯書 四五、石室金匱之制 四六、洪憲設女官 四七、貤封熊希齡 四八、湯化龍怒辭教育長 【卷二】 一、上海鎮守使鄭汝成遇刺身亡 二、蔡松坡與小鳳仙 三、章太炎為袁世凱幽禁 四、袁世凱賜名 五、黎元洪拒受封王 六、黎元洪拒絕逃離北京 七、黎本危洩露計劃 八、趙秉鈞暴斃 九、天師賜號 一○、聘王闓運為國史館長 一一、請章太炎作序 一二、罷除太監,改用女官 一三、杭辛齋獄中

受《易》 一四、三希堂碑有斷碎痕者,為洪憲後之拓本 一五、陸徵祥任國務卿 一六、補北海之魚 一七、洪憲運命與宣統先後媲美 一八、色藝雙全劉喜奎 一九、群爭路費 二○、夏壽田選注孫子兵法 二一、朱瑞奉詔 二二、袁世凱瀛臺賜宴賦詩 二三、袁寒雲與薛麗清 二四、方士之言不可信 二五、袁克定傾心帝制 二六、談笑喧傳《走狗圖》 二七、議定洪憲玉璽 二八、嚴修痛言帝制之弊 二九、朱啟鈐改建正陽門 三○、亂認袁崇煥為祖宗 三一、清代遺臣江亭賦詩 三二、孤本《洪憲縉紳錄》 三三、周道如恩報袁世凱 三四、袁世凱有《欽批古文觀止》之刻 三五、頒布《洪憲曆書》 三六、辮帥張勳 三七、妃子爭封第一宮 三八、嚴復共和女

性之說 三九、晚清遺老群居青島 四○、九門提督江朝宗 四一、堪輿家預言 四二、洪憲元年 四三、第三鎮兵變 四四、怪異之兆 四五、議定洪憲年號 四六、附會《推背圖》之說 四七、嵩山四友 四八、「元宵」忌諱改成「湯圓」 四九、顧鰲、薛大可 五○、洪憲無異傀儡登場 跋/孫文   序 劉成禺的《世載堂雜憶》和《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蔡登山   劉成禺(1875—1952),本名問堯,字禺生,筆名壯夫、漢公、劉漢,湖北武昌人。一八七五年生於廣東番禺,故字禺生,以面略麻,人以「麻哥」稱之,亦不以為忤。有李根源,雲南騰衝人,人稱為「李麻子」。民國初年,劉、李等人同遊蘇州,恰好遇著了章太炎,便相約

到一家照相館去照相。排坐位時,章太炎居中而坐,他令李根源居右,劉成禺居左。這時劉成禺有意見了,他倖倖地說:「我是麻哥,他是麻子,子焉能居哥之上?」章命劉、李換位,劉成禺才不再嘮叨,自覺「麻哥」到底略高「麻子」一籌。一九四四年春間,太炎先生已去世多年,李根源到陪都重慶,寫了許多詩,中有〈訪劉成禺七星崗蔭廬戲贈〉詩云:   我是騰衝李麻子,君是江夏劉麻哥。   回首吳門合夥事,太炎不見奈之何!   劉成禺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劉兆霖號雨臣,曾在廣東廣州府和潮州府等地為官數十年,「卓著勳聲」。成禺幼長於粵,後入武昌經心書院、兩湖書院學習,受教於梁鼎芬,後又曾跟隨辜鴻銘和容閎學習西文。一九0一年,以

唐才常案被累,離鄂走上海,館於王培生家。王家富藏書,得以博覽群籍。後應陳少白之招,與沈翔雲至香港,又以少白之介,加入興中會。同年入日本成城陸軍預備學校,一九0二年,經程家怪介紹在橫濱與孫中山相見,縱談竟日。後來他回憶說,此次會見,「是為四十餘年致力革命之發韌」。同年孫中山曾對他說:「吾欲子搜羅遺聞,撰著成書,以《滿清紀事》為基本,再參以歐美人所著史籍,發揚先烈,用昭信史,為今日吾黨宣傳排滿好資料,亦犬養先生意也。吾子深明漢學,能著此書,吾黨目下尚無他人,故以授子。」於是劉成禺在一九0三年寫成《太平天國戰史》書稿十六卷,一九0四年先印行六卷,孫中山為之作序。一九0三年一月,劉成禺與湖北革命志士藍

天蔚、張繼煦、李書城等在東京創辦了《湖北學生界》。劉成禺曾在刊物上發表〈史學廣義〉一文,宣傳了民主革命思想和推翻清王朝的思想。由於這份刊物,使劉成禺失去了官費留學生資格,不能繼續在日本停留。而孫中山在自傳中也說:「劉成禺在學生新軍大會,演說革命排滿,被清公使逐出學校。」一九0四年春,孫中山抵舊金山,與保皇黨論戰,改組洪門致公堂機關報《大同日報》,掃除保皇黨勢力;此時劉成禺也離日赴美,入加州大學攻讀,以馮自由之薦,課餘兼《大同日報》總編輯。馮自由說:「自是大倡革命排滿,放言無忌,每週華僑革命思想之激盪,劉之力為多焉。」從東京到舊金山這段期間,劉成禺可說是孫中山不可多得的戰友。   劉成禺為了更

快適應語言環境並完成學業,他找了一位小他兩歲的美國白人姑娘名叫珍妮•艾拉•特雷斯科特(Jennie Ella Trescott)任英文教師。據其好友楊千里說,珍妮住在他寓所附近的一所樓房,某日,她的寓所三樓失火,看看快要蔓延到她所住的五樓了。珍妮的母親見女兒困在五樓,就大叫:「我的女兒在五樓啊!」劉成禺在人叢中聽到叫聲,立即冒險衝上五樓,把珍妮背下來。珍妮深感救命之恩,雖然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加州,法律明確規定白人不能與華人通婚,但珍妮決定要嫁給劉成禺。楊千里後來為他刻一「火裏奇緣」印署相贈。劉成禺在《世載堂雜憶》中也曾回憶說:「四十年前,與予妻(Dolly Tiscott)結婚於渥陽明州(案

:今譯為懷俄明州),該州無禁止東方人種與西女結婚條例,地近優脫州(案:今譯為猶他州),乃為鹽湖之遊。鹽湖城,為優脫首府,在萬山之中,人富膏原,家無陋屋。」   一九一一年武昌首義成功,不久,劉成禺回國,一九一二年一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參議院湖北省參議員。南北議和期間人事都由黃興裁定,劉成禺因不滿黃興而與孫武合作,在上海成立民社,與同盟會公開對立。從支持孫中山變為反對孫中山與南京臨時政府,這大概是彼此始料未及的。不久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臨時政府北遷,劉成禺北上任參議院參議員。當時袁世凱極力籠絡,曾以大總統令頒授「嘉禾章」一枚,希望他改弦易轍,歸其所用。但劉成禺虛與周旋,堅守革命初衷不變。「二

次革命」起,他與國民黨籍國會議員多人,被誣犯內亂罪,被袁世凱下令通緝,於是被迫逃到上海,開一雜貨鋪營生,鋪掛招牌為「嘉禾居」,並將「嘉禾章」嵌於招牌中,有人勸止:「此為肇禍之根,恐遭不測!」劉成禺厲聲曰:「袁早晚必敗,不過塚中枯骨,我何懼哉?」。一九一六年袁世凱死後,經過五年左右的疏離,劉成禺繼續追隨孫中山。一九一七年八月,被任命為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參議院議員,九月被任命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府顧問。一九二一年五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劉成禺被任命為總統府宣傳局主任。一九二三年三月,孫中山又任命劉成禺為陸海軍大本營參議。一九二四年十月北京政變後,孫中山受邀北上,此時段祺瑞已

就任臨時執政府執政,孫段之間已無合作基礎可言。於是孫中山下令北上的國民黨員不得在北京政府任職,劉成禺與郭泰祺遵從孫中山的臨終教誨,二人一起回武昌,劉成禺任教於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一直到一九三一年。一九三一年春,國民政府任命劉成禺為監察院監察委員,一直任到一九四七年。一九四七年八月,劉成禺被派為監察院兩廣監察使。一九四九年初,他被任命為國史館總編修。中共建國後,他返回故鄉武昌,曾任湖北省人大會代表、湖北省人委會參事,一九五0年八月被任命為中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二年三月十五日病逝於漢口,享年七十八歲。   劉成禺在青年時代,雄健有力,前在哥老會中,充白紙扇(軍師),他並不自諱,即在《

世載堂雜憶》中,亦曾透露。辛亥革命,南北議和,他充南方代表,亦虎虎有生氣,當時有人呼之為劉大炮者。北伐以後,組織南京政府,于右任拉他為監察院首席監察委員,不免漸呈暮氣,當時他說:監察院「不打老虎,只拍蒼蠅」,雖然以幽默的語調出之,但遇事頗小心謹慎也,且精神亦不及前。國民政府每遇星期一,做紀念週,讀孫中山遺囑,然後此臨時主席演說一番,各屬員則環而恭聽,皆鵠立無座位也。監察院亦如之,一次,于院長方操其陜西官話,作冗長的演說,忽聞鼾聲起於群列,視之,則劉成禺也。幸有立於其傍者推之,曰:「站著亦能打鼾嗎?」他低聲道:「此種話聽之令人昏昏欲睡耳。」   劉成禺喜愛打牌,無論在北京做議員,在廣州當總統府

高等顧問,在南京當監察委員,甚至抗戰期間,重慶市禁止打牌,他還是天天在家裡召集朋友攻打四方城,霹霹拍拍,聲震四鄰。警察局長徐中齊不敢惹他,曾派員婉勸他在檯面鋪布,免得引起鄰舍的反感,他也置之不理。他生平的嗜好,除了打牌之外,就是聊天。他和朋友聊天,古今中外,誇誇其談,尤其是對前清遺老、北洋官僚、黨國要人的拆爛污醜聞秘事,更是葷素並進有聲有色的給以廣播。「天下的好話,由他說盡;天下的壞事,由他做盡。」就是當年他給某人所下的判詞,傳誦一時的名句。   與劉成禺有過接觸的香港掌故家高伯雨說:「劉麻哥是政客中而帶有書生氣味的人,為人趣味可近,和他交往,久之而覺得其人可愛,他一方面從政,一方面又熱心著

述,生平寫過好幾種書,……這些作品,不用說是敘述了不少珍貴的史料。」劉成禺的著作共有:《先總理舊德錄》、《中國五大外交學者口授錄》(五人為容閎、馬相伯、辜鴻銘、伍廷芳、唐紹儀)、《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世載堂詩》(六卷)、《散原先生松門說詩》、《太平天國戰史》(十六卷)、《史學廣義》、《廣西史考廣義》(四卷)、《自傳》、《禺生四唱》(包括洪憲紀事詩、金陵新咏、憶江南雜詩、渝州雜咏、論版本絕句)、《世載堂雜憶》等十一部著作。   其中《世載堂雜憶》大部分是劉成禺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筆記體史料,以隨筆記錄為主,體例不拘。他在七十歲時預知他還有十年壽命,於是日書《雜憶》數則,又把他「平生首尾未完畢

之書,如《禺生四唱》、《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憶江南雜詩注》、《容閎、辜湯生、馬相伯、伍廷芳外交口授錄》、《世載堂筆記》與《自傳》等,盡歸《雜憶》中,匯為長篇,備事分錄。」於是從一九四六年九月十五日開始在上海《新聞報》副刊《新園林》刊登,「年餘始畢,風靡一時。」掌故大家鄭逸梅就說:「《雜憶》可與汪東之《寄庵隨筆》銖兩相稱,洵為兩大力作。」由於劉成禺生平交友廣泛,當時的上層人物如孫中山、黎元洪、伍廷芳、章太炎、鄒容、蔡鍔、楊度、胡景翼等,無不與他過從甚密,所以他的著作內容廣泛,而且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他自己評價說:「典章文物之考證,地方文獻之叢存,師友名輩之遺聞,達士美人之韻事,雖未循纂著宏例

,而短篇簿錄,亦足供大雅諮詢。」   《世載堂雜憶》收錄的文章,記載了晚清至民國時期的人物事蹟、政治制度、社會變革等等,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發生著千百年來沒有過的巨變,政治腐敗,列強橫行,國勢衰微,社會動盪不定,文化眾聲喧嘩。本書記錄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外交、教育以及人物等多方面,是研究中國近代史和民國史的重要資料。 雖然章士釗在〈疏黃帝魂〉中,指出劉成禺寫作態度不夠認真,如說:「禺生游談之雄,好為捕風捉影之說,譏訕前輩,自是一病。」又說:「禺生以小說家姿態,描畫先烈成書次第,故事隨意出入,資其裝點,余殊不取。」確實該書在某些考證上,常有疏忽,後人使用此資料時,是不可不辨者。然瑕不掩瑜,此書

還是包含許多珍貴的資料。董必武為《世載堂雜憶》 題詞中就提到:「禺生見聞廣博,晚年憶其從前耳濡目染之事,筆而錄之,為《世載堂雜憶》。此隨筆之類,未加整理,雖不無耳食之談,謬悠之說,然多遺聞佚事,其中亦有《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之所未及者,甚可喜亦可觀也。」   《世載堂雜憶》在劉成禺生前並無單行本印行,此書稿後來由錢實甫整理,一九六0年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收為「近代史料筆記叢刊」之一種。一九七一年台北文海出版社也出版,收為「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之一種。一九七六年台北長歌出版社也出版,收為「長歌傳記文學叢刊」之一種。一九九五年山西古籍出版社也出版,收為「民國筆記小說大觀」之一種。一九九七年遼寧教育

出版社也出版,收為「新世紀萬有文庫」之一種。然這些版本完全根據一九六0年的中華書局版。但當時錢實甫在整理編輯此書時,可能有他的取捨標準,因此有許多文稿並沒有編入。一九六六年雋君(筆名,是陸丹林)就說:「但是該書印行的,只有十分之八的材料,還有部分文稿,沒有編入。我手邊藏存他的餘稿,今特整理抄錄,並略為注明。目的是供讀者得窺全豹,也可以使作者當年的寫作,不致四分五裂而有遺珠之憾。」雋君整理的文稿名為〈世載堂雜憶續篇〉,後來在高伯雨(林熙)創辦的《大華》半月刊第二十五期(一九六七年三月十五日出版)開始連載,分十期刊畢,共有二十七篇。分別是〈王壬秋的三女〉、〈可憐秋水詞〉、〈梁啟超兩女友〉、〈陳友仁

黑白分明〉、〈萊州奇案〉、〈諧聯拾隽〉、〈多妻教與多妻制〉、〈美國兩大奇案〉、〈楊守敬瑣事〉、〈官文寵妾壓群僚〉、〈沈佩貞情賺黎元洪〉、〈唐群英侮辱宋教仁〉、〈留東外史續編材料〉、〈英雌大鬧參議院的一幕〉、〈讀書拾雋〉、〈溪山如意伴梅花〉、〈散原老人遺事〉、〈沈葆楨與其師〉、〈迎得新人,忽來「故鬼」〉、〈李鴻章向子作揖〉、〈千古傷心搵淚巾〉、〈讀書小識〉、〈粵謳作者招子庸〉、〈左宗棠因聯逢知己〉、〈李鴻章幕中壞員〉、〈滄桑歷劫紀南園〉、〈曾國藩瑣事〉。雋君並對文中的人物別號事蹟加以註解,讓讀者免去查考之煩,此非精通清末民初之史事者,不易為也。而對劉成禺所誤記或考證失實之處,高伯雨也做了按語。只

是後來《大華》半月刊在登完不久,就因財務虧損而停刊了。這份印量不多的雜誌因在香港出版,當時海峽兩岸甚少人注意到,因此儘管它早在一九六七年就已刊出中華書局失收的〈續篇〉,但在這之後兩岸出版的四種版本,竟無任何一個版本收入這〈續篇〉。如今《大華》半月刊早已成為絕版的雜誌,甚至連知名的圖書館都沒有收藏,筆者偶然在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找到後來香港龍門書店複刻的四十二期《大華》雜誌,於是把連載十期的〈世載堂雜憶續篇〉二十七篇文稿影印,重新排版,補入原有的書稿之後,成為「全編本」《世載堂雜憶》,如此讀者當可得窺全豹,而無遺珠之憾矣。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的成書過程,是先有史後有詩的。根據劉成禺自己的說

法是在「寅、巳」之際,也就是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七年之間,他「退處城南,僦孫退谷故宅居之,槐窗閒日,間裡舊籍。時項城銳意稱帝,內外騷然,朝野新語,日不暇及。遂舉所見所聞,隨筆記錄,曰《後孫公園雜識》,存事實也。」 這是有關史的部分。而一九一七年在廣州期間,劉成禺根據張瑞璣、時功玖等人的建議,寫出了《洪憲紀事詩》二百餘首,劉成禺說:「攜歸滬瀆,呈王師勝之、陳師介安及章先生太炎,均勸其詳注刊行,昭明真偽,諸老輩亦多索此稿者……成禺此本,大雅所譏,既經老輩宏獎,後來復尠正鈔,應加勒白,先刊詩二百餘章,敢奉前賢,用代墨楮,得荷批竄,是所錫幸。」《洪憲紀事詩》二百十二首(非三百首)於一九一九年首次刊行,但

只有詩而沒有注釋。後來劉成禺將《後孫公園雜識》中所敘述的史實與《洪憲紀事詩》中的部分詩作編在一起,詩在前,文在後,於一九三六年五月五日在由簡又文任社長,謝興堯、陸丹林分別擔任主編的《逸經》半月刊上開始刊登,題名「洪憲紀事詩本事注」。但只發表七十六首,後來又增加未在《逸經》發表的二十二首及其注文,總計九十八首,於一九三七年由重慶的京華印書館出版,書名改為《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這是《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這本結合詩和史的書籍的由來。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是劉成禺以史家的眼光和詩人的筆墨,寫出了袁世凱竊國亂政、復辟帝制以及帝制夭折的歷史全過程,同時還紀錄了與這段歷史相關的史實與人物。包括洪憲

帝制的方方面面,例如涉及帝制的原因,包括列強的利益爭鬥對中國外交內政的影響、袁世凱的野心、帝制諸人的慫恿;涉及帝制的過程,寫到籌安會、請願團、太子黨等;涉及帝制中的各種人物,遺老、軍閥、進步黨、革命黨等等。《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可說是一幅生動的洪憲帝制圖,鉅細靡遺地呈現出當時的圖景。   例如第八首:「宮內嘲談竟鬩牆,君臣御跛笑升堂。寄言來日聾皇后,勝卻徐妃半面妝。」這首詩寫洪憲元旦朝賀,曾任大總統府軍事參議的顏世清去給袁克定拜年。顏世清右腿跛,袁克定是左腿跛。顏世清跪下後,袁克定拄著拐杖去扶他起來。他們兩人一個留一條腿在地上,引得在場的袁克文、袁克良大笑不已。袁克定厲聲斥責他們兒戲朝儀。不

料,袁克良卻說,大哥還真的以儲君的威儀嚇唬我們弟兄不成?世界上哪有瘸皇帝、聾皇后的?原來,袁克定的太太吳氏(吳大澂長女)有些耳聾。袁克定除了生氣,也沒有辦法。劉成禺以嬉笑怒罵的口吻,寫出這一場滑稽鬧劇。另第九十三首(下卷第四十五首):「武定文功未紀年,梅花洪數應先天。安排新歲崇王制,字字共和竄大圈。」描寫當時朝臣聚議年號,有主張用「武定」為年號(袁克定主之),有主張用「文定」為年號,兩說爭持不下,使主張符應圖讖說者獲勝,遂採用「洪憲」為年號。劉成禺的注文說:「丙辰元旦,登極禮定,城廂內外,九門提督,內外警察廳,步兵統領,派隊四出,所有門對、牌號、告白、牆壁,有『共和』等字,與帝制相抵觸者,一概

消除。其有通衢大道,刊刻書寫,不能即行塗洗者,凡『共和』字面,加畫一大黃圈,借壯觀瞻,而昭民意云。當時街謠曰:『一路圈兒圈到底,到底再圈圈不起。帝制不過畫圈圈,空圈圈了圈而已。』兒童歌者甚夥,警士又沿途禁止。」劉成禺維妙維肖地畫出袁世凱稱帝的滑稽漫畫圖,對袁世凱打著擁護共和的招牌,卻復辟帝制,做出「帝制不過畫圈圈」的辛辣嘲諷。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在凡例中說:「此注多經當代名人良友供給材料,尚有未翔實者,敬求海內賢達,隨時賜正。」也因此引來當時對洪憲帝制親睹者所提供的一手材料,如曾任袁世凱大總統府秘書長的張一麐,曾任黎元洪秘書的黎澍等人提供的史料。另外還有其他師友,透過書信的往返,使得

史料更加豐滿,書中屢屢出現「又記」、「再記」,即是明證。除此而外,劉成禺還注意到當時媒體及輿論的態度,他也引用了《順天時報》、《大同日報》的諸多報導,這都成為相當珍貴的材料。劉成禺注文的敘述生動、形象,既有助於讓讀者正確地理解詩意,又使詩的思想內涵更加豐富,是清末民初以來少見的大型敘事組詩。他以文注詩,詩文互補,並「以詩存史」。使得《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該書,存在多重的意義。   本次重新點校打字排版,除根據一九三七年重慶的京華印書館版外,也參考《逸經》連載時之內容。為了便於讀者的檢索查詢,在每首詩之前,特根據其內容擬定小標題。   【卷一】 二三、皇后佯呼不敢當 翟服羞披御禮堂,朝天外

戚重椒房。宮廷未起新儀注,皇后佯呼不敢當。 洪憲元旦,官眷各御命婦制服,入宮行朝賀禮。孫寶琦夫人,宮中稱為親家太太者,朝見皇后,位尊領班。內禮官、女官長、女官整齊儀注,左右分行,排列禮堂,導皇后升堂行禮。女官奉皇后入,官眷肅立,宣稱請皇后升中位御座,受賀年禮。皇后曰:「親家太太、各位太太,皇后不敢當,不必行禮。」群曰:「請皇后正位。」女官四人,扶持皇后,端拱御座。孫寶琦夫人率各官眷,伏地行九拜跪。皇后欲起立曰:「皇后不敢當。」要還禮。女官復夾持之曰:「皇后坐而受賀,禮也。」皇后身不得動,面紅耳赤,吃吃大笑不止。女官又曰:「皇后必恭拱受禮。」禮畢,皇后退座,語孫寶琦夫人曰:「謝謝各位太太,做了皇

后,連還禮都不能,真真是不敢當也。」賀后禮成,孫寶琦夫人又請朝賀皇帝,皇后曰:「皇帝也不敢當,不必行禮。」翌日「不敢當」新語,豔傳都下。按:皇后為克定生母,人極長厚,長居彰德,洪憲登極,元旦受賀,乃於十二月二十日,克文、克良專車赴洹上,禮迎入新華宮,正皇后位。故其舉動,尚帶大眾鄉味,未習宮廷母儀也。(錄《後孫公園雜錄》) 洪憲敗亡,先總理中山先生由日返滬,開大會於尚賢堂,先生演說曰:「吾人革命,對於國政,尚多外行之事,理所固然。即如項城登極,其皇后受官眷朝賀,聲聲言『不敢當』,豈有皇帝、皇后受臣下跪拜而言『不敢當』者?足見袁家雖世代簪纓,身居帝位,亦是外行。吾願革命黨人,與聞國政,不作外行之事

如洪憲皇后為『不敢當』語也。」(成禺恭錄)

jennie本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BLACKPINK #Lisa #lalisa

💃🏻 Lisa氣勢異於常人、4000人唯一入選,L格成為20多年來YG的第一位外國練習生
💃🏻隊友JENNIE曾說過:'Lisa每一次的考試,評測都是A的優異等級’
💃🏻受邀至《青春有你2》擔任導師!年僅24歲的她對舞蹈精準的要求,完全可以看出Lisa一絲不苟的態度

0:00 開場
00:43 氣勢異於常人、4000人唯一入選
02:11 練習生全A等級
03:31 跳舞機器
04:18 舞蹈影片風靡世界
05:03 性格開朗堅強
06:13 在外打拼不忘本
07:42 受邀至《青春有你2》擔任導師
08:32 IG第一位韓國偶像破5千萬粉絲
09:15 推出solo歌曲、MV破千萬紀錄

氣勢異於常人、4000人唯一入選:

1997年3月27日出生的LISA,本名為「拉莉莎·瑪諾班」Lalisa Manobal,出生在泰國曼谷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就熱愛跳舞的Lisa,7歲時加入了一個舞團叫做「We Zaa Cool」。2010年YG 娛樂來泰國辦徵選活動,要挑選出唱跳美貌兼具的全新女團,Lisa是當時參選四千人中唯一入選的一人!

練習生全A等級:

14歲的Lisa不畏遠離家鄉的恐懼,隻身到了韓國成為練習生,接連而來龐大的壓力,當時Lisa幾乎天天在哭,甚至打電話和媽媽尋求安慰。不過這一切的恐懼也不足以讓Lisa放棄。2012年在官方首部曝光標題為「who’s that girls?」一名神秘的女練習生跳舞的影片,婀娜多姿且柔軟的身段,是年僅16歲的Lisa。隊友JENNIE曾說過:'Lisa每一次的考試,評測都是A的優異等級’

跳舞機器:
歷經五年的練習生訓練,Lisa終於被公開是第二位成員,最後公佈所有成員。當年8月8日Lisa以BLACKPINK女團正式出道。夜以繼日練習累積了超強的舞蹈實力,也成為了對內的舞蹈擔當!一出道就打破多項新人組合紀錄,被網友稱為「怪物新人」憑著超強實力BLACKPINK成為頂流的韓國大勢女團。

舞蹈影片風靡世界:

18年開立了個人的youtube頻道「lalalalisa_m」分享她精湛的舞技與私下的生活紀錄,Lisa這支大秀長腿性感的舞蹈影片,嫵媚的神情與充滿力道的舞蹈,甚至在公開後引來一陣喧然大波,成為了推特上熱門話題,許多人用Lisa這個模板配在「Did this work?」超多國外名人也紛紛參與。

性格開朗堅強:

人紅真的是非多,即使努力做好自己的Lisa,也無可奈何的遭到了黑粉的攻擊,被受邀去韓國節目「真正的男人」體驗軍隊生活,當中素顏入鏡的Lisa不斷被韓國網友攻擊長相。今年的線上演唱會結束後,Lisa再度遭到一群網友惡意攻擊,先是一群中國網友攻擊她的身材和樣貌,接著是土耳其網友攻擊她的國籍,甚至批評她沒有實力!身在異地發展的Lisa,面對這一切惡意批評,她選擇坦然的面對,Lisa身上散發著勇敢與開朗的特質,她深知自己這一切真的得來不易!

-----------------------------------------------------------------------------------------------------
Facebook【TEEPR推一波】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8G0oX4
推一波官方IG 追起來
👉https://reurl.cc/avGrdQ
官方哔哩哔哩(bilibili)帳號:
BF-TEEPR推一波
👉https://reurl.cc/Agb4le

世載堂雜憶(全編本)

為了解決jennie本名的問題,作者劉成禺 這樣論述:

  典章文物之考證,地方文獻之叢存,師友名輩之遺聞,達士美人之韻事,雖未循纂著宏例,而短篇簿錄,亦足供大雅諮詢。-劉成禺   禺生見聞廣博,晚年憶其從前耳濡目染之事,筆而錄之,為《世載堂雜憶》。此隨筆之類,未加整理,雖不無耳食之談,謬悠之說,然多遺聞佚事,其中亦有《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之所未及者,甚可喜亦可觀也。-董必武 但是該書印行的,只有十分之八的材料,還有部分文稿,沒有編入。我手邊藏存他的餘稿,今特整理抄錄,並略為注明。目的是供讀者得窺全豹,也可以使作者當年的寫作,不致四分五裂而有遺珠之憾。-雋君 作者簡介 劉成禺(1875 ~ 1952)   字禺生,湖北武昌人。早年是孫中山不可多得的

戰友。一九一二年一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參議院湖北省參議員。一九二一年五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劉成禺被任命為總統府宣傳局主任。一九二三年三月,孫中山又任命劉成禺為陸海軍大本營參議。一九三一年春,國民政府任命為監察院監察委員。一九四七年八月,被派為監察院兩廣監察使。一九四九年初,被任命為國史館總編修。中共建國後,曾任湖北省人大會代表、湖北省人委會參事,一九五○年八月被任命為中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二年三月十五日病逝於漢口,享年七十八歲。 「導讀」 劉成禺與全編本《世載堂雜憶》  蔡登山序清代之科舉清代之教學清代樂部大臣談前清刑部則例順治丁酉江南科場案雍正朝之兩名人

徐乾學祖孫父子徐乾學後嗣悲式微乾隆禪位後仍親政和珅當國時之戇翰林沈葆楨與其師藩司賣老制軍窘言社五星太平天國佚史◎打館與搜妖◎狀元遊街◎弟萬歲兄萬萬歲◎戰績與封爵◎三合會與天主教派◎守城兩名將◎大審忠王晚清朝士風尚◎桐城派的盛行◎詩人薈集都下◎理學身體力行◎輿地史學崛起◎學業功名分兩派胡林翼論軍事肅門五君子何子貞軼事爆竹聲中爭狀元左宗棠與樊雲門彭玉畫梅劉坤一洩不第之恨張之洞罷除賓師張之洞遺事清遊題句雅集敲詩張之洞大開賭禁豁蒙樓張之洞與端方抱冰堂與奧略樓書廣雅遺事◎梁鼎芬忽然有弟◎王壬秋用兵如神◎原道一篇傲大帥◎福壽雙全陪新郎賣茶女華蘅芳稱算命先生勦襲老文章釀成大參案◎徐致祥鈔襲張之洞中解元文◎周

錫恩鈔襲龔定菴作阮元年譜序◎徐致祥奏參張之洞◎大參案之尾聲武昌假光緒案去思碑與紀功碑兩湖書院血湖經王湘綺之遺牋零墨王湘綺筆下兩漢奸王湘綺莫愁湖亭長聯徐志遠妙語救藩司繆小山充書庫主任梁節庵願為入幕賓梁節庵之鬍與辮潘祖蔭提倡公羊學說記楊守敬先生李客的怨氣龍樹寺觴詠大會紹興師爺的妙計瞿子玖開缺始末馬眉叔與招商局張嗇翁入泮受訟累張季直的幸運張季直與徐樹錚東奧山莊岑春蓂謬戮饑民端方出洋趣史馬君武受紿甲午一役中之八仙西太后讚歎宋遯初程德全橫臥鐵軌柯逢時喜得孤本守舊維新兩派之爭紀先師容純父先生補述容閎先生事略徐老道與康聖人宓知縣與西太后假照片計陷岑春□章太炎師事孫詒讓章太炎被杖袁世凱倉皇走天津側面看袁世凱清

道人軼事清道人與鄭蘇龕蔡乃煌佳句邀特賞劉申叔新詩獲知己遁跡僧寮一奇士徐固卿精曆算奔走權門扮演醜劇逋臣爭印遺老無聊祇造謠樊樊山之晚年臘腸下酒著新書述戢翼翬生平蘇曼殊之哀史孫中山先生語錄◎練習演說之要點◎宣傳文字的運用◎談民選議員翠亨村獲得珍貴史料紀伍老博士民元北京兵變內幕新華宮秘密外交◎德皇親筆書函◎便殿賜宴◎軍官競蓄威廉鬚◎朱爾典單刀直入◎重賂買得君主論◎朱爾典談話紀錄◎如何處置東鄰◎老友不拘形跡◎日本二十一條要求◎鐵箱中偷出密件◎特使擋駕帝制坍台洪憲第一人物陳宦挽章太炎楊杏城之毒藥水永樂園楊皙子輸誠足供史料的打油詩「洪憲皇帝」的揖讓洪憲女臣娘子軍打神州蕭耀南之輸誠巡閱使署中之會議武漢設新政府

密約鄂豫互助之內幕□槍置毒之謎樊鍾秀曹錕之覆敗清陵被劫記日本不敢侵澳門紀鄂中文獻粵中文獻之劫運清史稿之纂修與刊印清史稿之謬誤孔子歷代封諡南宗孔聖後裔考證再紀南宗孔聖後裔南宗孔聖後裔考證補嶺南學派述略嶺南兩大儒嶺南詩畫大家謁陳白沙先生祠陳白沙傳紀宋處士謝翱近代學者軼事紀黃季剛趣事述楊氏水經注疏巾箱留珍本柳下說書大好駢文派跳加官 世載堂雜憶續篇前言王壬秋的三女可憐秋水詞梁啟超兩女友陳友仁黑白分明萊州奇案諧聯拾雋多妻教與多妻制美國兩大奇案楊守敬瑣事官文寵妾壓群僚沈佩貞情賺黎元洪唐群英侮辱宋教仁留東外史續編材料英雌大鬧參議院的一幕讀書拾雋溪山如意伴梅花散原老人遺事沈葆楨與其師迎得新人,忽來「故鬼」李鴻

章向子作揖千古傷心搵淚巾讀書小識粵謳作者招子庸左宗棠因聯逢知己李鴻章幕中壞員滄桑歷劫紀南園曾國藩瑣事 導讀 劉成禺與全編本《世載堂雜憶》  蔡登山   劉成禺(一八七五—一九五二),本名問堯,字禺生,筆名壯夫、漢公、劉漢,湖北武昌人。一八七五年生於廣東番禺,故字禺生,以面略麻,人以「麻哥」稱之,亦不以為忤。有李根源,雲南騰衝人,人稱為「李麻子」。民國初年,劉、李等人同遊蘇州,恰好遇著了章太炎,便相約到一家照相館去照相。排坐位時,章太炎居中而坐,他令李根源居右,劉成禺居左。這時劉成禺有意見了,他倖倖地說:「我是麻哥,他是麻子,子焉能居哥之上?」章命劉、李換位,劉成禺才不再嘮叨,自覺「麻哥」到底

略高「麻子」一籌。一九四四年春間,太炎先生已去世多年,李根源到陪都重慶,寫了許多詩,中有〈訪劉成禺七星崗蔭廬戲贈〉詩云:   我是騰衝李麻子,君是江夏劉麻哥。  回首吳門合夥事,太炎不見奈之何!   劉成禺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劉兆霖號雨臣,曾在廣東廣州府和潮州府等地為官數十年,「卓著勳聲」。成禺幼長於粵,後入武昌經心書院、兩湖書院學習,受教於梁鼎芬,後又曾跟隨辜鴻銘和容閎學習西文。一九0一年,以唐才常案被累,離鄂走上海,館於王培生家。王家富藏書,得以博覽群籍。後應陳少白之招,與沈翔雲至香港,又以少白之介,加入興中會。同年入日本成城陸軍預備學校,一九0二年,經程家怪介紹在橫濱與孫中山相見,縱談竟

日。後來他回憶說,此次會見,「是為四十餘年致力革命之發韌」。同年孫中山曾對他說:「吾欲子搜羅遺聞,撰著成書,以《滿清紀事》為基本,再參以歐美人所著史籍,發揚先烈,用昭信史,為今日吾黨宣傳排滿好資料,亦犬養先生意也。吾子深明漢學,能著此書,吾黨目下尚無他人,故以授子。」於是劉成禺在一九0三年寫成《太平天國戰史》書稿十六卷,一九0四年先印行六卷,孫中山為之作序。一九0三年一月,劉成禺與湖北革命志士藍天蔚、張繼煦、李書城等在東京創辦了《湖北學生界》。劉成禺曾在刊物上發表〈史學廣義〉一文,宣傳了民主革命思想和推翻清王朝的思想。由於這份刊物,使劉成禺失去了官費留學生資格,不能繼續在日本停留。而孫中山在自

傳中也說:「劉成禺在學生新軍大會,演說革命排滿,被清公使逐出學校。」一九0四年春,孫中山抵舊金山,與保皇黨論戰,改組洪門致公堂機關報《大同日報》,掃除保皇黨勢力;此時劉成禺也離日赴美,入加州大學攻讀,以馮自由之薦,課餘兼《大同日報》總編輯。馮自由說:「自是大倡革命排滿,放言無忌,每週華僑革命思想之激盪,劉之力為多焉。」從東京到舊金山這段期間,劉成禺可說是孫中山不可多得的戰友。   劉成禺為了更快適應語言環境並完成學業,他找了一位小他兩歲的美國白人姑娘名叫珍妮.艾拉.特雷斯科特(Jennie Ella Trescott)任英文教師。據其好友楊千里說,珍妮住在他寓所附近的一所樓房,某日,她的寓所三

樓失火,看看快要蔓延到她所住的五樓了。珍妮的母親見女兒困在五樓,就大叫:「我的女兒在五樓啊!」劉成禺在人叢中聽到叫聲,立即冒險衝上五樓,把珍妮背下來。珍妮深感救命之恩,雖然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加州,法律明確規定白人不能與華人通婚,但珍妮決定要嫁給劉成禺。楊千里後來為他刻一「火□奇緣」印署相贈。劉成禺在《世載堂雜憶》中也曾回憶說:「四十年前,與予妻(Dolly Tiscott)結婚於渥陽明州(案:今譯為懷俄明州),該州無禁止東方人種與西女結婚條例,地近優脫州(案:今譯為猶他州),乃為鹽湖之遊。鹽湖城,為優脫首府,在萬山之中,人富膏原,家無陋屋。」   一九一一年武昌首義成功,不久,劉成禺回國,

一九一二年一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參議院湖北省參議員。南北議和期間人事都由黃興裁定,劉成禺因不滿黃興而與孫武合作,在上海成立民社,與同盟會公開對立。從支持孫中山變為反對孫中山與南京臨時政府,這大概是彼此始料未及的。不久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臨時政府北遷,劉成禺北上任參議院參議員。當時袁世凱極力籠絡,曾以大總統令頒授「嘉禾章」一枚,希望他改弦易轍,歸其所用。但劉成禺虛與周旋,堅守革命初衷不變。「二次革命」起,他與國民黨籍國會議員多人,被誣犯內亂罪,被袁世凱下令通緝,於是被迫逃到上海,開一雜貨鋪營生,鋪掛招牌為「嘉禾居」,並將「嘉禾章」嵌於招牌中,有人勸止:「此為肇禍之根,恐遭不測!」劉成禺厲聲曰:

「袁早晚必敗,不過塚中枯骨,我何懼哉?」。   一九一六年袁世凱死後,經過五年左右的疏離,劉成禺繼續追隨孫中山。一九一七年八月,被任命為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參議院議員,九月被任命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府顧問。一九二一年五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劉成禺被任命為總統府宣傳局主任。一九二三年三月,孫中山又任命劉成禺為陸海軍大本營參議。一九二四年十月北京政變後,孫中山受邀北上,此時段祺瑞已就任臨時執政府執政,孫段之間已無合作基礎可言。於是孫中山下令北上的國民黨員不得在北京政府任職,劉成禺與郭泰祺遵從孫中山的臨終教誨,二人一起回武昌,劉成禺任教於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一直到一九三一年。一九

三一年春,國民政府任命劉成禺為監察院監察委員,一直任到一九四七年。一九四七年八月,劉成禺被派為監察院兩廣監察使。一九四九年初,他被任命為國史館總編修。中共建國後,他返回故鄉武昌,曾任湖北省人大會代表、湖北省人委會參事,一九五0年八月被任命為中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二年三月十五日病逝於漢口,享年七十八歲。   劉成禺在青年時代,雄健有力,前在哥老會中,充白紙扇(軍師),他並不自諱,即在《世載堂雜憶》中,亦曾透露。辛亥革命,南北議和,他充南方代表,亦虎虎有生氣,當時有人呼之為劉大炮者。北伐以後,組織南京政府,于右任拉他為監察院首席監察委員,不免漸呈暮氣,當時他說:監察院「不打老虎,只拍

蒼蠅」,雖然以幽默的語調出之,但遇事頗小心謹慎也,且精神亦不及前。國民政府每遇星期一,做紀念週,讀孫中山遺囑,然後此臨時主席演說一番,各屬員則環而恭聽,皆鵠立無座位也。監察院亦如之,一次,于院長方操其陜西官話,作冗長的演說,忽聞鼾聲起於群列,視之,則劉成禺也。幸有立於其傍者推之,曰:「站著亦能打鼾嗎?」他低聲道:「此種話聽之令人昏昏欲睡耳。」   劉成禺喜愛打牌,無論在北京做議員,在廣州當總統府高等顧問,在南京當監察委員,甚至抗戰期間,重慶市禁止打牌,他還是天天在家裡召集朋友攻打四方城,霹霹拍拍,聲震四鄰。警察局長徐中齊不敢惹他,曾派員婉勸他在檯面鋪布,免得引起鄰舍的反感,他也置之不理。他生平

的嗜好,除了打牌之外,就是聊天。他和朋友聊天,古今中外,誇誇其談,尤其是對前清遺老、北洋官僚、黨國要人的拆爛污醜聞秘事,更是葷素並進有聲有色的給以廣播。「天下的好話,由他說盡;天下的壞事,由他做盡。」就是當年他給某人所下的判詞,傳誦一時的名句。   與劉成禺有過接觸的香港掌故家高伯雨說:「劉麻哥是政客中而帶有書生氣味的人,為人趣味可近,和他交往,久之而覺得其人可愛,他一方面從政,一方面又熱心著述,生平寫過好幾種書,……這些作品,不用說是敘述了不少珍貴的史料。」劉成禺的著作共有:《先總理舊德錄》、《中國五大外交學者口授錄》(五人為容閎、馬相伯、辜鴻銘、伍廷芳、唐紹儀)、《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世載堂詩》(六卷)、《散原先生松門說詩》、《太平天國戰史》(十六卷)、《史學廣義》、《廣西史考廣義》(四卷)、《自傳》、《禺生四唱》(包括洪憲紀事詩、金陵新□、憶江南雜詩、渝州雜□、論版本絕句)、《世載堂雜憶》等十一部著作。   其中《世載堂雜憶》大部分是劉成禺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筆記體史料,以隨筆記錄為主,體例不拘。他在七十歲時預知他還有十年壽命,於是日書《雜憶》數則,又把他「平生首尾未完畢之書,如《禺生四唱》、《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憶江南雜詩注》、《容閎、辜湯生、馬相伯、伍廷芳外交口授錄》、《世載堂筆記》與《自傳》等,盡歸《雜憶》中,匯為長篇,備事分錄。」於是從一九四六年九月十五日開始在

上海《新聞報》副刊《新園林》刊登,「年餘始畢,風靡一時。」掌故大家鄭逸梅就說:「《雜憶》可與汪東之《寄庵隨筆》銖兩相稱,洵為兩大力作。」由於劉成禺生平交友廣泛,當時的上層人物如孫中山、黎元洪、伍廷芳、章太炎、鄒容、蔡鍔、楊度、胡景翼等,無不與他過從甚密,所以他的著作內容廣泛,而且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他自己評價說:「典章文物之考證,地方文獻之叢存,師友名輩之遺聞,達士美人之韻事,雖未循纂著宏例,而短篇簿錄,亦足供大雅諮詢。」   《世載堂雜憶》收錄的文章,記載了晚清至民國時期的人物事蹟、政治制度、社會變革等等,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發生著千百年來沒有過的巨變,政治腐敗,列強橫行,國勢衰微,社會動盪不

定,文化眾聲喧嘩。本書記錄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外交、教育以及人物等多方面,是研究中國近代史和民國史的重要資料。 雖然章士釗在《疏黃帝魂》中,指出劉成禺寫作態度不夠認真,如說:「禺生游談之雄,好為捕風捉影之說,譏訕前輩,自是一病。」又說:「禺生以小說家姿態,描畫先烈成書次第,故事隨意出入,資其裝點,余殊不取。」確實該書在某些考證上,常有疏忽,後人使用此資料時,是不可不辨者。然瑕不掩瑜,此書還是包含許多珍貴的資料。董必武為《世載堂雜憶》 題詞中就提到:「禺生見聞廣博,晚年憶其從前耳濡目染之事,筆而錄之,為《世載堂雜憶》。此隨筆之類,未加整理,雖不無耳食之談,謬悠之說,然多遺聞佚事,其中亦有《洪憲

紀事詩本事簿注》之所未及者,甚可喜亦可觀也。」   《世載堂雜憶》在劉成禺生前並無單行本印行,此書稿後來由錢實甫整理,一九六0年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收為「近代史料筆記叢刊」之一種。一九七一年台北文海出版社也出版,收為「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之一種。一九七六年台北長歌出版社也出版,收為「長歌傳記文學叢刊」之一種。一九九五年山西古籍出版社也出版,收為「民國筆記小說大觀」之一種。一九九七年遼寧教育出版社也出版,收為「新世紀萬有文庫」之一種。然這些版本完全根據一九六0年的中華書局版。但當時錢實甫在整理編輯此書時,可能有他的取捨標準,因此有許多文稿並沒有編入。一九六六年香港的雋君(筆名,可能是高伯雨)就說:

「但是該書印行的,只有十分之八的材料,還有部分文稿,沒有編入。我手邊藏存他的餘稿,今特整理抄錄,並略為注明。目的是供讀者得窺全豹,也可以使作者當年的寫作,不致四分五裂而有遺珠之憾。」雋君整理的文稿名為〈世載堂雜憶續篇〉,後來在高伯雨(林熙)創辦的《大華》半月刊第二十五期(一九六七年三月十五日出版)開始連載,分十期刊畢,共有二十七篇。分別是〈王壬秋的三女〉、〈可憐秋水詞〉、〈梁啟超兩女友〉、〈陳友仁黑白分明〉、〈萊州奇案〉、〈諧聯拾□〉、〈多妻教與多妻制〉、〈美國兩大奇案〉、〈楊守敬瑣事〉、〈官文寵妾壓群僚〉、〈沈佩貞情賺黎元洪〉、〈唐群英侮辱宋教仁〉、〈留東外史續編材料〉、〈英雌大鬧參議院的一

幕〉、〈讀書拾雋〉、〈溪山如意伴梅花〉、〈散原老人遺事〉、〈沈葆楨與其師〉、〈迎得新人,忽來「故鬼」〉、〈李鴻章向子作揖〉、〈千古傷心搵淚巾〉、〈讀書小識〉、〈粵謳作者招子庸〉、〈左宗棠因聯逢知己〉、〈李鴻章幕中壞員〉、〈滄桑歷劫紀南園〉、〈曾國藩瑣事〉。雋君並對文中的人物別號事蹟加以註解,讓讀者免去查考之煩,此非精通清末民初之史事者,不易為也。而對劉成禺所誤記或考證失實之處,高伯雨也做了按語。只是後來《大華》半月刊在登完不久,就因財務虧損而停刊了。這份印量不多的雜誌因在香港出版,當時海峽兩岸甚少人注意到,因此儘管它早在一九六七年就已刊出中華書局失收的〈續篇〉,但在這之後兩岸出版的四種版本,竟

無任何一個版本收入這〈續篇〉。如今《大華》半月刊早已成為絕版的雜誌,甚至連知名的圖書館都沒有收藏,筆者偶然在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找到後來香港龍門書店復刻的四十二期《大華》雜誌,於是把連載十期的〈世載堂雜憶續篇〉二十七篇文稿影印,重新排版,補入原有的書稿之後,成為「全編本」《世載堂雜憶》,如此讀者當可得窺全豹,而無遺珠之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