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區里長當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另外網站里長選舉結果出爐26里長連任成功– 1883期 - 小世界周報也說明:台北市第十屆的里長選舉順利落幕,選情激烈的文山區,三十九里共有七十五人競爭,投開票當天,台北市選舉委員會即公布.

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王業立所指導 秦慧珠的 1994~2012年臺北市長及總統副總統選舉臺北市政黨選票變化分析 (2013),提出文山區里長當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北市長選舉、總統副總統選舉、政黨版圖、藍綠選票、棄保效應、泛藍選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劉兆隆所指導 林麗蓉的 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之關係研究─臺中市豐原區為例 (2010),提出因為有 村里組織、村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組織互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文山區里長當選的解答。

最後網站臺北市第14屆里長選舉文山區各里選舉區、名額及競選經費 ...則補充:競選經費. 最高金額. (單位: 新臺幣元). 景行里. 1. 313,000. 試院里. 1. 293,000. 景東里. 1. 302,000. 華興里. 1. 323,000. 景美里. 1. 272,000. 明義里.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文山區里長當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994~2012年臺北市長及總統副總統選舉臺北市政黨選票變化分析

為了解決文山區里長當選的問題,作者秦慧珠 這樣論述:

本論文為研究自1994年至2012年臺北市十次重要的選舉,包括五次市長選舉、五次總統副總統選舉臺灣的主要政黨國民黨、民進黨和從國民黨分裂出去的泛藍政黨,在全臺北市以及十二個行政區的得票情形,以了解藍綠政黨在臺北市的選票結構。為深入探討,本論文除依據歷次選舉結果統計做量化分析外,更設定八項議題進行深度訪談做質化分析,共訪問了市長候選人、市議員、資深輔選人員及政治評論員等十七位受訪者,再將量化分析和質化分析綜合歸納,以研究解析論文所設定之議題,了解臺北市藍綠選票基本盤勢、泛藍分裂與棄保效應、各行政區選民投票傾向與差異等問題,對長達十八年來,臺北市首長選舉所形成的政黨選票結構和選民投票行為,做完整

而深刻之研究。在研究結果上,本論文有以下結論:一、臺北市選票結構為:泛藍選票大於國民黨選票,國民黨選票大於民進黨選票。綜合平均五次臺北市長選舉,泛藍平均得票率為57.57%,國民黨平均得票率為50.12%,民進黨平均得票率為42.03%;五次總統副總統選舉,臺北市泛藍平均得票率為65.50%,國民黨平均得票率為47.65%,民進黨平均得票率為36.39%。二、若將臺北市長選舉和總統副總統選票做比較,由上述得票率可知,臺北市民進黨和國民黨皆是市長選票大於總統選票,但泛藍則是總統選票大於市長選票。因此是「市長綠」大於「總統綠」,「市長藍」大於「總統藍」,「總統泛藍」大於「市長泛藍」。三、臺北市藍綠

板塊和全國各縣市平均的藍綠板塊相比差距不大。自1996年至2012年總統副總統大選,國民黨全國平均得票率為47.71%,在臺北市平均得票率為47.65%,差距為0.24%;泛藍平均全國得票率為60.33%,在臺北市平均得票率為63.50%,差距為3.17%。四、早期選舉當泛藍分裂,有兩位或兩組以上候選人競爭市長或總統副總統時,容易造成民進黨當選,1994年市長選舉和200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皆如此,但臺北市選民經過兩次教訓後不再重蹈覆轍,在投票時會採取自動棄保策略,因此棄保效應已逐漸內化為藍軍選民投票的準則,1998年、2006年市長選舉,2012年總統副總統選舉,藍軍雖然分裂,但在選民自動棄保

下,仍然集中選票讓國民黨候選人當選,民進黨再也難以靠國民黨分裂而當選。五、臺北市十二個行政區選票結構各有不同,大同區為民進黨得票率最高的區,五屆市長選舉平均可得到56.20%的選票,是十二區中唯一得票率過半數的區;五屆總統副總統大選大同區平均可得到48.88%的選票,但仍未過半數。文山區則為國民黨得票最高的區,五屆市長選舉平均得到57.42%的選票,五屆總統副總統大選則平均可得到52.10%的選票。而泛藍選票在文山區則五屆市長平均可得到67.15%的選票,五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則平均可得到72.01%的選票。六、臺北市各行政區選民投票傾向之差異,和歷史淵源、人口結構有關,一般而言傳統社區較為偏綠,

新興社區較為偏藍,因此臺北市最綠的區是大同區,最藍的區是文山區;大同、士林、萬華、中山是民進黨較具優勢的行政區;文山、大安、信義、中正則為泛藍和國民黨較具優勢的區。

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之關係研究─臺中市豐原區為例

為了解決文山區里長當選的問題,作者林麗蓉 這樣論述:

村里是我國地方治理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組織,協助政府推動基層地方自治工作,地方治理中另一個社會組織即是社區發展協會,為人民團體型態,透過人民團體組織運作,激發社區意識參與公共事務、自主、創新的精神,推動社區發展工作。二者分屬不同業務與監督機關,原先制度的設計是互補、協力合作的關係,期盼發揮最大的效力,但卻演變成資源的爭奪、利益的衝突,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都是地方資源使用者,接受資源分配,相對的也是地方資源的供應者,將資源的分配,轉換成服務的提供者,二者之關係既可能是競爭又可能是合作。決定競爭與合作的關鍵因素,在於其互動關係,互動關係的良窳,影響地方的和諧與進步發展。 本研究探討村里與社區發

展協會之間互動情形,期間產生的問題及造成地方建設的影響,為了深入研究此議題,而進行訪談,將訪談資料歸納四種組合類型:第一類型二合一型、第二類型分工合作型、第三類型各自為政型、第四類型衝突對立型,分別就各類型一一深入討論。研究結果發現村里長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若是同一人或者有親屬關係、理念相同的朋友,才能發展成合作關係,較無紛爭問題,若無以上因素,利益及權勢各不相同的人,容易發展成為競爭對立的關係,爭端不斷,對於地方的和諧與發展是一大阻力。另研究發現里與社區意識逐漸興起、里與社區的財源不足、地方廟會資源的重要性、里與社區資源重疊導致爭端、公部門協調能力有限及選舉派系影響不明顯等問題,可提供日後研

究相關議題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