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莎貝果花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訂位、菜單、價格優惠和問答集

路易莎貝果花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儷瑾寫的 西班牙,不只海鮮飯:跟著官方導遊深入西班牙美味日常 和(美)朱莉安娜·芭芭莎的 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危機中的里約熱內盧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推薦露易莎咖啡的早餐| 培根蛋堡加了顆粒花生醬也說明:吃膩超商早餐和美而美連鎖早餐店的人兒可以參考一下露易莎咖啡的早餐,咖啡品質不賴又有能吃的漢堡,培根蛋堡一個50 元也有牛肉漢堡,但是名字取成墨西哥辣味牛肉堡卻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奇光出版 和山西人民所出版 。

最後網站路易莎貝果推薦則補充:路易莎 咖啡LOUISA COFFEE(新竹竹科店). 地址:新竹市金山七街9號.路易莎推薦:脆粒花生貝果$45. 不同於其他間大多都是使用滑順花生醬,使用帶有顆粒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路易莎貝果花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西班牙,不只海鮮飯:跟著官方導遊深入西班牙美味日常

為了解決路易莎貝果花生的問題,作者王儷瑾 這樣論述:

《巴塞隆納,不只高第》&《西班牙,再發現》作者王儷瑾睽違5年最新力作! 如果你只知道Tapas和海鮮飯、火腿和Sangría , 快跟著官方導遊,發現更多「你不知道的西班牙美食」! 從飲食習慣、食材特產、時令節慶美食、各地區食旅, 到觀光餐飲指南和伴手禮推薦,全方位介紹西班牙的飲食文化。   ◆《巴塞隆納,不只高第》&《西班牙,再發現》暢銷作者暨西班牙官方導遊王儷瑾第三部全新創作。   ◆第一本以美食為主,結合旅遊,介紹觀光及美食大國西班牙的飲食文化專書。讓你知道西班牙除了tapas和海鮮飯、火腿和橄欖油,還有很多美食及其背後的典故和特色。   ◆全面深入認識西班牙的

特產與食材、節令美食讓你知道什麼時候到西班牙可以吃什麼、地區美食讓你知道西班牙南北沿海外島山區各地不同的特色飲食。   ◆收錄450幅精美照片,包括各單位授權使用的獨家資料:安達魯西亞旅遊局、瓦倫西亞旅遊局、加那利群島旅遊局、卡斯提亞-雷昂旅遊局等,用豐富的視覺呈現導覽西班牙美食之旅!   ◆從酒吧文化到産地名稱保護制度,從火腿、橄欖油到番紅花,從Tapas到米其林,從氣泡酒Cava到國民飲品Sangría ,從特色食材到節慶飲食,從觀光餐飲指南到伴手禮推薦,全方位深入認識西班牙各地美食及飲食文化,旅遊時更知道怎麼點菜怎麼吃!   「21世紀的西班牙美食反映了生活方式、歷史和經驗。現在,

西班牙的餐飲業、旅遊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成為西班牙旅遊的另個面向,而享用西班牙美食,則成為另一種旅遊方式,也是認識西班牙文化傳統和歷史人文的絕佳體驗。」──王儷瑾   西班牙,美食與旅遊的完美結合!   你知道西班牙人一天吃五頓、午餐不在12點吃嗎?   你知道美乃滋源於西班牙,罐頭在西班牙是奢侈的美食享受?   你知道西班牙是橄欖油和黑松露的最大產國,擁有世上最多酒吧和餐廳嗎?   如果你只知道tapas和海鮮飯,   快跟著官方導遊,發現更多「你所不知道的西班牙美食」!   西班牙以其一年三百多天的陽光和海水清澈見底的海灘當號召,還有數量驚人的世界遺產為觀光資源,加上人民熱情

、歷史悠久、文化多元,每年吸引超過8000萬人造訪,造就發達的旅遊業和觀光大國美名。如今,隨著旅遊習慣的改變,西班牙在21世紀又多了另一項旅遊號召:美食。   伊比利半島自古以來受到希臘和羅馬文明、迦太基人和猶太人、伊斯蘭教、美洲殖民地,以及法國等不同文化影響,融入形塑成豐富多元的西班牙飲食。北部、內陸、南部、沿海、外島和山區等不同地理環境也孕育出各地區豐饒的食材和獨特的菜色。而享譽國際的亞德里亞(Ferran Adrià)、羅卡(Roca)三兄弟及阿札克(Juan Mari Arzak)等名廚和旗下獲獎無數的餐廳,更將西班牙飲食推上世界美食版圖的前茅。   本書結合美食和旅遊,從酒吧文化

到産地名稱保護制度,從火腿、橄欖油到番紅花,從Tapas到米其林,從氣泡酒Cava到國民飲品Sangría ,從特色食材到時令節慶飲食,從餐飲指南到伴手禮推薦,全方位深入認識西班牙各地美食及飲食文化,旅遊時更知道怎麼點菜怎麼吃!  

路易莎貝果花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蔬食報報第二期來啦!全家竟推出50樣蔬食商品
萊爾富、摩斯、路易莎、台北捷運、春水堂...都推出蔬食品項🌱
最新台灣品牌燕麥奶🔥是否能贏過進口植物奶呢?
十一月發生了哪些蔬食大事呢?

☑本期完整PDF文字檔:
https://reurl.cc/pyeVX8

VeganHug ─『全植物蔬食料理包』五大特色
🌿 採用全植物健康食材,無添加味精、防腐劑、人工色素
🌿 每道料理皆含主食、主廚特製醬料包,另附贈冷凍鮮蔬包
🌿 只用一個鍋子、3分鐘,就能輕鬆享用五星級料理!
🌿 台北台中五大蔬食品牌共同聯名
🌿 五位主廚共同研發,五種餐廳級料理組
內含五道料理:
🍲墨西哥燉黑豆燴飯
🍛椒香麻婆豆腐燒飯
🍝煙燻紅椒義大利麵
🍜藥膳麻油猴菇拉麵
🥟咖哩味噌植物肉湯餃

我們試吃過超驚豔,除了主食本身、連飯、麵的料理包都準備好,還有蔬菜包可
自行添加,完整呈現在餐廳吃到的口感與風味,也顛覆對冷凍料理包新鮮度不高
的印象(很新鮮!),而且可以一次吃到五款異國風味真的很幸福!募資期間,用
不到一半的價格就能吃到主廚級料理,真的很划算!

募資計畫連結👉https://reurl.cc/9XmynV
PS:前1000名贊助可搶先獲得限量好禮呦!


=====連鎖品牌=====

■全家 X 惟根小鎮
推出一整櫃的全素商品,包含素食乾貨、植物奶、醬料、零食等約 50 樣。
★上架門市資訊:
全家京盛店: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 56-1 號 1 樓
全家陽鑫店: 台北市內湖區瑞湖街 80 巷 1 樓 R3, R4
全家淡水海都店: 新北市淡水區新市五路三段 312 號
全家台大醫院店: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7 號

★上架品項:
Voelkel德國demeter天然果汁
Voelkel德國-無麩質燕麥飲
SPROUD瑞典-超驕傲未來植物艿系列
Califia Farms-植物艿系列
Byodo德國天然醬料
Naturata德國demeter天然醬料
台灣天貝天貝醬系列
回家吃飯-天貝XO醬&蔬肉燥系列
好好善食國際-食尚醬料系列
翔鶴佳-天貝拌醬&堅果棒系列
烘培客-Vegan餅乾系列
優穀美身全榖餅乾系列
Hoya植物肉干系列
綠源寶植物肉干系列
吳獨麵天然拌麵系列
德緣純素大瑪酸辣粉
源順沒麥乾拌麵系列

=====蔬食新品=====

■萊爾富 X 寬心園
金黃蔥油(vegan 五辛) 刀削寬浪麵
清香烏醋(全素)勁 Q 拉麵
川香椒麻(全素)刀削寬浪麵
4 入裝售價 298 元,12 /15 前嚐鮮價只要 198 元(萊爾富門市)

■隨緣 X 熱浪島 – 南洋風味泡麵
泰式酸辣湯麵 (全素) $39
南洋叻沙拌麵 (全素) $39

■摩斯
柚子鹽拉麵 (vegan 含五辛、酒) $150 / 2 入

■OmniPork
OmniPork 新餐肉 (全素)定價$209
OmniPork 新肉絲 (全素)定價$169
★ 購買通路:
微風超市、City Super、JASONS Market Place、SOGO Fresh Mart忠孝館、家樂福限定門市、大潤發限定門市、棉花田限定門市、有機緣地、樂膳
自然無毒蔬食超市、玩饗食庫、唯素主義。(每間價格都略有不同)
官網連結👉https://omnipork.co/zh

■台北捷運 X 捷客鮮
經典營養紫米餐 (全素) $100
211 健康瘦身餐 (全素) $100
★目前僅台北捷運象山站、101/世貿站提供,一~五的午餐時段 & 晚餐時段
★ 點餐辦法:下載「台北捷運 GO」App → 點選 Metro Taste 捷客鮮,即可預約訂單取餐。亦可現場購買,依當日準備數量為準。

=====連鎖飲料=====

■路易莎 – 免費升級燕麥奶
所有加鮮奶(含冰奶泡)的飲品,12 月底前皆可免費升級燕麥奶(小農系列除外)。
★ 炊米堡系列
義式羅勒野菇 $80 (全素)
墨西哥辣椒 $80 (全素)
★ 果醬貝果
草莓貝果$45 (全素)
藍莓貝果$45 (全素)
脆粒花生$45 (全素)
★ 軟歐貝果
紅麴蔓越莓貝果$38 (全素)
可可杏仁角貝果$35 (全素)
相思知心紅豆泥$50 (全素)
甜菜根洋蔥貝果$38 (Vegan 五辛)
墨西哥辣香貝果$35 (Vegan 五辛)
★ 輕食系列 (不加醬或換花生醬)
蔬菜貝果$60 (Vegan 五辛)
蔬菜佛卡夏$60 (Vegan 五辛)
蔬菜全麥三明治$45 (Vegan 五辛)
蔬菜風味三明治$50 (Vegan 五辛)
★ 飲品系列 - 11.04~12.31 免費升級燕麥奶
⚠英式奶茶、黑糖雪點奶茶、鴛鴦咖啡、路易莎特調皆含有奶精粉 (奶素)
⚠餐點部份,各分店微波爐、烤箱等,仍有共用情況,請自行斟酌。

■春水堂
鐵觀音燕麥奶 -北桃竹 S $125/M $240,中南 S $115/M $220
頂級烏瓦燕麥奶 - 北桃竹 S $125/M $240,中南 S $115/M $220
★餐點 (皆為全素)
手工麻香麵線 $85
五香素麵 $85
精燉藥膳湯 $145
古早味地瓜葉 $80
金菇豆皮 $80
塔香杏鮑菇 $80
滷四季豆 $80
三沾小麻吉 $70 (其中一款沾醬為鮮奶油-奶素,點餐時請告知去除)

■植人藍圖 –燕麥奶
咖啡師用燕麥奶 946ml 定價$160
購買連結👉https://plantersdrink.com/

=====即將結業=====

■台灣素
已確定最後營業日為 12/08 (二)。
台北松江南京站附近,台灣素是一間以健康為取向的蔬食店,選用有機、自然農法、履歷透明的食材,老闆年紀大了想要歇業了。好消息是,預計之後會以網購素食水餃的方式跟大家再次見面,敬請期待,歇業前有機會可以再去嚐看看。
Google Map 位置👉https://reurl.cc/WLKWzx

=====蔬食新書=====

★ 全食物蔬食料理 (提供電子書)
由素食營養師與元禾食堂的前主廚蕭煜達(阿 Q)聯合撰寫!
共有 60 道全素食譜,加專業營養的專業知識解答,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 D、B12 等等...不僅可以對營養知識提升、還能知道如何料理的更健康,吃素必備書之一!
博客來購買網址👉https://reurl.cc/MdKDWm

★ Vegan Bakery 純植物烘焙 (提供電子書)
最愛的台北純素烘培甜點店 – 綠帶,老闆 Isabella 之作,完全不藏私將製作
食譜公開。不管你是想嘗試做甜點,或者你原本就有做甜點的習慣,一定要去了解無奶蛋甜點製作的秘方,因為這絕對是未來趨勢!
博客來購買網址👉https://reurl.cc/9Xmy08

★ 找蔬食 Traveggo 無肉全植簡單提案 (提供電子書)
隔壁棚蔬食頻道,在 11 月初也出書啦!包含 90 道 Vegan 料理,常備的醬料、果昔、自製植物奶、自製植物排...等等,還有 Hao、Yang 的素食&極簡生活的故事。
喜歡他們的千萬別錯過。
博客來購買網址👉https://reurl.cc/zznXOV

=====議題討論=====
近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發起了一個連署活動,「終止清境農場綿羊秀表演」,在活動頁面中有綿羊秀公開的表演圖片、影片,不知道大家看了有什麼感覺?(詳細請看本期影片)
連署網址👉https://reurl.cc/A8vDpd


#蔬食報報 #十一月消息 #素食

▬ ▬ ▬ ▬ ▬ ▬ ▬ ▬ ▬ ▬ ▬ ▬ ▬
🍃 *精 選 系 列*
吃到飽系列:https://bit.ly/2GJT8pU
高效備餐系列:https://bit.ly/36mfHtG
素食友善系列:https://bit.ly/2U8rmqj
城市素食全攻略:https://bit.ly/3levUHC
With Eng Subtitle:https://bit.ly/32u5VVa

Vegan 美食× 開箱 ×備餐 × 環保 × 零殘忍🌱
提倡一種新的生活態度,透過影片宣導動權、環保、飲食健康!

🍃 *Follow me*
FB:https://www.facebook.com/GoVegan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govegantw/
Patreon贊助:https://www.patreon.com/govegantw

🍃 *周 邊 商 品*
T-shirt、帽子、環保袋 https://bit.ly/3nf67jb
聯名Line貼圖 https://bit.ly/38zEFrY

🍃 *近期團購優惠*
https://campsite.bio/govegantw

⟜ 設 備
Sony 6400(廣角鏡) / Lumix G85(變焦鏡)
無線麥克風、SHURE-VP83F(指向性)

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危機中的里約熱內盧

為了解決路易莎貝果花生的問題,作者(美)朱莉安娜·芭芭莎 這樣論述:

2008年,里約熱內盧以壓倒性優勢擊敗強勁對手,贏得了2016年奧運會的主辦權,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主辦奧運會的南美城市。 喜悅和狂歡之後,裡約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儘管巴西經濟多年來一路高歌猛進,但這座聞名天下的“上帝之城”,依然飽受黑幫、暴力、毒品、貧困、色情和貪腐的困擾,這場世界級的體育盛會,將裡約推到了危機的邊緣。 此時,美聯社資深記者朱莉安娜•芭芭莎以特派記者的身份,重返自己的兒時故鄉——里約熱內盧,親臨現場,進行最前線的觀察。她親臨了維和員警和貧民窟黑幫的激烈對峙,報導了造成千餘人死亡的山洪、目睹了南美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場的關閉,以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同性戀婚禮。她與“任何願意與她交談的人

”交談:計程車司機、高校研究人員、不願透露姓名的員警、當地法治記者,以及政客、黑幫成員、環保人士、餐館老闆、船廠經理、公證人、理髮師等等。在訪問貧民窟和各大街區的過程中,芭芭莎觸及了廣泛的話題:稅收、移民、賣淫、拆遷、環保、同性戀……許多人物和主題貫穿這本書的始終,這是一本廣博而又迷人的都市紀實,讀後有如親臨現場。 朱莉安娜•芭芭莎(Juliana Barbassa) 芭芭莎為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資深記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拉丁美洲研究及新聞學碩士,曾于2010至2013年間擔任美聯社駐裡約特派記者。她曾以有關移民問題的新聞報導,贏得凱蒂新聞獎(Ka

tie Journalism Award),並進入尤金 S.普利亞姆國家新聞獎(Eugene S. Pulliam National Journalism Writing Award)決選。 由於對巴西目前社會及政經議題瞭解透徹,芭芭莎經常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國際公共廣播電臺(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以及線上新聞網站廣播HuffPostLive邀訪,解析里約熱內盧目前各貧民窟的暴力現象、環境破壞狀況,以及巴西在籌辦世界盃足球賽和夏季奧運期間的各種爭議問題。 前 言 或者,上帝是巴西人? 第一章 裡約

,家鄉 第二章 紅色指令崛起 第三章 割除雜草 第四章 恐懼與炙熱 第五章 邪惡的中心 第六章 菜鳥不宜 第七章 親愛的,這說來複雜 第八章 自救 第九章 美麗,卻也殘缺 第十章 第一個卡裡歐卡 第十一章 工程萬歲 第十二章 皮肉生意 第十三章 愛是唯 一 第十四章 像樣的生活條件 第十五章 我們打造了這座城市 第十六章 世界掌握在無畏者手中 第十七章 足球王國 第十八章 世界盃中的世界盃 致謝 專有名詞 參考文獻 或者,上帝是巴西人? 一開始是反復不斷的敲叩聲,好像手指頭不耐煩地在桌面上敲打:嗒哢嗒、嗒哢嗒、嗒哢嗒。 我弓身坐在我位於三藩市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新聞編輯部的辦公桌前,趕著截稿,努力將不絕於耳的電話鈴聲和記者談話聲當成耳邊風。那是2009年10月。當天的大新聞是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的醫改,紐約的編輯要我寫一篇文章,探討此舉對移民有何影響。我還有幾個小時,根據散落在辦公桌上的那些報導寫出一篇相關文章。在我的電腦螢幕上,不同的句子就是無法構成完整的段落。在辦公室的喧囂中,我聽見那個微弱但持續不斷的節奏:嗒哢嗒、嗒哢嗒、嗒哢嗒……嗒嗒,嗒嗒。接著又是一個哢嗒聲。我知道那個模式:它是蘇多(surdo)的聲音,這種低音鼓能擊出巴西的桑巴節奏。那個聲音在開著空調的新聞編輯部裡實在非常突兀,我的目光不由得飄向那排吊

在天花板上,正播放新聞的電視機。我走了過去。 有一位科技作者已經在那裡伸長脖子看著電視,他對那個喧鬧聲也很好奇。電視上出現蜿蜒漫長的科帕卡巴納海灘(Copacabana Beach),以及深藍色的大西洋。厚厚的白沙灘上擠滿數萬人,個個膚色閃閃發亮,男人在溫暖的春日下脫去上衣,女人則張開雙臂熱舞,整片人群身穿巴西招牌式的綠色與黃色服裝,跟著切分節奏起伏擺動。 就是這一天,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角逐201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競爭對手還有東京、馬德里,以及芝加哥。海灘上架起的超大螢幕將現場直播公佈奧運會主辦城市花落誰家的實況。 這不是巴西首次爭取奧運會主辦權。它曾經角逐過兩次,卻都鎩羽而歸。

不過,這次不一樣。巴西變了。我辦公桌上的體檢報告底下放著一本打開的《經濟學人》雜誌,雜誌中那篇文章談到在裡約外海發現的龐大石油儲量。近期還有其他耐人尋味的頭條新聞。多年來均無法清償債務的巴西,竟然要借款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不到十年時間,巴西中產階級增加的人數相當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人口。這個南方巨人有了驚人的轉變。儘管對大多數外國人而言,巴西依舊是一個以貧窮、狂歡、桑巴、足球與貧民窟著稱的地方,但財經報刊已經注意到了巴西的轉變。 身為記者,我很清楚,巴西近期的好運,爭奪奧運會主辦權,這些都是寫作的好題材。但是,引起我興趣的不只是職業敏感。

我在巴西出生,不過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各國之間漂移;最初是身為石油公司主管的女兒,後來成為記者,喜歡在不同的地方居住。時間一久,連結我和祖國的根已經變得又細又長,但我每年都會返回巴西,搜集新聞報導,例如散置在我辦公桌上的那些文章,藉以維持這些根的活力。 最近,我注意到這些文章有一個變化。過去,大多數文章原本都是報導暴力衝突或總統選舉,過去偶爾才看得到巴西的報導,可如今不但文章出現頻率提高,也更具深度。世人已經開始對巴西投以更多注目眼光。爭取奧運主辦權可能進一步將它推到聚光燈下。 我看著電視鏡頭慢慢轉向體格矮壯的巴西總統路易士·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s Inácio Lula da S

ilva)。趁著各候選城市在哥本哈根向國際奧會提出最後的報告之前,他把握時間,多握幾雙手。巴西人親切地稱他盧拉,仿佛這位總統是自己的家人。獲得奧運會主辦權會為在他任內改頭換面的巴西注入前所未有的自信心,顯示這個永遠的新興國家地位提升,終於得到國際認可。國際奧會以前就扮演過相同的角色: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中復蘇之際,東京也贏得1964年的奧運會主辦權。首爾主辦1988年奧運會時,正值韓國經濟起飛,而中國取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時,也開始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其強大的實力。 在國際奧會決定主辦城市之前的那一周,各候選國分別舉辦了多場總統記者會和造勢活動,使得決選階段就像是高中人氣大賽和政治高峰會的

綜合體。馬德里團隊搭乘一架漆上特殊圖案的飛機前往。美國知名電視主持人奧普拉(Oprah Winfrey)則為芝加哥月臺。 不過,當國際奧會委員齊聚哥本哈根時,還未見哪個城市明顯領先。東京是一個安全、可行的候選者。馬德里大部分的競賽場地都已經興建完成。結果在最後一刻出現了轉折,奧巴馬表示,他會現身為美國宣傳,因而成為第一位向國際奧會發表演說的美國總統。他這趟時機拿捏得恰到好處的宣傳行程改變了賭勢。在投票當天,絕大多數的賭客都下注芝加哥,認為其將奪得主辦權。 西班牙與美國深陷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中,日本經濟同樣積弱不振。然而,這場主辦權之爭的戰況卻是空前激烈。主辦全世界最盛大的運動賽事耗資巨大,但

是選民卻熱愛這件事;它也賦予主辦國極大的權力去推動特定計劃,無論是加速都市更新、振興死氣沉沉的經濟,抑或炫耀新的政治與經濟實力。 裡約顯然將面臨更深層的問題。先是治安,接著是交通。裡約不但機場老舊,道路也是每逢大雨必淹,遇上高峰期更是嚴重堵塞。旅館房間不足,無法接待預計數以百萬的觀光客,而在破爛的港口區大肆興建旅館的提案,更暴露出整個計畫的倉促程度。根據官方估計,裡約籌備奧運會耗資將超過110億美元。這個數字比那一年預估經費第二高的候選城市馬德里還多三倍。 不過,奧運會過去從來沒有在南美洲舉行過,巴西的盧拉總統也已經全身心投入宣傳活動。他造訪倫敦的奧林匹克公園,連續幾個月談論這個主題,表明裡

約爭取主辦權是全國的大事,中央政府絕對全力支援,並且提供經費。芝加哥已經出現抗議活動,居民擔心主辦奧運會將造成預算超支、貪腐,或是社區因為奧運場館工程而被拆除。另一方面,盧拉則表示巴西人迫不及待想要主辦這場盛事。 盧拉總統的個人魅力讓他成為巴西的超級推銷員。但是,比起任何一場演說,他的人生故事更具說服力,能為這個國家做最好的宣傳。身穿剪裁精美的西裝的他,代表巴西歷史上前所未聞之事:出身赤貧,最後卻掌握最高權力。他突破了各種困境——出生於幹熱的東北部,童年在街頭擦鞋、賣花生,後來當鋼鐵工人,繼而成為全巴西核心產業的工會領袖——最終攀上權力高峰。 在一個社會階級根深蒂固的國家,這樣的成就著實驚

人。在巴西,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由各種複雜的因素來決定,包括階級、種族、地理區域,以及收入。若依照這些標準來看,盧拉原本是沒有機會脫離工廠的。然而,他卻出現在哥本哈根,與世界上幾個最強大國家的總統平起平坐。 經過勞工運動的洗禮之後,他協助創立維護窮人與工人階級權益的勞工党(Workers’Party)。他三度參選總統都以落選收場,到了2002年第四次參選時,他將放蕩不羈的革命式濃密鬍鬚修短。原本蓋到眉毛的烏黑頭髮變成柔和的灰白色,往後梳成波浪狀;他的西裝不再像是借來的那般不合身。他挑選一位商人擔任競選搭檔,好向上層階級以及外國投資者保證,他極端激進的歲月已成過往。這一次,他贏得大選。四年後,由於

經濟穩定,中產階級增加,他順利連任成功。前往哥本哈根的盧拉是一個這樣的人:他將自己的平民背景轉化為魅力,行事作風親切不造作,有時雖令各國元首驚奇,但是也真摯、容易讓人信賴,而且是個非常典型的巴西人。盧拉宣傳的巴西是一個有利可圖的投資地點、一個日漸成長的力量,也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像他這樣的人也能當上總統。 那個十月天,當穿著深色西裝,蓄著灰白鬍鬚的他坐著等待結果公佈時,國際奧會並沒有忘記這些。 經過正式的歡迎與握手之後,候選城市開始作陳述。芝加哥率先登場。身穿黃色服裝,頂著時髦髮型的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奧巴馬(Michelle Obama)表示:“我在芝加哥南區出生長大……”她談到家人和

她的父親,後者教她“使出強而有力的右勾拳”。奧巴馬總統從這裡接話:他想歡迎全世界“光臨我的社區”。兩人的演說珠聯璧合——優雅、圓滑。他們表現得可圈可點。芝加哥儼然一副贏家姿態。下一個登場的是東京,他們大談綠色奧運。我回到自己的辦公桌,繼續趕我的醫改稿子。看完芝加哥的陳述之後,我對裡約獲選幾乎不抱希望。接著,鼓聲再度響起——而且更大聲。我頭一抬,看到科帕卡巴納海灘,密密麻麻的人群,群眾之間響起奧運會歌。國際奧會主席雅克·羅格(Jacques Rogge)站在講臺上,纖瘦、穩重的他渾身散發著貴族氣息,一派歐洲人的模樣。盧拉坐在觀眾席的前排,顯得坐立不安,他在胸前畫了十字祈求好運。 主導全球足球運

動的國際足聯主席約瑟夫·“塞普”·布拉特(Joseph “Sepp” Blatter)也是奧會委員,他坐在巴西總統對面,盯著他瞧。他戳戳其他國際奧會代表,還模仿起盧拉迷信的手勢,然後搖搖頭,露齒而笑,仿佛是在說:“你們看這傢伙有多誇張。”羅格感謝各個候選城市。他拿起印有奧運五環標誌的信封,費了一番工夫打開,抽出裡面的紙卡。 “里約熱內盧。”他說。看見不容易發音的葡萄牙文,他有點結巴,念成了柔軟、有氣音的西班牙文:裡約漢內羅。無所謂。盧拉、巴西足球球王貝利(Pelé),以及全國上下的巴西人都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興奮互擁,好像他們剛在世界盃足球賽的冠軍決賽中搶得制勝的一分。他們哭泣、親吻,像爆米花

一樣蹦蹦跳跳,雀躍不已。盧拉彎下身子向西班牙代表團致意。在一片混亂中,89歲的前國際奧會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始終靜靜坐著,他可是一直大力為馬德里拉票。盧拉一把將他拉過來,用力在他額頭上親了一下。 接下來,他去找西班牙總理何塞·路易士·薩巴德洛(José Luis Zapatero)。盧拉緊緊地擁抱他,在他耳邊喊了幾句話,然後轉身,手上拿著一面黃綠相間的巴西國旗,往人潮的反方向走。有人開始唱起“美妙之城……”,盧拉也帶領現場的巴西人齊唱這首裡約的非正式市歌,大聲表達他對“這座恩典滿盈之城、巴西之心”的熱愛,絲毫不在乎應有的禮節。國際奧會主

席羅格顯得相當不自在。 但是,盧拉停不下來。這時他將國旗披在肩上,宛如來自南半球的超級英雄,攝影記者蜂擁而上捕捉畫面。當他的保鏢圍在他身邊,為他在人群中開道時,鎂光燈也照亮了盧拉的路。 鏡頭轉到科帕卡巴納。巴西國旗、翻飛的五彩碎紙以及煙火讓氣氛無比歡樂,熱力十足。CNN記者莎絲塔·達靈頓(Shasta Darlington)在海灘上報導,試圖在喧囂聲中說話。她表示這場狂歡預計持續整個夜晚。 看著電視上喧鬧的慶祝活動,我明白,那樣的興奮之情不單是由夏季奧運會激發出來的。巴西即將晉身大國之林。 其他國家承受過血腥的獨立戰爭、內戰、革命——這些都是能夠改變國家性格的那種重大歷史關頭。巴西卻很

少經歷嚴重的決裂。它未經戰爭就獲得獨立,沒有動亂便終結奴隸制度,也沒有出現暴動。支撐其財富與權力階級的社會架構始終沒有受到挑戰。這些架構就像存放在地表下的骨頭,千百年來日漸硬化,將巴西塑造成全世界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現在,地方與國際、社會、政治及經濟上各種同時發生的強大趨勢逼迫那些老骨頭讓位,或許還得適應新結構。許多世代以來,可能是史上第一次,巴西擁有了變革所需的經費與政治決心。各種可能性讓人充滿希望。盧拉本身就是這種可能性的一個象徵。他18歲在一家鋼鐵工廠值大夜班時,一根手指頭被車床輾斷。他經常利用手勢來加強自己想表達的重點,只要看到他的手,大家就會想起他這一路走來的驚人成就。此時一切似乎都

有可能,而盧拉自己也象徵著這一點,那也正是海灘上的群眾大肆慶祝的原因。這次輪到巴西了。裡約奧運會將為它搭起舞臺,點亮聚光燈。 這時候我才想到:該是回去的時候了。我在三歲時跟著家人第一次離開巴西,因為我父親的工作臨時外調。接下來七年左右,我們在中東和地中海各地遷徙,更換居住城市的頻率比大多數家庭換車的頻率還高。這種四處遷居的生活讓我始終像個異鄉人。我戴著眼鏡,頂著一頭卷髮,看起來像個書呆子,還操著一口家鄉的葡萄牙語,不時夾雜英語和阿拉伯語。除了圖書館之外,我在哪裡都覺得格格不入。對於印在護照上的那個國家,我對它的印象是通過交談、收到的過期雜誌,以及每年拜訪龐大家族的經驗拼湊而成的。探親時置身於

幾十個表親之間,我只能觀察與傾聽,試圖理解身為巴西人的意義。每次在裡約降落,在離開機場之後的某個時刻,我都會搖下計程車車窗,讓這座城市的潮濕空氣飄進車裡。那是我回到家的第一個訊號。在那些探親行程中,我都會盡情享受那種溫室般的氛圍,讓它灌入我的感官。 受夠了中東貧乏單調的景觀,看膩了沙、石與天空有限的色彩組合之後,我總是渴望再回到裡約。在這裡,青綠嫩芽從每個裂縫中冒出頭來,花瓣厚實的花朵終年盛開,放出鮮豔色彩與濃郁芬芳。街道擠滿人群,袒胸露乳的男男女女穿著各式短到不能再短的緊身服裝,踏著流暢的步伐,好似關節上滿了油。他們喋喋不休、放聲大笑,巴西葡萄牙語的圓潤母音如彈珠般脫口而出。 一整年的時

間,我身邊都圍繞著穿樸素單調的包裹式罩袍(chador)的穆斯林婦女,穿寬鬆的阿拉伯長袍(jalabiyah)的男性,巴西人外表的豐富多樣與輕鬆悠閒一開始總是令人震驚。這個地方的生活就發生在咫尺之間。這裡的公寓很小,住了太多親戚,炎熱的下午讓人喘不過氣,許多在其他地方屬於隱私的事情,在裡約都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人們大大咧咧地公開接吻、喝酒、跳舞,甚至梳洗打扮。我習慣了穆斯林社會的高牆和端莊,而里約熱內盧人(他們被稱為Carioca——卡裡歐卡)看起來近乎淫蕩,卻又十足迷人。不過,我們的拜訪時間總是太短暫,我還來不及體會這個地方的本色,就又要前往機場了。 如今,這座因為私人原因而讓我魂牽夢縈的

城市,逐漸吸引了另一種目光;世界上的權力平衡現在開始轉向,使得新興國家多了一些發展空間。此時的巴西正處於歷史上的獨特時刻。它實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強化與其他新興國家的關係,並要求在世界性的重要會議上發聲,包括在聯合國安理會取得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不過,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經濟。巴西的主要出口產品為鐵礦、大豆、糖、肉,而中國對這些資源的需求似乎永無止境。外資大舉湧入。隨著巴西人擺脫貧窮,他們也開始到國外採購各種商品,從爐子、汽車到飛機都有。突然間坐擁大量現金與信用,他們也開始在紐約和邁阿密大肆消費。在蕭條年代移民其他國家的那些人如今開始返鄉,導致工程師、建築師和會計師短缺,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巴西正朝成

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的目標邁進。 石油是這波繁榮經濟的重要一部分。一項龐大的新發現顯示,裡約外海180英里處的海底所蘊藏的石油,足以讓巴西的地緣政治等級更上一層樓。美聯社一名商業編輯將一份《華爾街日報》拿到我辦公桌上,大大的跨頁報導上寫著:巴西長期以來總是面臨能源難以自足的窘境,但是這次的發現可能讓該國躍升為一級的能源生產者,變成出口國——同時也成為公認的國際力量。 “上帝是巴西人。”盧拉在慶祝這項石油發現時如此表示。這句諺語傳達了巴西擁有的天然資源是何等豐富。 巴西當時已經被選為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主辦國。如今又拿下2016奧運會的主辦權。他們的熱情極具感染力,連我在加利福尼亞都感覺

得到。可是,這一切代表什麼?客觀來看,整件事似乎像是一種理由充分的樂觀態度,有時又像是興奮到暈頭轉向。每天都有不少好消息傳來。幾個世代以來,巴西首次出現推動重大改革的財力與政治意願。世界盃和奧運會給了巴西尤其是裡約確切的期限,以及一長串的待辦事項;社會與經濟變化逐漸改變了景象以及人民的期望。 這是一項特殊的實驗。它的結果相當重要——不只是對於身為巴西人的我,對於身為記者的我亦是如此。都市亂象、貧窮、污染以及政府效率低下,這些並非裡約獨有的現象,發展中國家的其他大型都市一樣面臨這些挑戰。在接下來幾年的高壓嚴峻考驗中,裡約能夠找到獨創性的答案嗎?還是它會以無法預料的方式崩解? 巴西有一種說法,

用來形容純屬表面功夫的事物:para inglecirc;sver,意即“給英國人看的”。它源自英格蘭廢除奴隸制度,推動終止人口交易之後的那些年。巴西簽署一項國際條約,通過了承諾終止奴隸交易的法律,可是人口買賣還是持續進行。那些法律是給英國人看的——想給外國人留下好印象。如今接下來幾年的改變會只是“給英國人看的”,還是世人將看見一次直搗核心的徹底轉變,改革長久以來阻礙裡約進步的暴力與不平等?無論如何,我都不想只從新聞中看到。 我申請擔任美聯社的里約熱內盧特派記者,並順利獲得這項職務。三個星期之內,我租出了自己的公寓,賣掉汽車,送出藏書。2010年1月4日,我帶著一張前往巴西的單程機票來到三藩市

的聯合航空櫃檯辦理登機手續。經過21年,我終於要回家了。